音乐鉴赏
音乐鉴赏的本意为对音乐作品的鉴别和欣赏,或者是认真地欣赏与回味音乐作品。随着近些年各类音乐的创新与突破,市场上的音乐作品也是丰富多彩,为人们的业余生活提供了丰盛的听觉盛宴。
中文名称音乐鉴赏
外文名称music appreciation
音乐鉴赏条件
能够高品质地鉴赏音乐的基本条件是有一个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准确、深刻地欣赏音乐的基础。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包括对音乐音响的辨别、感受和记忆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内心听觉能力,这些能力可以引起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使欣赏者伴随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将音乐作品的内涵在欣赏者的内心听觉中创造性地再现,给音乐作品恰当、理性的评价。所以说,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是音乐欣赏的前提和核心。
听觉的分类
音乐的听觉有两种:“一种是外在听力,就是听到一个人演奏出的声音;另一种是内在的听力,就是想象着音乐应有的样子”。二者既是音乐欣赏心理活动的体现,也是音乐经验积累的结果。只要具备正常的听觉器官,人人都能具有一般的听觉能力。然而,一般声音听觉能力和音乐的听觉能力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先就天具备的,而后者则需要经过有目的的训练才能具备。
音乐感受能力
所谓音乐听觉能力就是“音乐感受能力”,这种感受能力是在多听、多想的基础上提高的,会产生对音乐作品的不同理解以及欣赏者对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评判态度。由于音乐给予人们的感受首先是情绪上的反映,如愉快、烦躁、激动等,而情感又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所持某种态度的反映,如喜、怒、哀、乐等。所以,音乐欣赏的重要通道是借助于音乐听觉的情感体验。从音乐欣赏的心理因素来看,欣赏是接受环节,它不是以表演或为获得某种具体成果为目的,而是聆听者结合自己主观经验,通过内心听觉引起回忆、想象及联想等,丰富自己从欣赏音乐中获得的情感体验,这也是通过音乐听觉能力对音乐作品进行再创作的行为。根据人对音乐感知能力的认识规律,音乐听觉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敏锐的音响感知能力
音响感知是指通过音乐欣赏者的听觉而获得的对音乐音响及结构形式完整的接受。在音乐欣赏的感知活动中,音响感知是整个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音乐欣赏中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系都以音响感知为基本,如果离开了对音乐音响及其结构形式的感知,就谈不上对音乐作品的进一步欣赏。音乐作品的实际音响是以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诸要素相互参与、相互合作,经人为的艺术加工而形成的“声音工艺品”,我们的耳朵可以直接感觉到,但我们的耳朵必须是经过训练且能分辨音乐的耳朵,否则,就难以接受、理解这种音响外层的“工艺品”。具体说来,音乐音响的感知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音乐音响的辨别能力
这是指对音乐的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的辨别能力,如果欣赏者具备了对这些音乐要素的辨别力,也就具备了音响感知的基础。
《淮南子》中就曾记载,“六律具存而莫能听者,无师旷之耳也。”“师旷之耳”就是能辨别音响的耳朵。如果2/4拍和3/4拍子都分不清,就很难分辨出进行曲和圆舞曲的不同音响效果;如果欣赏者对各种乐器的音色缺乏辨别力,那就会影响他对于管弦乐作品的欣赏。因此,培养对音乐的辨别力,对音响感知具有首要意义。
2.对音乐音响的感受能力
音乐音响的感受力包括旋律感、节奏感、多声部的音乐感以及对乐曲结构的整体感知等几个方面。其中旋律感主要是对不同旋律的特点进行感受,并由此达到对旋律美以及对其中蕴含的感情内容的体验。节奏感决定着音乐的表情性质和风格特征,要获得音乐的美感,就必须培养起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多声音部手法广泛应用于合唱、键盘音乐、管弦音乐领域,只有具备多声部音乐感,才能懂得各声部的组合和音乐的和声效果。对乐曲结构形式的整体认知是把音乐的各种要素合成至完整的乐曲的感知活动,实现完美的音乐感知。
3.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音乐的音响材料是在时间中展现并随着时间的运动转瞬即逝。注意力能始终保持对音乐的新鲜感,记忆力能使音乐留下深刻印象并使音乐的进行得以延伸。如果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没有对音乐的高度注意力和记忆力,就不可能得到对音乐的整体认知。
通过内心听觉体验音乐情感的能力
欣赏音乐在达到完美的音响感知的同时,也在借助于内心听觉而引起的情感体验。古代文化理论家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意思是说创作者是由于情感的激发而创作作品,而听众是通过作品体验其中感情的。欣赏音乐要通过音响感知较准确地体会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将会给欣赏者带来深刻的情感体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准确、深刻、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有了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结合对旋律、和声、节奏、速度、力度、音色、曲式、体裁等音乐以及音乐以外的文字因素等表现手法的理解,可以正确理解音乐。前文说过,音乐是听觉艺术,良好的音乐听觉是正确欣赏音乐的基础,我们无法想象不能辨别音高、节奏、音色的人能从音乐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第二,紧密结合欣赏者的生活体验及情感欲求。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可以将欣赏者迅速带入音乐意境之中,使欣赏者紧密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欣赏音乐,获得更深刻的情感体验。琵琶协奏曲《琵琶行》,描写了诗人白居易被贬任江州司马期间,在船上听到一位沦落地方的长安乐伎演奏琵琶曲,联想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处境,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种强烈的感情共鸣是其他在座人所不及的。
白居易既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又是著名的音乐家,现代就有人专门研究其音乐美学思想,可见其对音乐理解之深刻。从《琵琶行》中也完全可以看出这一点,换言之,所有这些体验、感慨无不建立在白居易对音乐的敏锐感觉上。如果白居易没有良好的音乐听觉能力,对琵琶这一乐器的音色没有清晰的感觉,对音乐的节奏没有准确的判断,对演奏的轻重缓急没有敏锐的把握,即使“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的情感融为一体,获得更高层次的情感体验。
摘编
歌曲赏析
