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购物站 > 新零售 > 正文
温莎古堡的历史沿革
温莎古堡的历史沿革
提示:

温莎古堡的历史沿革

征服者威廉一世为防止英国人民的反抗,在伦敦周围郊区,建造了9座相隔32公里左右的大型城堡,组成了一道可以互相支援的碉堡防线。温莎古堡是9座城堡中最大的一座,坐落在泰晤士河边一个山头上,建于1070年,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1110年,英王亨利一世在这里举行朝觐仪式,从此,温莎古堡正式成为宫廷的活动场所。它具有900多年历史,城堡的部分建筑在1992年11月20日的一场大火中被烧毁,共有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100间房屋遭到严重毁坏。所幸的是,由于当时城堡在维修之中,大部分珍贵的艺术品和家具已被搬走,而未毁于火灾。经过历代君王的不断扩建,到19世纪上半叶,温莎古堡已成为拥有众多精美建筑的庞大的古堡建筑群。温莎古堡占地 7 公顷,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尚有人居住的古堡式建筑。所有建筑都用石头砌成,共有近千个房间,四周是绿色的草坪和茂密的森林。古堡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面的“上区”为王室私宅,包括国王和女王的餐厅、画室、舞厅、觐见厅、客厅、滑铁卢厅、圣乔治堂等。这里以收藏皇家名画和珍宝著称。滑铁卢厅是为庆贺滑铁卢战役胜利而建的,在宽敞高大的长方形大厅内,墙壁上挂满在滑铁卢战役中立下战功的英国战将的肖像,屋顶上悬挂着巨大的花形水银吊灯。西面的“下区”,是指从泰晤士河登岸进入温莎堡的入口处,这里有座著名的教堂。圣乔治教堂在西区中部,始建于1475年,是一座当时盛行的哥特式垂直建筑,其建筑艺术成就在英国仅次于伦敦市区的威斯敏斯特教堂。英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自18世纪以来,英国历代君主死后都埋葬在这里。此外,还有许多王后、王子和其他王室成员的陵墓。教堂内厅是举行宗教仪式和举行嘉德骑士勋章(the Order of the Garter,其标记为蓝色天鹅绒袜带勋章)获得者每年朝觐国王的庆典的场所。嘉德骑士勋章是英国的最高荣衔。每一位嘉德骑士在厅内都有固定的席位,席位后面的墙壁上悬挂着每位骑士的盔甲、佩剑和旗帜。艾伯特教堂在西区东部,原作为亨利七世的墓地而建,后由维多利亚女王改为安放其丈夫艾伯特遗体的教堂。教堂内有艾伯特亲王纪念塔。威廉一世他在的旧温莎地区占领了一个庄园(可能是撒克逊人的王室官邸)。从1070年至1086年间,威廉一世从克鲁沃庄园租借到温莎城堡的所在地,在这里建造了第一座Motte-and-bailey城堡。这个山丘高50英尺,是由从附近的渠道(后来变成护城河)中挖掘出的白垩所组成的。当时防卫城堡是木质的栅栏,而不是看到的厚重石墙。并不清楚威廉一世是如何设计城堡的结构,而且也没有任何早期的建筑被保存下来,不过知道它纯粹是一个军事基地。在威廉一世之后,温莎城堡被继续使用,而且也被多次扩建或改建。威廉一世的后继者威廉二世也将城堡扩大与翻新,不过威廉二世的弟弟亨利一世才是第一位居住在温莎城堡的国王。亨利一世因为统治权力仍不稳固,而且因为他担心自己的安危,所以把温莎城堡当成官邸,并且于1110年在城堡庆祝五旬节[2] 。而他与布拉班特公国(Brabant)阿德里西亚(Adeliza)的婚礼(亨利一世的第二次婚礼)于1121年也在温莎城堡举行。温莎保存下来中最早的建筑可以追溯到亨利二世(于1154年登基)时期,他建造石墙来取代围绕在城堡四周的木造栅栏。改变更多的地方是:可以从东边的阳台上看到这些石墙。亨利二世也在温莎城堡中央的不规则山丘上建造了第一个石造碉堡。后来因为英国男爵不满当时的英国王子约翰,而起兵造反,所以温莎城堡在1189年时被叛军所包围。