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学家首次发现一亿年前热带蛙类吗?
近日,中美两国科研团队首次在缅甸发现了中生代蛙类琥珀化石标本,鉴定并描述出一个全新的蛙类物种。该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自然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上。 本次发现的蛙类琥珀化石共有四件,由科学家们于2015年至2016年间陆续在缅甸发现,并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及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等项目资助下,完成了对这些化石的分析鉴定工作。 据介绍,这是人们首次在缅甸地区发现的蛙类琥珀化石,归属于大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成为迄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蛙类琥珀化石记录。此前仅在墨西哥和多米尼加两地发现过蛙类琥珀化石,且均来自约2000至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时期。 这项研究的领衔科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称:“这四件蛙类化石标本保存情况完好,其中一只体长2.2厘米,保存了包括了头骨、部分脊椎以及大部分四肢在内的骨架。还有一只体长约7毫米,保存了头部之外的全部身体部分以及大量软组织,其它两个个体保留了肢部。” 显微CT为这些小型蛙类提供了详细的、立体的三维解剖结构,这在传统的蛙类化石中是难以实现的。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副研究员白明表示,这批标本中最重要的一件,有些许腐烂,已经暴露出骨骼,这种情况反而对显微CT等无损设备的成像十分有利,通过对CT数据的重建、分割和融合,学者们最终无损得到了所有骨骼的高清3D形态。 通过分析CT数据,另外一位参与研究的学者,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爱德华·斯坦利博士认为:“这只蛙很可能还没有成年,从它缺失耳柱骨,腕部等区域还未完全骨化来推断的,它可能还不到2岁。从它的骨骼结构来看,它并不属于树栖物种,因此被保留下来的几率并不高,可以说是非常难得的标本。” 据介绍,根据化石提供的细节,科学家推断,这些化石标本与现生的产婆蟾超科/盘舌蟾超科蛙类非常相似,但分析其综合特征,又有别于以往发现的该科中的其它蛙类。因此,科学家将其鉴定为新属新种,并将其命名为李墨琥珀蛙,以提示这一新的属在琥珀之中发现,同时向化石标本提供方、琥珀收藏家李墨女士致敬。 与此同时,科学家根据琥珀蛙发现地(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琥珀产区)其他动植物琥珀提供的信息,模拟出琥珀蛙当年的生境。他们推断,这些琥珀蛙曾经很可能就在缅甸地区的“琥珀森林”水潭附近活动,以蚊、甲虫、蜘蛛等无脊椎动物为食。 主要研究者之一,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大卫·布莱克本教授介绍:“我们发现的蛙类体型娇小,它们生活在缅甸北部潮湿的热带环境中,不幸被柏类或南洋杉类针叶树所流下的树脂包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琥珀,并一直保存至今。” 本次发现的琥珀蛙化石标本,不仅提供了详尽的中生代蛙类化石形态特征,同时也揭示了琥珀蛙与温带地区的产婆蟾等类群,在白垩纪时期的地球占据了比以往所知更加广阔的栖息地。
琥珀里的昆虫万年不腐,古人为何不用琥珀来给尸体做防腐?
