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斯卡屡屡获奖的“墨西哥三杰”,你更爱哪一位?
我其实最爱阿方索卡隆导演。 因为最佳导演阿方索·卡隆在《罗马》里一人兼多个职位,导演、编剧、剪辑、摄影师、制片人都是他,跟其他电影人比起来,他真是各方各面都出类拔萃地创造了电影神话。回首望去奥斯卡的历史,能把最佳导演的提名和颁奖给非英语籍的外语片导演,是非常极其以及特别少的现象,除了费里尼获此殊荣过,还少不了我们的李安,凭《卧虎藏龙》拿到过提名。 《罗马》,闪耀着史诗光芒的私人家书 中国观众其实对于阿方索·卡隆并不陌生,在此之前他的《地心引力》在国内也是硕果累累。这一次,他回到家乡拍摄了一部以自己童年生活为蓝本的电影。 故事主线围绕墨西哥城一家偏上层的中产家庭展开,女主人索菲亚有四个孩子,老公却以出差为借口和小三私奔,索菲亚则对孩子隐瞒真相继续维持着家庭生活,家中的女佣克利奥性格温和善良,她和一个练习武术的男人是恋人关系,只可惜突如其来的怀孕让这个男人将她残忍抛弃。但女主人索菲亚没有嫌弃克利奥,还帮助克利奥把孩子生了下来。家中的四个孩子似乎是希望所在,而卡隆其实就是其中的一个小孩。 电影从平凡人的视角出发,真实描摹了上世纪70年代处于变革期的墨西哥社会,将一个小家庭的命运变迁与宏大的时代背景相结合,情感细腻而又具有史诗气质。在卡隆的故事里,男人始乱终弃毫无责任感,女人无不坚韧自强,这样的剧情让电影还朦胧带着一层女权光环。 在影片中,索菲亚对克利奥说:“我们女人,永远是孤独的。”控诉着男性在家庭中责任里的缺失,这也似乎是卡隆生活中极为私密的隐痛。 1971年6月10号,墨西哥经历了科珀斯克里斯蒂大屠杀,100多名学生在游行中被墨西哥军方杀害。在影片中,卡隆对这一惨案有了回溯,学生们在街道上举着旗帜游行示威,而克利奥乘车去为即将诞生的孩子买婴儿床,在这次运动中她见到已经成为惨案施行者的曾经的恋人,情绪过于激动的她羊水破裂,诞下一名死婴。 这段小故事虽然听上去很不可思议,但确实是真实发生在卡隆童年时代家中女佣身上的故事。在这种大背景的巨变下,小人物的命运可能因此改写,而克利奥的命运就是对这个时代最有力的证言。 电影的风格非常的个人,完全不在乎娱乐性,不在乎普通的观众,是那种纯粹的视听语言秀。虽然没有费钱的特效和知名影星,但每一场戏都用了大量的群众演员,彻底还原街区的时代感和生活细节,这么一来拍摄难度反而比那些特效大片更难,数千人的群演在一个场景中有条不紊地表演,这是一种难得一见的视觉奇观! 为了更好塑造墨西哥那个特殊的年代,卡隆采用Alexa65数字黑白摄影,这是他第一次为自己的电影长片战战兢兢地尝试自己掌镜,他这一掌就拿到了最佳摄影。看过此片的观众都不难以发现,《罗马》的摄影是登峰造极的,从电影开始时的长摇镜头开始,卡隆就非常克制又精准的把人物运动轨迹巧妙捕捉。包括女主角克利奥的行走,行云流水的家务活动作,父亲小心翼翼的停车,一家人的期盼,伴随这车子的几组镜头的转换,停车都在卡隆的镜头里停出了仪式感。
为何墨西哥导演会连年称霸奥斯卡?
近几年来,墨西哥籍的导演在奥斯卡上屡屡获奖,不得不让人注目。上周我简单介绍了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这位导演也是墨西哥导演三巨头之一,其他两位分别是吉尔莫·德尔·托罗和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下面我要为大家分别介绍这三位导演。 1. 阿方索·卡隆 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1961年11月28日出生于墨西哥城,是一位会拍摄、剪辑、制片的全能型导演。2006年上映的末日科幻片《人类之子》是阿方索职业生涯的一座高峰。该片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三项奖项的提名并斩获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国际奖项。然而,为他带来最大殊荣的是2013年上映的科幻惊悚片《地心引力》,这部片在当年斩获了数十项国际电影奖项。 2.吉尔莫·德尔·托罗 吉尔莫·德尔·托罗,1964年10月9日出生于墨西哥哈利斯科州首府瓜达拉哈那,墨西哥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早在2006年,编导了奇幻电影《潘神的迷宫》,影片获得了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吉尔莫·德尔·托罗则获得了最佳原创剧本提名 。 3.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1963年8月15日出生于墨西哥城,墨西哥导演、编剧、剪辑师、制作人,导演风格自然而深刻,不惜运用一切手法达到他的天才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