国王的威尔士军队(人数只比私人佣兵稍微多一些)逃走,而约翰王子则避走法国。后来在1215年时,已经继位的约翰王在兰尼米德这个靠近城堡的地方被迫签署大宪章。城堡于1216年再度被叛军包围,但是尽管这次叛军对城堡下区的建筑造成严重的破坏,英王的军队仍然抵抗到底。这次内战所造成城堡的损毁立刻被约翰的继承人亨利三世在1216年所修复,他建筑西墙(大部分都保存到)进一步来加强温莎城堡的防卫能力。晚钟塔也是城堡中最古老的部分之一,它建于1227年。晚钟塔的内侧包括了原始的监狱与突危通道(被包围时的秘密出口)的遗迹。晚钟塔的上层包括了在1478年安放的钟与1689年时的城堡时钟,但是晚钟塔的法国式圆锥状屋顶是19世纪时才添加上去的。亨利三世于1272年去世之后,直到爱德华三世(1327年-1377年在位)统治时才在温莎城堡进行了更进一步的建设。爱德华三世于1312年11月12日在城堡出生,因此常被称为“温莎的爱德华”。从1350年开始,他开始了一个为期24年的重建计划,决定拆除当时的城堡、晚钟塔与其他小型的外围工事。爱德华三世将重建城堡的全部经费与设计委托给威克姆(William of Wykeham)来负责。亨利二世时建造的碉堡被现存的碉堡所取代,虽然直到19世纪时碉堡才被加高到高度。防御工事也进一步扩张,圣乔治教堂实质上是扩大了,但是建造新教堂的计划并没有进行,很有可能是因为在黑死病大流行之后,缺乏人力与资源的缘故。诺曼门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这座巨大而壮观的门位于圆塔的下方,是城堡的上区(皇室住所坐落在此)之前最后的防卫堡垒。爱德华三世在1348年制定了嘉德勋章,直到,每年的仪式仍然在圣乔治教堂举行。在1353年至1343年之间,他在教堂的入口处建造了一个存放贵重物品的房间。但在1390年理查二世统治时,圣乔治教堂被发现处于倒塌的边缘,于是进行了重建工作。执行工程的其中之一是理查二世的心腹杰弗里·乔叟(他担任外交官,专门替国王工作)。他与理查二世的关系持续到国王统治结束为止。在乔叟去世前的十年之间,理查二世曾经赠与他几个礼物与年金,其中包括在1394年得到20英镑的年金与在1397年每年252加仑的葡萄酒。乔叟后来在1400年的10月25日去世。不过不管乔叟作为建造者或测量员的技术如何,在他修复不到50年后圣乔治教堂又再度倾圮。爱德华四世(于1461年-1483年在位,为约克王朝的第一位国王)开始了圣乔治教堂的建设。不过事实上在1475年圣乔治教堂开始建设的时候,与其说是教堂,不如说是小型的座堂与皇室的陵墓。圣乔治教堂是属于哥德式建筑的形式。在亨利七世统治的期间,为了建造通往圣母堂的道路,而破坏原先的圣乔治教堂的一部分,不过后来亨利七世放弃了圣母堂。圣乔治教堂也被认为是温莎城堡内真正富丽堂皇最早的建筑之一。圣乔治教堂的建造是温莎城堡建筑风格的转折点。因为在玫瑰战争后,政治氛围更为稳定,这意味着未来城堡的建筑更重视建筑的舒适与风格而不是防御性的功能。因此温莎城堡由皇室的堡垒转变成皇室的住所,其中一个范例是马蹄回廊。它从1480年在靠近圣乔治教堂的位置开始建设,作为神职人员的住所。这栋环状砖造的建筑呈现马蹄的形状,因为马蹄据说是爱德华四世的象征之一。1871年进行了大量的重建工作,所以原本的遗迹只有一部分被保留下来。爱德华三世开始将温莎城堡从要塞转变成舒适的居所。与其他的皇室住所例如白厅(Palace of Whitehall)或无双宫(Nonsuch Palace)相比,温莎城堡仍然是非常单调乏味的行政官邸[3]。 亨利八世(1509年-1547年在位)大约在1510年重建了主要的城堡通道,将它设置在可以进一步的入侵城堡,加入上坡的战斗的位置,而入口在攻击时应该会降下。拱上的纹章与刻在吊闸上的石榴标志,是亨利八世第一任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的象征。亨利八世的继承人-年轻的爱德华六世(1547年-1553年在位)居住在温莎城堡时,曾经写下这些感想:“我认为我是一个囚犯,在这里没有长廊也没有花园可以漫步其中”。