朋友家有一颗琥珀化石,里面有一只栩栩如生的小虫子,八年前花了15万从熟人手里买来的。我曾去他的家里看过这颗琥珀化石,里面的小虫子像是甲虫,栩栩如生地趴在里面,连虫子的脚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琥珀化石里面的昆虫和植物可以保持万年不腐,世界上最古老的琥珀化石距今已经有9900万年,是在2016年,中国一名科学家发现的。 中国古代的达官贵族和王侯将相在去世时,确实会将自己的尸体进行防腐处理,因为古人认为只要尸身不腐,就可以在另外一个地方过着生前所享受的生活。既然古人喜欢死后将尸身进行防腐处理,那么纵观所有发现的古代墓葬里,为何从来没见过古人用琥珀来给尸身进行防腐?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琥珀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古人是如何对尸身进行防腐处理的。 琥珀是如何形成的?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它的形成是非常漫长的。琥珀说白了就是树木的汁水,但不是所有树木的汁水都能形成琥珀。通常能形成琥珀的树木分别是松百科、南洋杉科、云实科等植物的树脂才能形成琥珀。 这些松树的枝干有时经过外伤会流出眼泪一样的树脂,树脂滴落到地下,正好砸中了树下栖息的昆虫或者植物,碰巧地壳运动掩埋在地下成千上万年,然后经过压力和热力等作用下这颗包裹昆虫的树脂就形成了化石。最后,被人们从地层或者煤层中挖出,这样一颗晶莹剔透的琥珀化石就完美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了。 精美的琥珀化石具有极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有钱的人家喜欢在客厅里摆上一颗琥珀化石,以此来彰显自己的身份。 古人是如何给尸身做防腐处理的?在古代,稍微有些地位的人,去世前都会想好如何来给自己的尸身进行防腐处理。古人给尸身做防腐处理通常会有以下几种操作。 第一步:古人去世之后,第一时间会用郁金香等香料熬制洗澡水,然后在洗澡水中加入烈酒,最后把去世的人放入洗澡水中仔仔细细的清洗一遍,这样做的目的可以理解为杀菌消毒。 第二步:清洗完之后,会在尸身的九窍里放入大小不同的玉石,古人认为玉石可以给尸身带来防腐的作用,但后来,经过科学证实玉石并不能起到防腐的作用。 第三步:放完玉石之后,会给尸身穿上丝织物,通常会穿10到20件,这么做的目的也是让尸身不与外界的微生物接触。考古研究中,在古代的墓葬里发现那些尸身不腐的古人都会穿很多层的丝织物,比如长沙的马王堆里辛追夫人就穿了20层的丝织物。 第四步:一副上好的棺材,对尸身也能起到很大的防腐作用,比如上好的金丝楠木。古代的帝皇就喜欢用这种金丝楠木来给自己制作棺材,最有名的就是黄肠题凑,选用上千根大小相同的金丝楠木,去除外层只用其心,最后,经过能工巧匠制作成一副非常霸气的套棺。 第五步:古人在去世之前,就会为自己修好墓葬,上好的墓葬会在抗震和防水等方面下很大的功夫。棺材抬进墓室之后,还会在棺材四周摆上大量的木炭,然后还要撒上石灰朱砂,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水,只要保持墓室和棺材的干燥,这样尸身就会不腐。 古人为何不用琥珀来给尸体做防腐?古人在给尸体做防腐处理上可谓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有些古人甚至在去世之前就开始服用朱砂,甚至死后在棺材里还要灌满防腐液,这么做的目的也是想要尸身不腐。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即使做这么多,但依然不能保证自己死后可以尸身不腐。 既然古人给尸体做防腐非常的麻烦还不一定能够起到作用,那么,为何古人不用琥珀来给尸体做防腐? 其实,在古代,人们就已经知道琥珀是非常珍贵的物品了,早在唐朝时,琥珀就被制作成枕头,人们枕在头下,能够起到安神的作用,可以使人快速睡眠。同时,琥珀在古代也是一种香料,曾经和龙延香齐名。 古人之所以不用琥珀来给尸体做防腐主要的原因是:琥珀是非常珍贵和稀少的,如果想要用琥珀来给尸体做防腐,那至少需要几百斤重的琥珀才可以,但就目前为止发现最大的一块琥珀也才38.4斤,所以说就算古代人特别的有钱,也绝不可能找到一块几百斤重的琥珀。 到了这里就会有好多人说了,既然古代没有一块几百斤重的琥珀,那么人们可以采集树脂,然后自己来制作一块几百斤的琥珀。在古代,花一些钱确实可以采集到几百斤的松树树脂,但前面文中也提到了琥珀是松树的树脂滴落在地表,经过地壳运动被深埋在地下数万年才形成的。以古代人所掌握的技术是很难将几百斤重的树脂在短时间内快速制作成琥珀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就算古人掌握了黑科技,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几百斤重的树脂制作成一块完整的琥珀,但有权有势的古人也不会用琥珀来给自己的尸体做防腐,理由就是如果被装进了琥珀里,那看上去就像是被囚禁了起来,古人只是想尸身不腐,然后在另一个地方享受生活,可不需要一块透明的化石把自己囚禁起来。综合这些原因,所以古人不会用琥珀来给尸体做防腐。
琥珀里的昆虫可以万年不腐,古人为何不用琥珀来给尸体做防腐?
