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购物站 > 物联网 > 正文
小学六年级数学北师大版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北师大版试卷及答案
提示:

小学六年级数学北师大版试卷及答案

《x038-北师大小学数学1-6年级试题试卷》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lk8QekqScz3VW5O6oABZog 提取码:b2qs x038-北师大小学数学1-6年级试题试卷|6六年级|5五年级|4四年级|3三年级|2二年级|1一年级|数学1下 北师大|数学1上 北师大|数学北师大1上试卷 136份(网资源)|数学北师大1上试卷 136份(网资源).zip|同步练习 82份(PDF格式不可编辑)(网资源)|期中期末 8份(网资源)|精品试卷 22份(附完整答案)(网资源)|单元检测 24份(网资源)

2017北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提示:

2017北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六年级是做好数学试卷的关键时期,也是复习好数学期末考试的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对 六年级数学 知识点进行强化复习。下面是我网络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一个七位数,最高位是最小的奇数,万位是最小的合数,千位是最大的一位数,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2、0.8=4÷( )=( ):25= 16( ) =( )%。

  3、4吨50千克=( )吨 1.2时=( )时( )分

  4、把一根4米长的圆木截成一样长的5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米。如果截断圆木一次需要3分钟,共需( )分钟才能截好。

  5、把一根长2米的圆柱形木料,截成三个小圆柱,表面积增加了50.24平方厘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 )。

  6、在100米的人行道两边栽树,每隔4米栽一棵(两端都要栽)需要栽(   )棵树。

  7、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40,甲、乙两数的比是3:5,那么较大的数是( )。

  8、A+B=60,A÷B= ,A=( ),B=( )。

  9、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这一年全年有( )天,到今年10月16日是( )周年。

  11、把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球各8个放到一个袋子里。至少要取( )个球,才可以保证取到两个颜色相同的球。

  12、张老师把5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2年,年利率2.25%,到期时可以从银行取出( )元。

  13、某校六年级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男生人数与全班学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х”。)(5分)

  1、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一定小于90度。 ( )

  2、一个数(0除外)除以假分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 )

  3、圆的半径和圆的面积成正比例。 ( )

  4、a是自然数,它的倒数是 。 ( )

  5、甲数÷ =乙数× ,甲数小于乙数。 ( )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5分)

  1、要使 是假分数, 是真分数,a应是( )。

  A、5 B、6 C、7 D、8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5:3,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3、一份稿件,甲单独的用 小时,乙单独打用 小时,甲和乙工作效率的

  比是( )。

  A、 : B、3:4 C、4:3

  4、 a÷b=5(a和b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

  A.a B.b C.5

  5、水结成冰,体积增加原来的 ,冰化成水,体积减少( )。

  A、 B、 C、

  四、计算。(33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1÷ = 0.2× = ÷4= 0.25×17×4= 1 - + =

  4.5+0.125- = 2.5-2 = + = 0÷ = 10- -1.2=

  2 、计算,能简便计算的要简算。(18分)

  × +3÷4× ( + - )÷ ( —0.25)÷( — )

  3.68×[1÷(2 —2.09)] 37 -18.52+12.6-1.48 ×[ ÷( — )]

  3、求未知数X。(4分)

  =0.5:2 X- X+6=16

  4、列式或方程解答。(6分)

  ①一个数的 38 比34的 517 少5,求这个数?

  ②6除1.5的商减去 加上3,再乘3,积是多少?

  五、操作题(8分)

  1、在两条平行线上取三点,连成三角形ABC。见右图 A

  (1)画出三角形AC边上的高。(1分)

  (2)测量有关数据(取整厘米),计算三角形ABC的面积。(2分)

  (3)在右图两条平行线之间画一个和三角形ABC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2分)

  2、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3分)

  六、应用题。(26分)

  1、请你选择一个问题填在横线上,并用比例知识解答出来。

  黎明5分钟可以走325米,照这样计算,_________?

