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怎么练习?
和声的练习主要掌握三个字,“贴着唱”。就是贴着主旋律,贴着主唱的声音走。
开始练习唱和声时,难免会跟着主旋跑,有些自顾不暇的感觉,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此时你首先要把自己的声部反复唱熟,这样就不太容易跑,然后在唱和声时,尽量强迫自己去听那种“几个不同的音在一起碰撞的感觉”,就是和声的感觉了,记住这些感觉,然后反复的练习,尽量让自己很自如的把和声唱准。
接下来,你就要注意“贴着唱”了,尤其是和声不能喧宾夺主,要尽量使用“高位轻声”,即便是唱低声部的和声(比如低八度唱主旋),也不能用很实的声音,这样才能较好的把自己声音的个性控制住,从而“发出易于与其他声音融合的声音”。关于“高位轻声”的唱法及练习,一般合唱论坛会有,可以参考一下。
即兴唱对自己的和声水平是个考验,但如果你前面编、唱都做的很好的话,即兴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开始练即兴时,你可能同时得考虑旋律的进行、和弦的进行、唱什么音啥的。唱的多了就只剩下一种感觉,唱时也就不用想了,一听主旋就有和声。我自己练即兴就是听音乐时,随便哪首歌都直接跟着唱和声,唱过的歌就强迫自己唱不同声部,训练自己即兴感觉。大家没事的时候也可以试试,尤其一面看视频,一面唱和声,有一种跟明星同台演出的感觉。
怎么样学好和声唱法?
唱低音区时同样会遇到换声点问题。唱高音时的换声点(第二换声点以上)状况是缩小咽腔管径,唱低音区的换声点(第一换声点)状况则是扩大咽腔管径。
低音号比中音号声音低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低音号的口径比中音号的口径大;同样,要歌唱好低音则必须适当扩大咽腔管径。
咽腔管径扩大,就是打开喉咙。
通常说打开喉咙的要领是,象打哈欠那样张开嘴巴,喉结下拉,下巴放松,这种说法可能指的是理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咽腔可以开到最大,因而可以获得最好的低音效果。如果保持这种理想状态,唱语音单纯的练习曲(通篇歌词只有一个“啊”字的练习曲)还是没有问题的。但在歌唱中嘴巴还要负责咬字,因此不可能总是把嘴巴张开到最大,在咬字过程中,下巴也不可能总是放松,因而彻底打开喉咙是有条件的,唱某些字音时可以全部打开喉咙,唱另一些字音时,只能大部分打开或少部分打开。
说白了,打开喉咙就是喉咙沿咽腔管壁的圆周向外扩大。因而,打开喉咙的要领是:放松喉咙,咽腔有意识地向周围张开即可。打开喉咙要逐渐地、一点一点地打开,开始阶段不必把嘴巴张开很大,每天把喉咙打开0.01毫米,一年就可以打开3.65毫米,这个进度已经是飞快了,完全可以再慢一点。
初学者切不可一下就把喉咙全部打开。如果喉咙全部打开、口腔又全部放松、呼吸的力度再大一些,这样非常容易使喉咙受到伤害。
打开喉咙歌唱时会突出喉管和咽壁的振动发声,这样会增加声音的回声效果,听起来使人感觉声音好像是从喉咙深处发出来的,因而声音会显得格外雄壮。
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使发声位置太低,发声位置太低声音会非常晦暗而无生气,自我判断的标准可以这样确定:声音很低沉但有一定的“亮音”,如果一点“亮音”也没有,发声位置就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