歌曲赏析:这首歌从曲来讲,淡淡舒缓的吉他弹奏,虽然重复,但是韵律十足。词填的非常唯美,能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也许每个人都会在青春有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可最后却痛心放手。当岁月已去,午后阳光洒在书桌上,暖暖的,一杯咖啡,氲氲的,又抚起那积了灰的吉他,便是爱情温存。一夜之间,一些故事,总归成为了回忆。当蓦然回首,我又怎样去面对那个曾经喜欢过的你。你,来过,走过,爱过,我也就该醒了,那故事如瑟瑟秋风划过稚嫩的脸颊,划着划着,少年已白头。我觉得我熬不过这个寒冬,但我看见了,春桃夏荷秋菊冬梅。便又过了一年年我已不再留恋。当你放下这杯咖啡,随着这三旬,眯上那被岁月爬满的双眼,期待一切老去,那孤独也就会睡去。
一旬败给年少轻狂的理想
二旬败给青涩无知的爱情
三旬败给沧桑寂寥的现实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课件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课件一 一、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 1、给学生安排座位,向新同学提出上课的教学常规,师生共同遵守。 2、对学生进行音乐课的摸底调查,为今后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3、介绍有关音符的知识,认识音的高低和时值的长短,为视唱教学打好理论基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小学阶段各学校重视音乐教育的程度不同,使学生的音乐水平差别较大,同时由于六年级的学生都不上音乐课了,很多的音乐基本知识都会忘记,因此,在第一节课让学生重温音符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本课重点是要学生掌握音符的高低和时值,能教准确地唱准C大调音阶。 三、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视唱 四、教学过程: (一) 组织学生进入音乐室,安排座位。 (二) 教学常规讲解,向学生提出上音乐课的要求。 (三) 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情况。 (四) 认识音符(本环节可以考虑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主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1、音的高低: 1 2 3 4 5 6 7 I 2、音 名: C D E F G A B C 3、唱 名: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4、音符时值: 1 - - - 全音符 4拍 1 - 二分音符 2拍 1 四分音符 1拍 1 八分音符 1/2拍 十六分音符 1/4拍 5、回答问题:请说出以下音符的音高和时值,并把它唱出来。 6、划拍唱出以下的音符和节奏 1 3 2 5 ,,, 7、视唱以下旋律,要求节奏和音高都要准确。 1=c 1 2 3 4 | 5 6 7 I | 7 6 5 4 | 3 2 1 3 | 5 3 1 - ‖ 1=c 1 34 | 5 - | 6 I 7 6 | 5 - | 1 3 4 | 5 - | 6 5 4 3 | 2 - | 1 34 | 5 - | 6 i 7 6 | 5 . i | 7 i 2 7 | i 6 5 6 | 3 2 | 1 - ‖ 五、小结本课。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课件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生能对俄罗斯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兴趣; 2、能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及风格;分辨男高音、男低音的音色。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音乐活动,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把握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及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 :体会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在乐曲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实物投影仪、VCD光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上节课所学的《桑塔露琪亚》歌声中,学生进入教室。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为男高音、男低音的音色对比做铺垫。】 二、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了意大利那坡里地区的船歌《桑塔露琪亚》,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俄罗斯民歌 《伏尔加船夫曲》。 出示课题: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 教师展示绘画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同时播放《伏尔加船夫曲》。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歌曲和画面描绘的意境中去。】 三、聆听歌曲 欣赏绘画 感受音乐 师:在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劳动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十九世纪俄国著名画家列宾的名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描绘。看了画、听了歌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悲伤、激动、愤恨不平 【设计意图:体现学科综合,且通过不同类别的艺术作品,产生通感,全面获得情感体验。】师:对比《桑塔露琪亚》的演唱,领唱者的声音有什么特点?是男高音还是男低音演唱的? 生:这个声音听着低沉、厚实、有力,应该是男低音。男高音听起来感觉是很高、很明亮。 师:回答正确,你听得可真仔细!为什么不用男高音来演唱《伏尔加船夫曲》?生:男高音大多适合演唱快乐、喜庆的歌。而这首歌是很忧伤、很压抑的 。 【设计意图:辨别男高音和男低音,对比感受它们的音色特点。】 师:你们从音乐作品中还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1)歌曲唱得很慢;(2)演唱声音由小到大,再又到小 ;(3)听到 “哎嗨-哟嗬”这句在不断地重复。(4)歌曲中有领唱,还有合唱;(5)演唱者声音很浑厚、很深沉;(6)纤夫们有着忧愁、痛苦、悲愤;(7)感觉纤夫要与不平等的社会进行抗争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聆听,并积极参与、认真思考、主动探索,自由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从音乐中获得体验。】 师:同学们好样的!你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歌曲在速度、力度、节奏、情绪等方面的特点。我还想请大家进一步思考:这首歌曲为什么要有力度变化?为什么要唱得这样缓慢与低沉 ?“哎嗨-哟嗬”这句为什么要反复演唱?