  ①18分钟可以走多少米?②从家到学校相距1300米,他要走多少分钟?(4分)

  2、张老师借来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30%,第二天看的比全书的 少14页,两天共看了70页,这本书一共多少页?(5分)

  3、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个城市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40千米,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 ,两车开出2.5小时后相遇,两城相距多少千米?(4分)

  4、等候公共汽车的人在某站牌处排成一排,刘冰也站在队伍中,他数了数发现排在他前面的人是总数的 ,排在他后面的人是总数的 ,排队的一共有多少人?(5分)

  5、一台压路机,前轮直径1米,轮宽1.2米,工作时每分钟滚动15周。这台压路机工作1分钟前轮压过的路面是多少?工作1分钟前进多少?(5分)

  6、某化工厂第一、二、三车间人数的比为8:12:21,第一车间人数比第二车间人数少80人,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5分)
  小学数学复习策略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现状

  (一)师生角色转变的缺乏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但不是对学生学习步骤以及细节的具体掌控[1]。但是,多数教师还不能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仍然将自己摆在课堂教学的主体位置。解决问题教学主要是强调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即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能不能正确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很多教师在数学课堂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数学 教学 方法 ,对数学公式进行死记硬背,通过练习题进行去强化,这种方法导致了学生不能将数学公式的意义内涵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从而丧失了数学教学的实际意义。

  (二)思维模式固化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造成了学生的 思维方式 逐渐丧失了灵活性,在实际的数学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低下,在遇到问题时,如果第一时间无法解决们就会马上向老师求助,缺乏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受应试 教育 的影响,教师们更加注重对解题方法的套用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对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对于数学思想的渗透,使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还局限在课本习题上,丧失了数学教学的实际应用意义。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一)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接近度越高,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积极性和接纳度就越高[2]。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原型相对应,即教师对于能在教学活动中被应用的生活素材的寻找。例如,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按比例分配”教学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就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红绿灯问题进行微视频的制作,展示学校附近十字路口的车流量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红绿灯的最佳设置方案。经过讨论,学生可以推出结论:根据十字路口两边车流量不等的情况,可以将车流量多的一边的绿灯的设置时间加长。在对“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一个基本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进行具体教学,这种从生活中挖掘教学素材的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

  (二)创设有趣的问题教学情境

  处于小学学习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就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成长特点,巧妙设置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 发散思维 能力的提升。例如针对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如下教学情境的创设,“小红家的小猫出去玩耍之后迷路了,已知小猫所在地通往小红家有三条道路,我们将这三条路分别设置为A、B、C,你们可以帮助小猫找一条最近的路线吗?”再如,“小明拿着20元出去帮妈妈买菜,妈妈要求小明尽量多买几种菜,并且要求一定要买芹菜和菠菜(教师要将相应的菜品的单价的种类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来供学生选择),请你替小明设计一个购买方案”,通过这问题情境的设置,学生们解决问题的欲望多数会随着他们兴趣的提升而增大。

  (三)立足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应该立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3]。如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灵活的 数学 学习方法 进行问题探究,在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4]。例如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的相关的内容教学中,学生对于多边形面积公式原理产生普遍疑问,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梯形,探究梯形的性质和特征,然后通过指导让学生通过画图等具体的方法进行梯形转化、分解,进而会发现梯形由“矩形+三角形”构成,然后通过矩形面积公式和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梯形面积公式的转化。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的问题探究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完善作用,促进学生对于科学的解题方法的掌握。
  小学数学有效的 复习方法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类整理、梳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复习的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体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便于融合贯通。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三、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对于易混淆的概念,首先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再者是对易混概念的分析,这样能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另外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

  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要正确评估自己,自觉补缺查漏,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 经验 。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卷
提示: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卷