琥珀在当代并不是在现代被发现的。因为琥珀是一种罕见的化石,在早在1000年前,许多朝代的爱好者就在研究中收集到了琥珀。那么,为什么琥珀从来没有被用来保存历史书籍中的尸体记录呢?琥珀里的昆虫可以万年不腐,古人为何不用琥珀来给尸体做防腐?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琥珀由树脂组成,但树脂需要完成三个阶段才能变成琥珀。首先,松树需要分泌树脂,然后分泌的树脂会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上。经过一段偶然的时间后,琥珀会被深埋在地下,最后,它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石化。如今琥珀越来越受欢迎。喜欢琥珀的玩家对其数千年来防止昆虫腐烂的效果提出了疑问。这就是为什么拥有强大力量的古代人不使用琥珀来防腐,而是选择吃秘药来防腐,并将汞注入坟墓,这既危险又耗时。 在某种意义上,琥珀是一种特殊的化石。如果有一些小昆虫只是在树脂滴注过程中被包裹起来,那么通过上述复杂而长期的过程形成的琥珀将完全呈现昆虫一生的外观,这种天然琥珀的价值是很大的。自古以来,人类在如何保存好尸体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并创造了许多保存尸体的措施和技术,琥珀的形成需要很大的原材料。如果从松树和其他树上滴下的松脂被小昆虫覆盖,问题并不严重,所需的量也很小。如果将其应用于人体尸体的防腐,可以说,如果没有几百公斤的松脂,应用于全身的量是不够的,因为如果不应用到位,就不够,如果稀释,就不够。古人很难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这么多合适的松节油。 尸体的腐烂和松节油的使用期其实都很短。即使古代有权贵,但是想要使用琥珀做成尸体的防腐,那么也必须派很多人去收集合适的树种。而且松节油也是有“保质期”的。流出后,它只能在较高温度下处于液态。
缅甸琥珀为什么不值钱?
缅甸琥珀是垃圾料占很多数,拉低了价值。 继翡翠、和田玉之后,琥珀投资收藏也渐入佳境,缅甸琥珀更是成为国内藏家的新宠。纯天然琥珀作为化石,不管产地哪里,都可以作为极佳的饰品佩戴。所有事物的优劣都是相对的,缅甸琥珀也不例外。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在哪都是适用的,缅甸琥珀是典型的矿珀,杂裂多是是它的普遍缺点,但同时种类丰富多彩也是他的优点。 缅甸琥珀的主要优点: 1、硬度高:用两块缅甸琥珀相碰,有石头样的清脆声。在缅甸珀里,紫蓝色的珀和根珀可能更高。磨过缅甸琥珀的人,自然会有感受。硬度高的东西,磨损和氧化就慢。上百年的耳烛,龟裂程度不是很大。 2、手感好:缅甸琥珀,特别是金珀、血珀和棕红珀,上手的感觉是湿润的感觉(抚顺的是“滑”),或者有“肉肉的”感觉。最适合手串、雕件和手把件。 3、产量稳定:价格低,不用担心缅甸琥珀的价格暴涨的因素。和抚顺、多国珀相比,缅甸琥珀的多数产品价格还是低的。但精品的东西除外。如果商业竞争继续,价格还会再低。
缅甸琥珀为什么不值钱
缅甸琥珀是垃圾料占很多数,拉低了价值。做成缅甸琥珀雕件的损失会更大一些,想要使雕件里无裂无杂质,往往去的更多,保持雕件的纯净度。这样的雕件,缅甸琥珀原矿的最高损失率能达到40-50%。雕件价高,这是重要原因。至于非常差的、裂纹多的料,损失率会更大。很多商家不愿多损失,所以除杂不到位,使得缅甸琥珀不值钱。缅甸琥珀的缺点是:第一,由于缅甸琥珀硬度高,加工时或者碰撞时,用力过大,会造成珀出现裂纹或炸纹。使用机器加工珠子的时候,会降低成品率。但是,如果是精选的金珀、棕色珀等缅甸琥珀品种,用机器加工时,问题不大。第二,由于缅甸琥珀色彩丰富,给新入缅甸市场的收藏者和购卖者带来识别困难,让人望而生畏。比如,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区别抚顺金珀和缅甸金珀、缅甸血珀和烤制琥珀、缅甸血珀和缅甸偏红的棕红珀、紫罗兰珀和蓝紫珀等等。所以,对于初入者来说,我不认为色彩丰富全是优点。第三,原料出成品的重量损失较高,精品较少。比如,磨过一块77克的血珀原料,成品44克,损失40%。但是磨过一块金珀,损失仅为10%。需要说明的,料越好,损失越少。缅甸琥珀原料中,金珀、棕红色、紫蓝色的珀等等,只要无裂,磨成品损失的重量不会过超过30%,有的仅为15%左右。我说用原矿磨成成品的损失率为不超过30%,是指磨成原石。
古生物学家发现1亿年前蛙卵琥珀,为何生物被封进琥珀就能保存1亿年?