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评价,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四、抓住音乐要素 分析音乐作品 挖掘歌曲内涵 (采用听、唱、议、动的方式) 师:请结合歌谱图片再听中央乐团合唱团演唱的《伏尔加船夫曲》。同时思考:歌曲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节奏、力度、速度有怎样的特点?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A、感受歌曲力度的变化;速度、旋律的特点;体会它们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学生聆听《伏尔加船夫曲》,随录音轻声演唱。听后,教师提问。 师:歌曲可分为几部分?请根据自己的感受完成表格中内容。 师: 通过力度变化你联想到怎样的.画面?全曲速度为什么很慢?第二段旋律为什么起伏大? 生:(1)力度的变化让我好像看到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辛的步伐从远方走来,后又远去直到看不到;(2)速度缓慢表现纤夫脚步沉重、有力;(3)中间部分旋律起伏大,表现纤夫要与命运抗争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欣赏,加深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内涵,体验音乐中的情绪、情感,学生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B、体会劳动号子动机。 师:为什么哎嗨-哟嗬” 的号子声要贯穿整首歌曲? 生:(1)统一步伐、让大家一起使劲。(2)有时它像叹息,有时它又像呐喊。 (3)纤夫们很痛苦,他们走得很艰难。(4)表现纤夫们意志得很坚定 教师弹奏 “ 53630|53630|”与“5363—|5363—|”要求学生将两句对比唱一唱,伴着音乐走一走,感受两句间的不同。 学生:有休止的这句才能表现纤夫沉重而又坚定有力的脚步。 【设计意图:通过形体动作深入理解号子,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内涵。】 师:当时在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难道他们甘愿被奴役、被剥削吗?在哪部分表现出他们有反抗精神? 生:第二部分。 师:哪一句表现了他们要以坚韧不拨的毅力,同沙皇政府作斗争? 学生: “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对着太阳唱起歌。” 【设计意图:揭示歌曲主题,升华情感体验】 师总结:《伏尔加船夫曲》刻画了纤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俄罗斯人民忍辱负重、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有勇敢的反抗精神;表达了他们对光明的追求和向往。 五、创作表现 深化主题 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主题。 1、学生用固定音型“哎嗨—哟嗬”声为歌曲伴唱。体会歌曲力度的变化 2、参照油画《伏尔加河的纤夫》,随《伏尔加船夫曲》的歌声做拉纤的即兴表演。 3、在歌声伴奏中朗诵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的《拉纤夫之歌》 【设计意图:通过对音乐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表现能力】 六、课堂小结 师:俄罗斯优秀民歌还有很多。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红莓花儿开》、《三套车》等,同学们课外可要多听听。多听优秀的、经典的音乐作品才能扩大我们的音乐视野,提高我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初中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篇
【 #教案# 导语】音乐从历史发展上可分为东方音乐和西方音乐。东方以中国汉族音乐为首的中国古代理论基础是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西方是以七声音阶为主。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猛听得金鼓响》
【教材分析】
《猛听得金鼓响》选自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这个唱段是穆桂英在听得金鼓响起时所唱,表现了她性格中超强的自信心,同时也表现了这位女将保家卫国的责任感。这一唱段采用西皮流水板式,有板无眼。
【知识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的欣赏与演唱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京剧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调动其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2、教案过程和方法:在聆听、演唱中感受唱段《猛听得金鼓响》所表达的情感,并结合对京剧基础知识的了解,能唱准旋律、唱出京剧的意味。
3、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京剧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京剧艺术的重要地位。了解传统风格特点。能自信、有感情地演唱京剧唱段。
【教案重点】
了解京剧的基础知识,学唱传统京剧《猛听得金鼓响》。
【教案难点】
学生在学唱《猛听得金鼓响》过程中,对传统京剧韵味的把握。
【教案方法】
为了突出学生在教案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综合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看、想、听、唱、动,充分参与到教案活动中。
在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采用了“欣赏、讨论、表现”等方法。
【教案过程】
一、播放视频
感受京剧(约5分钟)
师:同学们,又到了音乐课的时间了,今天这节音乐课呀,我们不学唱歌,不欣赏乐曲,我们要……我先不告诉你……
师:以前上课学习的时候,都是听教案范唱,今天呢,老师要亲自为大家演唱,如果大家能说出我唱的是什么,那我就再唱一首,我们来比一比,看看是我会唱的多,还是你们知道的多。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和老师一较高下呀?
(生:敢)好,那我们开始啦……
(一)播放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伴奏,教师演唱
生:现代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答对了,那我再唱一个,你们来说一说是什么。
(二)播放京剧《包龙图打坐开封府》伴奏
生:这是《包龙图打坐开封府》的唱段。
师:又答对了,同学们还真厉害啊,那我就再来一首,听好了。
(三)播放京剧《猛听得金鼓响》伴奏,教师继续演唱。
生:这个没听过……不知道……
师:不知道了吧,我还以为得再唱几首呢。刚才老师唱的这首是京剧《穆桂英挂帅》中的唱段《猛听得金鼓响》。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不唱歌,不欣赏乐曲,我们一起来唱京剧!
二、知识拓展
了解京剧(约10分钟)
(一)了解京剧起源、行当,基本功
师:让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感受一下京剧文化,看完以后说说你的感受(课件播放欣赏视频,让学生感受戏曲文化)
生:认真观看视频,小声讨论并自由回答观后感受。
师:说说你对京剧的了解,或者说一说你想了解京剧的哪些知识?