2017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卷   针对低年级的数学复习,家长还是要找一些试卷来对孩子进行检测,这样既可以给孩子查漏补缺,还能让孩子提前熟悉题型。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六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检测试卷,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一、填空(共20分)   1、( )∶( )=40( ) =80%=( )÷40=( )(填小数)   2、( )页是30页的13 ,40米比50米少( )%。   3、312 吨=( )吨( )千克 90分=( )小时。   4、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今天六(1)班学生的缺勤率是( )。   5、0.8:0.2的比值是( ),最简整数比是( )   6、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时间比是( )。   7、王师傅的月工资为3000元。按照国家的新税法规定,超过2500元的部分应缴5%个人所得税。王师傅每月实际工资收入是( )元。   8、小红15 小时行38 千米,她每小时行( )千米,行1千米要用( )小时。   9、用一根长12.56米的绳子围成一个圆,这个圆的直径是( ),面积是( )。   10、请你根据图形对称轴的条数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图形名称。 圆、( )、( )、长方形。   二、判断(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1900年是闰年。 ………………… ………………… …………( )   2、质数只有两个约数。 ………………………………………… ( )   3、周长相等的两个圆,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 )   4、1100 和1%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它们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 )   5、一个数先增大5%,再减少5%,这个数大小不变。…………………( )   三、选择(5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估计下面三个算式的结果,最大的是(  )。   A.774×(1+13 )  B. 774×(1-13 ) C. 774÷(1+13 )   2、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37 米,第二段占全长的37 ,两段相比( )。   A. 第一段长 B. 第二段长 C. 一样长 D. 无法确定   3、林场去年种植了10000棵树苗,年底抽查了其中的1000棵,死亡率是2%。你预计一下,林场种植的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 )。   A. 20% B. 80% C. 2% D. 98%   4、一个饲养场,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鸭多35 ,养的鸡比鸭多多少只?正确的列式是( )   A. 12000×35 B. 1200+12000×35 C. 1200-12000×35 D. 1200÷35   5、要剪一个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的圆形纸片,至少需要面积是(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π取3.14)。   A. 12.56 B. 14 C. 16 D. 20   四、解决问题   1.毛毛参加一次数学竞赛,答对1题得4分,答错1题扣1分,不答不得分也不扣分。他答了20道题目,得了60分。毛毛答对了几道题?   2.某小学组织学生排队去郊游,步行速度为每秒1米,队尾的王老师以每秒2.5米的速度赶到排头,然后立即返回队尾,共用了10秒钟。队伍长多少米?   3.一项工程,甲独做需9小时,乙独做需12小时。如果甲先做1小时,然后乙接替甲做1小时,再由甲接替乙做1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完成任务共用多少小时?   4.加工一批零件,单独做甲、乙两人所用的时间比是3︰5。现两人合作,完工时甲完成了这批零件的37 又66个。这批零件共多少个?   5.一个长方体水池,长15米,宽8米,深1.57米。池底有根内径为2分米的出水管。放水时,水流速度平均每秒2米。放完池中的水需要多少分钟?   6.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地,B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全程的110 ,当货车行到全程的1324 时,客车已行全程的58 。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

六年级数学毕业素质测试试卷
提示:

六年级数学毕业素质测试试卷

   一、书写(2分)   要求:①卷面整洁 ②字迹工整 ③行款整齐   二、填空(1-6小题每题1分,7-13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据科学家测算,冥王星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五十九亿八千零五十万千米,这个数写作( )千米,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千米。   2、15:( )=( )÷20 = 35 =( )% =( )折   3、7.5L=( )dm3 =( )cm3 1.2时=( )时( )分   4、有4个小朋友A、B、C、D,如果A比C轻,但比D重,而D比B重,那么4人中最重的是( )。   5、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t小时行驶( )千米。   6、圆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叫做( )。   7、在313 、-3.3、33%、3.3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相等的两个数是( )和( )。   8、看图在( )内填上适当的字母。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如果用s表示它的侧面积,则字母公式为s =( )   9、要使8x 是真分数,9x 是假分数,那么,x =( )   10、如果a + 1 = b(a、b都是自然数,且不等于0),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1、把0.15:1.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12、学校为艺术节选送节目,要从3个合唱节目中选出2个,2个舞蹈节目中选出1个,一共有( )种选送方案。   13、在下面的三个袋里任摸一个球   ① ② ③   (1)第( )袋里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是25%。   (2)在第①个袋里增加( )个黑球,摸到黑球的可能性是80%。   (3)在第②个袋里增加( )个黑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为 13 。    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在括号里画“×”。)(5分)   1、如果我发现一个长方体有四个面是正方形,那这个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   2、假分数的倒数都比1小。 ( )   3、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8段,每段长 18 米。 ( )   4、m =n×78 ,那么m和n成正比例。 ( )   5、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2cm时,它画成的圆的半径为1cm。 ( )   四、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把一根绳子截成二段,第一段占全长的 12 ,第二段长 45 米,两段绳子相比较( )。   ①第一段长 ②第二段长 ③两段一样长 ④无法确定   2、和奇数K相邻的两个奇数是( )。   ①K-1和K+1 ②K-1和K+3 ③K-2和K+2 ④K-3和K+3   3、小红做了一个圆柱和几个圆锥(如图,单位:cm),在圆柱①中装有13 的水,将圆柱①中的水倒入第( )号圆锥中,正好倒满。   ① ② ③ ④   4、在一个有40个学生的班级里选出一名同学任班长。选举结果如下表,下面( )图表示了这一选举结果。   ① ② ③ ④   5、美丰化工厂去年下半年用水量比上半年节约10%,__________,下半年用水多少吨?列式是:8000×(1-10%),题中应补充的数学信息是( )。   ①上半年用水8000吨 ②下半年用水8000吨 ③全年用水8000吨   6、 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正确答案是( )。   ① 1:40 ②1:4000000 ③1:12000000    五、计算(29分)   1、直接写得数。(5分)   3.02-0.2 = 40×2% = 1- 617 = 9981÷49 ≈   67 ÷3 = 7 : 11 = 198 + 256 = 2× 12 ÷2× 12 =   23 + 2 = 0.23×1000 =   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   3.3×34 +0.75×5.7+75% ( 23 + 12 )×67 - 513   3- 58 ÷2528 - 310 715 - 711 + 815 - 411   3、解方程或比例。(6分)   1.5 x - 0.8×15 =18 4: 35 = 23 : x   4、列式计算。(4分)   (1)12 乘 23 的积减去211 ,差是多少?   (2)甲数的13 刚好等于乙数的30%,已知乙数是60,求甲数。(用方程解)   5、我们学分数乘法时,在长方形中涂色表示出了 23 ×12 ,如:   照样子,在右图中涂色表示出 12 ×34   六、操作与探索(8分)   1、按3:1画出三角形放大后的图形。(2分)   2、下面是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图。(4分)   (1)中国在第( )届亚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量最多。第( )届亚运会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少。(2分)   (2)第14届亚运会中国获金牌数比韩国多( )%。(1分)   (3)根据统计图,请你简单分析两国在历届亚运会上的表现。(1分)   3、计算下图中阴影部分面积。(2分)    七、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30分)   1、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能达到每小时110km,比大象的.2倍还多30km。大象最快能达到每小时多少千米?   2、在2008年抗击雪灾的日子里,交警王叔叔前4天在一线共奋战74小时,后3天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15小时。这一周王叔叔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多少小时?   3、小王收集邮票120张,正好是小张的 38 ,小林与小张收集邮票张数的比是4:5,小林收集邮票多少张?   4、自2008年3月1日起,国家对个人所得税进行了调整。按照规定:每月每个人收入超过2000元的部分,应按照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1)赵明爸爸的本月工资是2450元,他本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赵明妈妈本月缴纳个人所得税是24.5元,赵明妈妈本月工资是多少元?赵明的爸爸与妈妈相比,谁的工资高?   5、一个正方体容器,从里面量棱长10cm,里面装的水深5.5 cm ,如果把一个底面半径为2cm,高为5 cm 的圆形铁件浸没水中,水面将上升多少厘米?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提示: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1、已知小圆的半径是2cm,大圆的直径是6cm,小圆和小圆的周长之比为( ),面积的比是( )。   2、12的因数有( )个,选4个组成一个比例是( )。   