因为琥珀是密不透风的,琥珀属于化石的一种,这种化石的构造是极其复杂的,内部含有的一些化学物质也是具有防腐的效果,一般情况下琥珀内部就连空气都很难进去,更别说那些有害物质了,自然是都被隔离在了琥珀的外面。 其实在生物研究这个领域,琥珀一直被看成是古老自然界留给人类最珍贵的遗产,这主要是因为它能一直封存着动物和植物身体,让上亿年前的史前生物活灵活现展示我们面前,就像活过来一样。早在二零一八年的时候在缅甸那边的琥珀曾出现过多种古生物,蛇,奇怪羽毛,青蛙,蜗牛和奇怪虫子。 而在琥珀内部的生物也是非常具有实验的价值的。因为保存的时间是特别长的,所以说很有可能会看到很多已经灭绝了的动物,以前琥珀内从未出现过海洋动物,更不用说是既有陆地生物又有海洋生物的组合了。所以说如果在琥珀里面发现了什么有关的新生物,研究人员都会非常惊讶和激动,因为这很有可能就是还未发现过的海洋生物,现在也有很多人正在研究这方面的生物,已经取得了一些小的成果。 综上所述,琥珀主要是会因为内部的一些化学物质如琥珀酸,这才能让内部的生物可以保存这么长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在没有细菌侵入的情况下,生物是很难腐烂的,这也是琥珀能保存一亿年的秘密。
科学家发现1亿年前蛙卵琥珀,这种发现究竟有何意义?
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这样的化石保存的时间真的特别长,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现了蛙卵琥珀很有可能可以发现一亿年前的新物种,这对生物界可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发现,可能很多普通人对这个东西不太了解,但是对于这个方面的科研人员们来说的话,这可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其实无论在哪一个领域,新的发现都是非常难得的,非常珍贵的,在生物界最高的发现莫过于发现了新的物种,而琥珀当中的生物就是这发现新物种的一种方式,因为琥珀里面有一种特殊的化学元素琥珀酸,有了这种化学元素之后就可以让琥珀内部的生物保存很长的时间,最高可以达到一亿年,这个数字在常人看来真的是特别久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琥珀是密不透风的,外界的空气还有细菌是很难进入到琥珀里面去的,所以说琥珀里面的生物是非常安全的。 一般来说的话如果说生物腐烂的话是因为空气当中的细菌真的特别多,在接触了细菌之后没有及时免疫就会让生物腐烂,但是琥珀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是说这当中的蛙卵直接就是从一亿年前保存下来的是非常珍贵的研究素材。 综上所述,可能很多人觉得这个蛙卵化石的价值并不是特别大,但是对于生物界,这个蛙卵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俗话说术业有专攻,至少对于目前这个行业的研究者们来说,它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推荐阅读
- ○ 雪人歌词
- ○ 北京兴华机械厂
- ○ 农村养什么致富
- ○ ballad 滨崎步
- ○ 2014世界杯赛程结果表
- ○ 波形弹簧垫圈
- ○ 养生减肥
- ○ 门卫制度
- ○ 落羽松
- ○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高
最新文章
- ○ 雪人歌词
- ○ 北京兴华机械厂
- ○ 农村养什么致富
- ○ ballad 滨崎步
- ○ 2014世界杯赛程结果表
- ○ 波形弹簧垫圈
- ○ 养生减肥
- ○ 门卫制度
- ○ 落羽松
- ○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