生:小组讨论,自由回答。想了解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行当、脸谱等。
教师小结:中国京剧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故名“京剧”,有200年的历史,是中国戏曲剧种。京剧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为一体,通过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思想感情。又分为:生、旦、净、丑四大
行当。人物有忠*,美丑、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在京剧中,艺术家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就用丰富细腻的手法,夸张的颜色在人物的面部按照一定的谱式绘成了美妙多变的图案,这就是脸谱。
(二)京剧脸谱欣赏
师: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不同的的含义。让我们边欣赏脸谱图片,边来了解吧。(课件播放各种颜色的脸谱图片供学生欣赏,
教师简单介绍脸谱颜色的意义)
师:从色彩上说,京剧脸谱有红、紫、黑、白、蓝、绿、黄、金、银等色。
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义勇无敌,如关羽。
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刚烈、勇猛、粗率、鲁莽的性格,如包拯、张飞。
白色:暗喻人物生性*诈、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如曹操。
蓝色:喻意刚强勇猛、桀骜不驯;如窦尔敦。
绿色:勾画出人物的侠骨义肠、猛烈、暴躁;如青面虎张青、程咬金等。
黄色:意示残暴、骠悍、阴险;如宇文成、典韦等。
金、银二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
三、体验尝试
学唱京剧(约25分钟)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京剧的基础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唱选自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的唱段《猛听得金鼓响》
(一)了解《穆桂英挂帅》背景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谁知道《穆桂英挂帅》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呀?
生:自由回答……
师:哦,同学们说对了一半,看来大家都看过苗圃和罗晋演的《穆桂英挂帅》了,我们学的这次“挂帅”和你们看的可不一样,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看这次“挂帅”的故事(课件出示《穆桂英挂帅》故事简介)
(二)播放视频,欣赏《穆桂英挂帅》唱段。
师:同学们,我们来欣赏名家演唱的《穆桂英挂帅》唱段,此唱段唱腔属于西皮中的流水板试,简单的说就是跟1/4拍很像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随音乐练习节拍。
(三)讲解京剧发声特点:音色圆润明亮、发音位置靠前。练习发声。
师:唱戏和唱歌的发音是不一样的,同学们跟我一起来“吊嗓子”。
(四)课件出示曲谱,教师弹琴,逐句教唱《猛听得金鼓响》。
(五)学生小声跟琴演唱,思考这一唱段表现了一个怎么样的情境?
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这一唱段豪气冲天,表现了穆桂英这位年过半百的女将保家卫国的责任感。
(六)随教案伴奏,手打节拍,完整演唱《猛听得金鼓响》
师:唱最后一句时,要注意气息的控制,在适当的地方换气
(七)学习简单京剧身段步法,再次感受京剧艺术。
师:了解了京剧,学唱了京剧,接下来,老师再教同学们几个简单的京剧身段步法,同学们能更近一步的了解京剧的魅力。
云手与山膀这是“手”法中的一个程式动作我们来练习一下。
老师示范,同学们学做。(强调精气神和亮相)
生:练习并在演唱中运用上“手”法……
三、课堂小结:(约2分钟)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大家对于京剧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们不仅欣赏了名家的演唱,还学唱了一个传唱度非常高的唱段《猛听得金鼓响》。今天这节课只是一个开始,由衷地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京剧,共同把中国古老而绚丽的文化传承下去。期待同学们下节课出色的表现,下课。
《黄河船夫曲》
【教案目标】
1、大方自信的齐唱、对唱歌曲,唱出陕北民歌的韵味。
2、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感受、体验陕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3、在轻松的氛围中,激发学生从内心热爱我国的民歌艺术。【教案重点】
自信演唱《黄河船夫曲》,唱出陕北民歌韵味。
【教案难点】
了解陕北民歌与陕北人民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案过程】
一、走进西部
1、音乐引路。课件播放电视剧插曲:赶路、放羊、送别、阿宝《山丹开花红艳艳》片段。学生在音乐声中等待上课。
2、导入新课:生活中处处是陕北民歌。
师:同学们,课前我们听到的民歌里唱的内容还有印象吗?他们的演唱有什么共同点?(赶路、方言、送别的场景。音调较高。)
师:这些歌曲是地地道道的陕北民歌,在陕北有这样一句话“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愁唱曲子。”陕北人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喜欢民歌。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民歌,陕北民歌更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
师:其中的演唱者认识吗?
阿宝在农村长大,从小受到民间音乐的熏陶,他对陕北民歌非常钟情,声音能窜高走低,将陕北民歌的魂植入人们的内心。他的声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陕北民歌到底和陕北有什么联系?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陕北,走近陕北民歌。
二、赏析陕北民歌。
1、介绍地域环境。
师:在我国的陕西省,以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成:北部的陕北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就是来自北部的陕北高原。我们来看看黄土地上陕北人的生活环境。这里与我们的城市有什么不同?比较城市—陕北高原,黄河—湘江,配歌曲伴奏。
师:在陕北高原上流淌着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它与我们的湘江有区别吗?
师: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会有着怎样的性格?在这么天宽地阔的高原上,人们说话或是唱歌的声调会有什么特点?