3、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0,把它改成线段比例尺是( ),已知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4千米,在这幅地图上应画( )厘米。   4、3时整,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 )°,6时整,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 )°。   5、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4和7,那么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是( )。   6、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8cm的圆,圆规两脚尖的距离是( )cm,这个圆的位置由( )决定。   7、一个数,如果用2、3、5去除,正好都能被整除,这个数最小是( ),如果这个数是两位数,它最大是( )。   8、如果一个长方体,如果它的高增加2cm就成一个正方体,而且表面积增加24cm2,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   9、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是2.80,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0、打一份稿件,甲单独做需要10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2小时,那么甲、乙的工效之比是( ),时间比是( )。   1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cm,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cm2,体积是( )cm3。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两根1米长的木料,第一根用 米,第二根用去 ,剩下的木料同样长。( )   2、去掉小数0.50末尾的0后,小数的大小不变,计数单位也不变。( )   3、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 )   4、因为3a=5b(a、b不为0),所以a:b=5:3。( )   5、如果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高分别相等,那么圆锥与圆柱的底面积的比是3:1。( )   6、10吨煤,用去了一半,还剩50%吨煤。( )   7、一组数据中可能没有中位数,但一定有平均数和众数。( )   8、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   9、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比这个数小。( )   10、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长6cm,宽3cm的长方形内,剪一个最大的半圆,那么半圆的周长是( )cm。   A 9.42 B 12.42 C 15.42   2、有一堆水泥,运走 ,还剩 吨,这堆水泥共有( )吨。   A B 1 C 4   3、下面各组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 、 3 cm 和 3cm B 1cm 、2cm 和 3cm C 6cm 、8cm和 9cm   4、把4根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再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 )不变。   A 周长 B 面积 C 周长和面积   5、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将得不到( )。   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梯形 D 平行四边形   四、计算题(共 25 分)   1、直接写得数。(5分)   9.6÷0.6= 0.5÷0.02= + = 3.14×22= - =   4-4÷6= 3÷10%= 0.125×8= ÷ = 13.5÷9=   2、脱式计算。(共12分)   3.25÷2.5÷4 5 ×0.5÷5 ×0.5 (0.8+ )×12.5   86.27-(28.9+16.27) 2 - - 1.6×[1÷(2.1-2.09)]   3、解方程(共8分)   4(2x-8)=24.4 x- x=1 :x= : 5x-4.5×2=   五、操作(共10分)   1、经过点P分别画OA的平行线和OB的垂线. 2、这是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请在   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并计算   正方形的面积占圆的百分之几?   六、解决问题(共25分)   1、一个绿化队修理草坪,用去了900元钱,比原来节省了300元钱,求节省了百分之几?   2、信誉超市运来480千克水果,其中苹果占 ,3天卖出苹果总数的 ,求平均每天卖出苹果多少千克?   3、一箱圆柱形的饮料,每排摆4个,共6排,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的底面直径是6.5cm,高是12cm。这个纸箱的体积至少是多少立方分米?   4、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长5cm,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5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5、现在把一堆小麦堆成圆锥形,已知它的底的周长是12.56m,高是1.2m。已知每立方米小麦重750千克,求这堆小麦共重多少千克?   答案   一、填空   1、 2:3 4:9   2、 6   3、 略 6   4、 90 180   5、 28   6、 4 圆心   7、 30 90   8、 30   9、 2.804 2.795   10、 6:5 5:6   11、 24 8   二、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   1、C   2、C   3、B   4、A   5、C   四、计算   1、 16 25 12.56 30 1 1.5   2、 0.325 0.25 41.1 160   3、 7.05 1.9   五、画图 略   六、解决问题   1、25%   2、 50   3、 12.168   4、 4   5、 3768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提示: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1、已知小圆的半径是2cm,大圆的直径是6cm,小圆和小圆的周长之比为( ),面积的比是( )。   2、12的因数有( )个,选4个组成一个比例是( )。   3、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0,把它改成线段比例尺是( ),已知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4千米,在这幅地图上应画( )厘米。   4、3时整,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 )°,6时整,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 )°。   