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的化学性质
氨气是无色的气体,能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氨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氨极容易溶于水生成氨水,呈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此外,氨还有还原性。氨有很广泛的用途,是制造化肥的重要原料。氨对地球上的生物相当重要,它是许多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
氨是氮和氢的化合物,分子式为NH3,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降温加压可变成液体,液氨是一种制冷剂。氨的主要用途是氮肥、制冷剂、化工原料。无机方面主要用于制氨水、液氨、氮肥(尿素、碳铵等)、铵盐、纯碱。有机方面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
氨对人体的眼、鼻、喉等有刺激作用,吸入大量氨能造成短时间鼻塞,并造成窒息感,眼部接触易造成流泪,接触时应小心。如果不慎接触过多的氨而出现病症,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
氨也是所有药物直接或间接的组成。氨有很广泛的用途,同时它还具有腐蚀性。由于氨有广泛的用途,氨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之一,多于八成的氨被用于制作化肥。由于氨可以提供孤对电子,所以它也是一种路易斯碱。
氨气的理化性质是什么?
一、理化性质 氨气是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气味(尿味),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有强烈刺鼻气味,具弱碱性。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兆帕,即112.2大气压)。沸点-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熔点-77.75℃。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二、制备方法 工业制氨绝大部分是在高压、高温和催化剂存在下由氮气和氢气合成制得。氮气主要来源于空气;氢气主要来源于含氢和一氧化碳的合成气(纯氢也来源于水的电解)。 由氮气和氢气组成的混合气即为合成氨原料气。从燃料化工来的原料气含有硫化合物和碳的氧化物,它们对于合成氨的催化剂是有毒物质,在氨合成前要经过净化处理。 三、氨分子之间的氢键 氮原子有5个价电子,其中有3个未成对,当它与氢原子化合时,每个氮原子可以和3个氢原子通过极性共价键结合成氨分子,氨分子里的氮原子还有一个孤对电子。氨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型,极性分子。 四、氨形成配合物 氨可与含铜(II)离子的溶液作用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物,也可用于配置银氨溶液等分析化学试剂。主要是由于金属离子为酸提供空轨道,配体提供电子相对为碱,过渡金属与配体的反应常伴随着颜色的变化。 扩展资料 氨气的危害 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喉痛、发音嘶哑。氨进入气管、支气管会引起咳嗽、咯痰、痰内有血。严重时可咯血及肺水肿,呼吸困难、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双肺布满大、中水泡音。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急性轻度中毒: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胸闷及轻度头痛,头晕、乏力,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 急性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呼吸困难,有时痰中带血丝,轻度发绀,眼结膜充血明显,喉水肿,肺部有干湿性哕音。 急性重度中毒:剧咳,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气急、心悸、呼吸困难,喉水肿进一步加重,明显发绀,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较重的气胸和纵隔气肿等。 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的氨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可诱发惊厥、抽搐、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个别病人吸入极浓的氨气可发生呼吸心跳停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氨气
氨气的化学式是什么?
氨气的化学式是NH3。 氨气,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H3,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密度 0.7710g/L。相对密度0.5971。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沸点-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 氨气的主要用途: 氨用于制造氨水、氮肥、复合肥料、硝酸、铵盐、纯碱等,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化肥、制药、合成纤维等领域。含氮无机盐及有机物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都需直接以氨为原料。此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氨还可以作为生物燃料来提供能源。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氨气
推荐阅读
- ○ 雪人歌词
- ○ 北京兴华机械厂
- ○ 农村养什么致富
- ○ ballad 滨崎步
- ○ 2014世界杯赛程结果表
- ○ 波形弹簧垫圈
- ○ 养生减肥
- ○ 门卫制度
- ○ 落羽松
- ○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高
最新文章
- ○ 雪人歌词
- ○ 北京兴华机械厂
- ○ 农村养什么致富
- ○ ballad 滨崎步
- ○ 2014世界杯赛程结果表
- ○ 波形弹簧垫圈
- ○ 养生减肥
- ○ 门卫制度
- ○ 落羽松
- ○ 甲状腺微粒体抗体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