师:赤*光秃的黄土高原与咆哮怒吼的黄河赋予了陕北人的开朗豪放、淳朴敦厚的性格,在沟壑纵横、天宽地阔的黄土高原上,人们由这山坡可以望见那山坡,可是见个面却要走几个小时的羊肠小道,喊话或对歌成了他们最快捷的交流方式。因此,大自然赋予了他们高亢的声调、嘹亮的歌喉。
2、一听全曲,关注歌词内容。
师:就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黄河上飘来的歌声!
师:黄河上的歌声是谁唱的?他们在干什么?(船夫,边划船边唱歌)
师:生活在黄河上的船夫们,在黄河上艰辛、无畏地划船、拉纤,风浪将他们的脸刻满了皱纹,雨雪将他们的须发染成苍白,但是他们依然不畏艰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黄河上摆桨撑船。
师:陕北民歌的内容是陕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干活也罢、赶路也罢、放羊也罢、划船也罢,只要心中有感,便放开嗓子唱起来。《黄河船夫曲》唱的正是黄河上船夫们艰辛的生活,体现了他们吃苦耐劳的性格,简单的歌词也许没有太深的含义,但是唱歌为他们枯燥的划船生活消除劳累与疲乏。
3、二听旋律,关注音程跳动。
1)生边听旋律,画旋律线。师: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画出旋律线,请你说说旋律有什么特点?(跳动较大)
2)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分析旋律音程跳动较大原因。
师:对比湖南民歌《茉莉花》,陕北民歌的音程跳动较大,这跟什么有关?(江南人感情细腻、说话柔和。陕北人性格粗犷,声调高亢、嘹亮)
4、三听老师范唱,轻声跟唱曲谱,关注旋律重复。
师:老师来唱第一段歌词,请大家随我轻轻跟唱曲谱,注意观察歌曲的旋律还有什么特点?(重复)出现了几次?(5次)
1)生随琴唱重复旋律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同学们已经能基本轻声跟唱,说明这首曲调琅琅上口。尤其是中间这一段,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段旋律。
2)生边做协调有致的划船动作边唱旋律,感受旋律的重复
师:这一句是整首歌曲中最典型、重复次数最多的旋律?我们可以联系船夫们此时的动作,想一想他们一边唱歌一边在(划船)。他们的动作有什么特点?(娴熟、协调有序)
师:让我们模仿船夫娴熟的、重复的划船动作,随琴唱这一句重复出现的旋律。
3)生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词,感受四四拍子的强弱规律,表现歌曲的韵味,将歌词每小节第一拍的字放大。
师:歌曲是四四拍,四四拍的强弱关系是怎样的?
(强弱次强弱)
师:划船动作中第一个划开水波的动作是最用力的,注意歌曲的强弱关系。让我们边做划船动作边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的韵味。
5、四听方言、衬词乐句的范唱,了解方言、衬词。
1)分析方言特点。
师:在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哪几句让你一听就知道是陕北方言?
师:由于地域及生活习惯的不同,我国的语言形成了丰富的地方特点,即所谓的方言。像这首歌曲产生于陕北高原一带,因而这一带的方言使得陕北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2)分析衬词特点。
师:这首歌曲中,有哎、嗬哟衬词。也是陕北民歌的特点。
师:为什么要加上衬词?要是没有衬词,也可以唱啊。(师示范)
师:歌唱中加入一些衬词,不仅使歌唱语言更加口语化,音乐更加饱满、连贯,而且能使唱者的情绪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3)模仿方言、衬词,跟唱开始和结尾的两句了解演唱形式。
师:每一句最后都加了一个前倚音和一个下滑音记号,前倚音与陕北方言的语音语调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下滑音使演唱者的情绪得到更好的发挥。
6、随琴完整演唱,分析唱法:原生态。
师:歌曲的唱法有很多种:通俗唱法、民歌唱法、美声唱法,现在还有一种原生态的演唱方法,《黄河船夫曲》应该采用什么演唱方法?
师:因为歌曲的内容是陕北人生活的写照,他在赶路就唱赶路的歌、分别是唱送别的歌、放羊时唱出自己的心情,划船时唱出心中歌为枯燥的生活解解乏。所以歌曲的唱法应该是随意的、直白的、非常原生态的唱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宣泄自己的情绪。让我们带上对歌曲的理解,有味的唱一唱这首歌。
7、小组对唱,参与律动。
师:整首歌曲有两段歌词?以什么演唱形式出现?(2段、一问一答)
师:让我们扮演黄河上的船夫,按照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唱出歌曲的韵味。
三、小结与延伸
1、小结
师: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能用民歌的形式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还是乘船行驶在汹涌澎湃的黄河之上,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是行进在一马平川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这就是陕北民歌。它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生活情感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陕北人的生活离不开民歌,陕北民歌反映着人们的生活。
2、欣赏民歌《黄河船夫曲》
师:而今,陕北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陕北民歌同样也随着生活水平的发展而应该有所改变。但是,我们要承认的是不管人们生活水平如何改变,陕北民歌的魂还在,它依然是现代音乐创作的重要音乐素材。经过新的配器、新的演唱形式、加入新的流行元素之后,又赋予了它新时代的气息。
师:同学们,民歌是一个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让我们继续挖掘和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民歌,不断发扬和壮大我国的民族文化!