5、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4和7,那么这个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是( )。   6、用圆规画一个直径是8cm的圆,圆规两脚尖的距离是( )cm,这个圆的位置由( )决定。   7、一个数,如果用2、3、5去除,正好都能被整除,这个数最小是( ),如果这个数是两位数,它最大是( )。   8、如果一个长方体,如果它的高增加2cm就成一个正方体,而且表面积增加24cm2,原来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   9、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取近似值是2.80,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10、打一份稿件,甲单独做需要10小时,乙单独做需要12小时,那么甲、乙的工效之比是( ),时间比是( )。   1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cm,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 )cm2,体积是( )cm3。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两根1米长的木料,第一根用 米,第二根用去 ,剩下的木料同样长。( )   2、去掉小数0.50末尾的0后,小数的大小不变,计数单位也不变。( )   3、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 )   4、因为3a=5b(a、b不为0),所以a:b=5:3。( )   5、如果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和高分别相等,那么圆锥与圆柱的底面积的比是3:1。( )   6、10吨煤,用去了一半,还剩50%吨煤。( )   7、一组数据中可能没有中位数,但一定有平均数和众数。( )   8、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   9、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比这个数小。( )   10、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长6cm,宽3cm的长方形内,剪一个最大的半圆,那么半圆的周长是( )cm。   a 9.42 b 12.42 c 15.42   2、有一堆水泥,运走 ,还剩 吨,这堆水泥共有( )吨。   a b 1 c 4   3、下面各组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 3cm 、 3 cm 和 3cm b 1cm 、2cm 和 3cm c 6cm 、8cm和 9cm   4、把4根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再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 )不变。   a 周长 b 面积 c 周长和面积   5、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将得不到( )。   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梯形 d 平行四边形   四、计算题(共 25 分)   1、直接写得数。(5分)   9.6÷0.6= 0.5÷0.02= + = 3.14×22= - =   4-4÷6= 3÷10%= 0.125×8= ÷ = 13.5÷9=   2、脱式计算。(共12分)   3.25÷2.5÷4 5 ×0.5÷5 ×0.5 (0.8+ )×12.5   86.27-(28.9+16.27) 2 - - 1.6×[1÷(2.1-2.09)]   三、解方程(共8分)   4(2x-8)=24.4 x- x=1 :x= : 5x-4.5×2=   五、操作(共10分)   1、经过点p分别画oa的平行线和ob的垂线. 2、这是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请在   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并计算   正方形的面积占圆的百分之几?   六、解决问题(共25分)   1、一个绿化队修理草坪,用去了900元钱,比原来节省了300元钱,求节省了百分之几?   2、信誉超市运来480千克水果,其中苹果占 ,3天卖出苹果总数的 ,求平均每天卖出苹果多少千克?   3、一箱圆柱形的饮料,每排摆4个,共6排,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的底面直径是6.5cm,高是12cm。这个纸箱的体积至少是多少立方分米?   4、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长5cm,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5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5、现在把一堆小麦堆成圆锥形,已知它的底的.周长是12.56m,高是1.2m。已知每立方米小麦重750千克,求这堆小麦共重多少千克?   一、填空   1、 2:3 4:9   2、 6   3、 略 6   4、 90 180   5、 28   6、 4 圆心   7、 30 90   8、 30   9、 2.804 2.795   10、 6:5 5:6   11、 24 8   二、判断   1、√   2、w   3、√   4、√   5、√   6、w   7、w   8、w   9、w   10、w   三、选择   1、c   2、c   3、b   4、a   5、c   四、计算   1、 16 25 12.56 30 1 1.5   2、 0.325 0.25 41.1 160   3、 7.05 1.9   五、画图 略   六、解决问题   1、25%   2、 50   3、 12.168   4、 4   5、 3768   拓展内容: 六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   1.圆的概念: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   2.圆的组成:圆心:圆任意两条对称轴的交点为圆心。注:圆心一般符号O表示。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圆的直径和半径都有无数条。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d=2r或r=d/2。   注:圆的半径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3.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   4.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一个固定的数,把它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用字母π表示。计算时,通常取它的近似值,π≈3.14。   5.圆的面积公式: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用字母S表示。   6.周长计算公式   (1)已知直径:C=πd=2πr   (2)半圆的周长:1/2周长+直径   7.面积计算公式:   (1)已知半径:S=πr2   (2)已知直径:S=π(d/2)2   (3)已知周长:S=π[c÷(2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