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钠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在温度小于32.4℃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温度大于32.4℃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硫酸钠的溶解度因温度产生的变化与它的存在形式有关,32.4℃是硫酸钠的存在形式变化的临界点。
硫酸钠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32.4℃左右时,硫酸钠的存在形式不同。在32.4℃以下,与饱和溶液呈平衡的固体是含结晶水的硫酸钠Na2SO4·10H2O,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在32.4℃以上,与饱和溶液呈平衡的固体是无水硫酸钠Na2SO4,随温度上升而溶解度减小。
硫酸钠的介绍
硫酸钠无色透明,有时带浅黄或绿色,易溶于水。白色、无臭、有苦味的结晶或粉末,
有吸湿性。外形为无色、透明、大的结晶或颗粒性小结晶。硫酸钠是含氧酸的强酸强碱盐。
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吗?
不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 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9g(室温)。化学式NaCl,无色立方结晶或细小结晶粉末,味咸。NaCl分散在酒精中可以形成胶体,其水中溶解度因氯化氢存在而减少,几乎不溶于浓盐酸。无臭味咸,易潮解。易溶于水,溶于甘油,几乎不溶于乙醚。不纯的氯化钠在空气中有潮解性。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脑、肾、心脏功能不全及血浆蛋白过低者慎用。肺水肿病人禁用。 等渗盐水含钠、氯离子各154mEq,比血浆氯离子浓度高出50%,对已有酸中毒者如大量应用,可引起高氯性酸中毒,故可采用碳酸氢钠等渗盐水或乳酸钠等渗盐水。 静滴时,要注意无菌操作,严防污染,夏季开瓶后24小时,不宜再继续使用,如发生输液反应,应及时检查及对症处理。输入过量可引起组织水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氯化钠
nahco3的溶解度大还是na2co3的溶解度。
对于NaHCO3来说,由于其晶体结构中的-HOCO2与另一个-HOCO2形成双聚物的分子间氢键,所以当H2O作用时需再消耗一定的能量,溶解度相对于Na2CO3小。 在分类上,碳酸钠属于正盐,碳酸氢钠属于酸盐,一般来说,正盐的溶解度大于酸式盐,这是因为酸式盐中的-OH可与水形成氢键,溶解更不容易,所以正盐相对于酸式盐更易于溶解。 进一步分析: 取同体积相同浓度Na2CO3和NaHCO3,假如都是 100ml 0.1mol/l。 ①Na2CO3水解分两步:CO3 + H2o = HCO3 +OH~ 因弱酸根的存在,使生成物NaHCO3不稳定,继续水解, HCO3~+ H2o ≈H2o+Co2+OH~ 所以,100ml 0.1mol/l 完全水解消耗水>0.01mol。 ②而 NaHCO3 只需一步就完全水解: Hco3~+ H2o ≈Co2+H2o+OH~ 消耗水<0.01mol。 比较两反应,很明显②生成稳定的物质所消耗的水远没有①式多,所以Na2CO3的溶解程度更大些。 扩展资料: 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1、离子极化的影响 离子极化会导致其中的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而共价型物质在水中是难溶的(不会受水的介电常数的影响)。 离子极化作用可以从两角度来分析。一方面是阳离子对阴离子的极化作用,另一方面,与极化作用相关的是阴离子的变形性。阴离子变形性越大的物质,共价性就越强,溶解性就越差。 2、氢键及配键形成的影响 氢键这种分子间的较强作用,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是很大的。NH4+盐的溶解性异常地大。这可以用NH4+离子与溶剂水分子间有氢键形成来说明。 对NaHCO3的溶解性小于Na2CO3,也可以用HCO3-离子间可以通过氢键形成如下的链型氢键体系来进行解释。 在Fe(OH)3与Be(OH)2这样的难溶氢氧化物中,其晶体内部就有OH-离子间的氢键。这种额外的键合作用,这也会增强晶体的稳定性、而难溶。当溶质离子能与水分子间用配键来形成水合离子时,也会有利于其盐的溶解。 3、温度的影响 温度越高,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就越大。这可以用溶质与溶剂间只有很弱的分子间作用力来解释。 由于这个作用力是如此之小,以至于温度升高一些,也就是分子的动能增大了一些,就有一些溶剂分子能摆脱这个作用力,而从溶剂中逃逸出来。 4、焓变大小的影响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离子型盐在水中的溶解倾向,与其晶格能及其组成离子的水合能的相对大小有关。晶格能高会降低晶体的溶解性,而离子水合能大则会提高晶体的溶解性。 溶解过程的焓变对物质的溶解性有着主导作用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碳酸氢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碳酸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溶解度
推荐阅读
- ○ 雪人歌词
- ○ 北京兴华机械厂
- ○ 农村养什么致富
- ○ ballad 滨崎步
- ○ 2014世界杯赛程结果表
- ○ 波形弹簧垫圈
- ○ 养生减肥
- ○ 门卫制度
- ○ 落羽松
- ○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高
最新文章
- ○ 雪人歌词
- ○ 北京兴华机械厂
- ○ 农村养什么致富
- ○ ballad 滨崎步
- ○ 2014世界杯赛程结果表
- ○ 波形弹簧垫圈
- ○ 养生减肥
- ○ 门卫制度
- ○ 落羽松
- ○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