《红旗颂》
【教案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吕其明及其作品;初步了解管弦乐的构成;初步了解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视唱《红旗颂》的“歌唱性主题”;能感受,体验作品的音乐情绪,跟随作品展开想象和联想,并应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3、情感目标:通过演唱和欣赏,在音乐实践中感受、体会、表达爱国之情,热爱民族音乐文化。
【教案重点和难点】
重点:听赏《红旗颂》;能唱一唱“歌唱性红旗主题”;能分辨“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的异同点。
难点:引导学生在听赏过程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区别相同主题不同体裁的表演风格特点。
【教案过程】
(一)组织教案:课堂礼仪,检查出勤,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五星红旗》(刘媛媛演唱),创设课堂教案情景。
(三)、讲授新课:
1、赏画:油画《开国大典》
2、讨论:从画面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身临其境假象,我们置身在那样一个场景中,感觉如何。
3、播放开国大典视频,感受氛围。
4、听赏吕其明《红旗颂》(管弦乐曲):
①、简介吕其明及其代表作品。(师生共同交流)
②、简介管弦乐队构成。(弦乐组、铜管组、木管组、打击乐器组)
③、聆听引子主题片段。
思考:你听了《红旗颂》号角主题后有什么感受?它的旋律来源于哪一首歌曲?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感受:激动、振奋、具有强烈的号召力
来源: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国歌)
④、聆听红旗主题。
教师播放“歌唱性红旗主题”和“进行曲式红旗主题”。
思考:这两个主题有何异同点?能激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异同点:乐曲的节奏、旋律没有变,节拍、速度、力度、音乐情绪变了。
结论:节拍、速度、力度的变化会产生旋律的风格特点的变化。
歌唱性主题的感受:红旗迎着朝阳,烈烈招展;深情、眷恋、真挚赞颂的情绪。
进行性主题的感受:在红旗的指引下,无数的革命先辈们英勇战斗,奋勇前进的步伐;坚定有力、斗志昂扬的情绪。
⑤、分别用不同的节拍4/4和2/4,唱一唱两个主题,加强对作品的感受和体会。
⑥、听赏再现部。
思考:你能感觉到音乐情绪发生变化了吗?请用手势示意。
请学生听辨出东方红主题,并在聆听过程中用手势示意,强化学习的目标,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⑦、完整听赏《红旗颂》。
5、课堂小结:
比较相同主题(红旗)不同体裁(歌曲、乐曲)的表演风格特点。
相同点:都能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的心灵,引发内心的共鸣。
不同点:
歌曲——动听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动情的演唱,使得歌曲在表达音乐情绪,刻画音乐形象上更容易让人理解和感受。
乐曲——丰富的和声,多层次的配器,大型的管弦乐队,使得乐曲在表达上更到位,更有层次,更感人肺腑,得到的感受更深刻难忘。
6、布置作业:
课后唱背红旗主题,尝试为红旗主题填上合适的歌词并演唱出来,下节课同学之间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创作更精彩。
红旗颂
一面用鲜血和精神凝结的旗帜在飘扬
飘扬在一个用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地方
就是这面旗帜摧毁了旧时代的腐朽
就是这面旗帜迎来了新中国的朝阳
就是这面旗帜埋葬了屈辱
就是这面旗帜揭开了中国崭新的篇章
从此
一个民族告别了被压迫奴役的历史
昂首阔步走向了新时代的万里康庄
世界钢琴名曲《梦中的婚礼》赏析
我们知道音乐不仅是供人聆听的,还要能使人沉迷陶醉其中,虽然每个人感受不同,但音乐的出发点是让人们以心来理解音乐,使心情安乐且追求美丽的梦。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之所以能初演即引起轰动,大受听众的欢迎,正是满足了人们的这一心理。
《梦中的婚礼》法文原名为“MARIAGE D'AMOUR”,直译过来应该是“基于爱情的婚姻”,“爱人的婚礼”这种译法更接近其本意。这首曲子是法国作曲家及音乐制作人保罗·塞内维尔(Paul De Senneville)和奥立佛·图森(Olivier Toussaint)为理查德·克莱德曼量身定制的,出自理查德·克莱德曼的《水边的阿狄丽娜》。
梦中的婚礼由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理查德克莱德曼是法国钢琴家,擅长演奏肖邦、拉贝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但那是他热衷于古典音乐的时候。后来他转向发展通俗音乐界(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狄丽娜、乡愁等皆是),演奏的曲目是保罗˙塞内维尔和奥利佛?图森作的曲子。
音乐魔法师保罗·塞内维尔简介:达芬唱片创始人保罗·塞内维尔,原本是一位相当杰出的新闻工作者以及电视节目制作人,由于音乐上的天赋异禀,促使创作的决心,音乐路程一路走来,使脍炙人口的旋律流传千里。
1976年,浪漫唯美的音乐城堡———达芬唱片,在保罗·塞内维尔努力耕耘成果下,于法国巴黎成立,蔚为世界新浪漫音乐潮流的第一品牌。保罗·塞内维尔,法国众所皆知的杰出作曲家,曾与法国顶尖艺人合作过,Mireille Mathieu、Michel Polnareff、Dalida、Claude Adeline……等,而如日中天的创作高峰,则是为理查·克莱德曼作了一首世界名曲《给爱德琳的诗》,自此,理查亦因而名扬国际,创下法国艺人在全球最高的销售记录。慈祥和蔼的脸庞如同他的音乐令人亲近与熟悉,保罗·塞内维尔至今依旧不断地创作浪漫唯美的音乐,因为他始终坚信,不论什么时代,都有人追求美的音乐。
达芬唱片的大家长奥立佛·图森是一个英俊、挺拔、始终白衣黑裤的帅劲外表,完完全全展现迷人风采与巨星般的架势,他是达芬唱片的大家长,是所有艺人心目中的最佳 经纪人 。曾经是位杰出歌手与作曲者,出身与音乐世家,从小耳濡目染,深受古典音乐的熏陶,但图森却偏爱爵士、美国流行音乐,尤其是极度热爱披头士。即使在大学主修社会经济学,但仍阻挡不了一颗炽爱音乐的心,就这样,他与保罗·塞内维尔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的作品介绍,前后八年间,图森与保罗共同作曲写歌给法国知名艺人演唱,并制作许多专辑,甚至经营组团演唱,皆有相当的销售成绩。1975年,他们共同创作的《朵莲妮之歌》(Dolannes Melody)由小喇叭手伯瑞利演奏与1976年的《给爱德琳的诗》(理查德演奏)将其事业带至巅峰。1982年,一张演唱制作一手包办的《伊甸园的秘密》专辑亦一举登上了欧洲排行榜冠军之座,达数周之久。精通多种语言的图森,不仅才华横溢更具经营头脑。至今,他已成功培养出多位世界知名演奏家,并与保罗·塞内维尔共同经营达芬唱片公司,图森最大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杰出的经纪人,为达芬艺人细心规划未来成功的演艺事业。
理查德·克莱德曼简介,理查德·克莱德曼(Richard Clayderman,1953年12月28日-),法国钢琴演奏家。本名菲利浦·罗贝路易·帕杰斯。理查德·克莱德曼不是以古典钢琴曲而见长,而是主要弹奏一些现代爱情曲目。理查德·克莱德曼以古典音乐为基础,将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溶为一体。他的乐曲朴实、流畅、优雅、华美,旋律悠扬、合声简洁、音色辉煌,充满了诗情画意。喜爱钢琴的人们听到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琴音,都会在不知不觉地被他带入亲切、安详而愉快的音乐世界之中。其乐曲的音色十分优美,由充满朝气与活力的触键所产生的音韵更响亮而富有弹性。音质明朗辉煌即是一个通俗刚琴明星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理查德·克莱德曼 5 岁开始习琴,6 岁时指法已非常纯熟流畅,被誉为天才,后进入巴黎国立音乐学院学习。16 岁开始演奏自作曲,得到学校音乐比赛优胜,以优异成绩毕业。1976 年,克莱德曼为电视剧配乐,独奏了《给爱德琳的诗》,后这首曲子成为电视剧配乐,播出后,电视台设立专线电话以应付纷至沓来的咨询;各唱片行内拥挤着要求订购此曲唱片的顾客;唱片公司为满足市场需求不得不火速加制了 80 万张唱片。1990 年,法国电视台“90 之星”评选,他以一曲重新编曲的《给爱德琳的诗》当选,获得唯一的金钢琴奖。1989 年与詹姆斯·拉斯特大乐团合作了《永恒的太阳上云端》。克莱德曼是目前世界上改编并演奏中国音乐作品最多的外国艺术家,他前往中国超过 25 次,访问了 40 多个城市,演出场次达 60 余场,场场爆满。他改编、演奏并出版的乐曲包括《红太阳》、《一条大河》、《梁祝》、《山歌好比春江水》,以及《花心》、《爱如潮水》等流行音乐。998年下半年,他在全球推出专为中国谱写,并与中国小钢琴手——时年 9 岁的邵融,合奏了最新作品《魅力东方情》与《诗意奏鸣曲》。2000 年,又将《我爱北京天安门》改编成现代钢琴曲,使他越来越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2004 年,为表彰克莱德曼为中法文化交流、推广中国音乐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第 2 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评选活动”特别授予优秀演出奖和最佳推广奖。由于流行音乐的发展,克莱德曼对中国的影响远不如昔。作为改革开放初期外来文化的先锋,克莱德曼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他的精选辑:《命运》、《水边的阿狄丽娜》、《星空》、《魅力东方情》、《星星小夜曲》等等。
事实上克莱德曼演奏的《梦中的婚礼》隐逸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梦之国的边境,一堆篝火冉冉升起,绵延,缭绕……望着远处高高的城堡,他又回想起过去的一切。这次回来,他不知道是对是错,但他却无法不回到梦之国。离开6年,是该回来了。暗夜里流星划过,留下了一道道眩目的光辉。他依然记得第一次看到流星时,他的心中忽然有一种很失落的感觉:流星是不幸的,它的爱在天上,但是,从它成为陨落的那一刻起,它就注定了永远不能拥有它追求的爱。然而,他的老师却对他说,一个人在最幸福的时候死去,那么,他的灵魂就会成为一颗流星。他永远都不能理解这种想法,离开心中的爱,那么幸福还能存在吗?一片轻轻的白羽落在他手背,他抬起头,下雪了!冬天的梦之国就如梦般美丽,却也如梦般虚幻。那些伤心的记忆,又一幕幕的在他脑中重现。那一年的冬天,也是下着雪。至今,他还是觉得那一年,就像一场梦。只是,这场梦,他永远都不会醒。认识她的时候,他只是一个14岁的少年,在魔法学院里,他第一次见到了她。那一刻,他有一种感觉:他的生活,将会改变。是的,他的生活,的确改变了,他想不到这位让他以为是上帝遗留在人间的天使的女孩竟是梦之国的公主,他更想不到,他和她竟会成为朋友。然而,他心里却十分清楚的知道,他,永远不可能只当她是朋友。因为,从看到她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注定了永远逃不掉爱上她的命运。这也注定了他从此将生活在痛苦中。他知道,即使他是多么的爱她,而她却永远不可能爱上一个平凡的人。这使他不敢将这份爱对她说,只能将爱深埋在心底。但是,有一天,他终于压抑不住心中澎湃的感情了,他向她表达了他的爱意……他伤心地离开了梦之国,流浪在外的他,在寒冬中遇到了他现在的老师。他的老师收留了他,并教会他种种技能。六年,一转眼过去了。在这六年中,他一直遗忘过去的那一份情感。可思念却像面粉一样不断发酵,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反而发现自己更爱她了。六年中,他无时无刻不想她,无时无刻不爱她……告别了老师,他要回梦之国找她。如今他回到了记忆中。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时,他在阳光中走向城堡。城堡中一片喜庆的气氛,到处都挂满了彩旗,人们都欢乐的歌唱着。“今天,难道有什么喜事吗?”他问一位路人。“今天,公主将和邻国的王子举行婚礼!”一刹那,他听到了梦破碎的声音。他呆住了,六年的期盼,在一瞬间,划过他的脸,坠落在雪中。一轮明月升上天空。当教堂的钟声响起时,他缓缓的朝教堂走去。无论如何,他都要见她一面。人们早已在王宫到教堂的路上等候着公主的到来。他站在人群中,静静地等待着。当公主牵着王子的手,走出王宫时,人群沸腾了。他注视着公主的脸,这是他最后一次看到她了,从今以后,他将永远离开梦之国,他立誓要忘掉所有的记忆,忘掉所有的痛,忘掉深深的爱……当她走过他前面时,他们的眼神碰到了一起。忽然,他拨开阻挡着人群的卫兵,冲上前去。卫兵拔出配剑,但是迟了,他已冲到了公主前面,他张开了手臂,那一刻,他看到了公主惊恐的表情。“别怕,我会保护你的。”他轻轻地说。他感到后背一阵刺痛,他听到了利箭穿过身体的声音。缓缓的,他倒在她脚下。在刚才,没有人看到,对面的人群中,一支弓箭对着公主。……他睁开眼,她穿着婚纱,含笑看着他。在他们旁边,天使为他们唱着祝福的歌。“这是梦吗?”他喃喃的说。“有梦,就够了。”他握紧了她的手。……一颗流星划过城堡的上空,仿如一滴幸福的泪……
曾有人填过歌词,其意境也非常的美,仿佛我们身临了那场梦中的婚礼。歌词如下:仰望夜空那闪闪点点星星的亮光唤回了曾经的记忆 怀念牵手的情感在月光下漫步温暖 等 等你一起来 等你一起来我们一起来我们一起来 来这里共筑最美蓝色梦 等 等你一起来 等你一起来我们一起来我们一起来 来这里共筑最美蓝色梦 注定逃不脱 爱上你 我的命运 就让爱埋藏心底 依然最真 在我心中有你我美的回忆像流星飞逝 那逝光 追寻踪迹 梦中的婚礼 就这样 变成回忆 心中的那份爱永保存 离我远去 等 等你一起来 等你一起来 期盼你到来 我们一起来 来这里共筑最美蓝色梦 等 等你一起来 等你一起来 期盼你到来 我们一起来 来这里共筑最美蓝色梦 命运已注定 让我用 生命呼唤 恨不能抗拒命运 无法改变 在我心中无限痛苦的回忆像蓝色星空 那星光遥不可己 梦中的婚礼 已远去 埋藏心底 心中的那份怀念恒久 刻骨铭心 梦中的婚礼 仰望夜空那闪闪点点星星的亮光唤回了曾经的记忆 怀念牵手的情感在月光下漫步温暖 等 等你一起来 等你一起来 我们一起来 我们一起来 来这里共筑 最美蓝色梦 等 等你一起来 等你一起来 我们一起来 我们一起来 来这里共筑 最美蓝色梦 注定逃不脱 爱上你 我的命运 就让爱埋藏心底 依然最真 在我心中有你我美的回忆像流星飞逝 那逝光 追寻踪迹 梦中的婚礼 就这样 变成回忆 心中的那份爱永保存 离我远去 等 等你一起来 等你一起来 期盼你到来 我们一起来 来这里共筑最美蓝色梦 等 等你一起来 等你一起来 期盼你到来 我们一起来 来这里共筑最美蓝色梦 命运已注定 让我用 生命呼唤 恨不能抗拒命运 无法改变 在我心中无限痛苦的回忆像蓝色星空 那星光 遥不可己 梦中的婚礼 已远去。
总而言之,《梦中的婚礼》这部钢琴曲集万千优点与智慧与一身,包含深刻的爱情故事。音调快慢结合,清新而给人快感,当细细聆听这部钢琴曲,会不知不觉被弹奏者带入一种美好的梦境,想像作词人爱情的悲惨,甚至会潸然泪下。
推荐阅读
- ○ 蜻蜓校信
- ○ 无锡男性医院
- ○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 教师节祝福语简单大方
- ○ 三国志12隐藏剧本
- ○ 火影495
- ○ 常薇
- ○ 魔戒3王者归来百度影音
- ○ 河南大学在哪
- ○ 创速
最新文章
- ○ 蜻蜓校信
- ○ 无锡男性医院
- ○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 教师节祝福语简单大方
- ○ 三国志12隐藏剧本
- ○ 火影495
- ○ 常薇
- ○ 魔戒3王者归来百度影音
- ○ 河南大学在哪
- ○ 创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