爱德华六世的姊姊伊丽莎白一世(1558年-1603年在位)有相当多的时间是在温莎城堡度过的,她认为温莎城堡是国土中最安全的地方,而且危急时可以撤退到这里,就像伊丽莎白一世描述的一样:“如果有需要的话,温莎城堡可以承受围攻”,她的叙述表示城堡仍然是非常类似要塞的。伊丽莎白一世对于城堡转变的贡献是建造北阳台成为一个运动的场所,在上方她则建造了一个覆盖屋顶的长廊,这是一个非常早期的温室。这栋建筑大体上被保存下来,仍然保留了一个巨大的都铎王朝时期的壁炉,皇家图书馆位于其中。内战时期伊莉莎白一世之後的英王是詹姆士一世与查理一世,他们并没有对城堡进行重大的修改。然而因为查理一世在英国内战期间被罢免,所以温莎城堡成为奥利弗·克伦威尔的新模范军队(New Model Army)总部。因为奸诈的国会成员约翰·维恩(John Venn)叛变,所以城堡在内战初期就落入克伦威尔的圆颅党之手。鲁普特亲王(Prince Rupert of Rhine)在被占领几天之後就抵达当地,试图去夺回温莎城堡与城镇。不过尽管他对城镇展开剧烈的攻击,最终还是无法夺回温莎城堡。约翰·维恩担任了城堡的总督直到1645年为止。在圆颅党统治之下,温莎城堡遭到毁损,不过作为一个被期待的君主政体的象徵,在意义上受到的损害比实质上更大。然而因为驻军没有得到充份的报酬,所以被允许掠夺城堡里的财宝。在英格兰联邦的时代,温莎城堡仍然是一个军事总部,也是重要的保王党人的监狱。在查理一世於1649年被处死前的短暂时间中,曾经被监禁在温莎城堡中,以的说法而言,他的处境使用软禁这个词是比较适合的。在查理一世被处死之後,直到1660年王朝复辟为止,英国都是由克伦威尔所统治。在查理一世去世的那一天刮著暴风雪的夜晚,他的遗体被偷偷的运回城堡,後来被埋在圣乔治教堂的唱诗班的地下墓地,位於亨利八世与妻子珍·西摩的灵柩旁。伊丽莎白一世时期查理二世重新整顿与修复了内战时期被破坏的城堡。同样在这个时候,法国开始建造了凡尔赛宫,而查理二世也设计了一条道路,也就是的长径。长径从温莎城堡往南方延伸了3公里长,宽为240英呎。这些由国王栽种的榆树被栗与筱悬木所取代了。长径并不是唯一受到凡尔赛宫刺激而建造的部分,查理二世委托了建筑师休·梅(Hugh May)重建了皇室套房与圣乔治大厅。休以类似立方的星形建筑来取代位在北阳台上的金雀花王朝套房。这些新的套房内部天花板的装饰是由贝利奥(Antonio Verrio)设计,使用吉本斯(Grinling Gibbons)雕刻品来装饰。而国王也要求用绣帷与绘画来装饰房间。这些艺术作品变成了皇家收藏的核心。3间被保留下来的房间比较没有改变,分别是王后会议厅(Queen's Presence Chamber)与王后谒见厅(Queen's Audience Chamber)与国王餐厅,其中王后会议厅与王后谒见厅是由查理二世的妻子凯瑟琳(Catherine of Braganza)所设计的。这些房间仍然保留了贝利奥设计的天花板与吉本斯所制造的镶板。原本总共有20间房间拥有这种风格。一些吉本斯的雕刻在多次因为复辟与王权更迭所作的改变之间被保存了下来,在19世纪时这些雕塑品被融入嘉德王的房间(Garter ThroneRoom)与滑铁庐厅(Waterloo Chamber)崭新的设计主题中。在查理二世于1685年去世之后,温莎城堡渐渐处于被忽略的状态。不必多说,城堡与花园仍然是有人居住的传统皇家官邸,不过国王更喜欢居住在别的地方。在威廉三世与玛丽二世统治期间(1689年-1702年),汉普敦宫(Hampton Court Palace)进行了扩建并且变成巨大的现代化官邸。在安妮女王统治的晚期,她喜欢居住在靠近城墙的小房子中。直到1804年,乔治三世因为拥有13个子女,所以需要一间比其他地方还要大的住所时,温莎城堡才再度完全有人居住。由查理二世所建筑的那些更为经典的建筑在这时候变得非常受欢迎。英国建筑师依理高·琼斯(InigoJones)在查理一世时期将帕拉第奥式建筑风格介绍到英国来,但是乔治三世认为这不适合温莎城堡,于是将查理二世时期的窗户重新设计成带有哥德式的风格,于是城堡再度变成了中古时代的风格。在这段时期,温莎城堡又成为皇家的监禁场所。在1811年,乔治三世由于精神方面的疾病,也基于安全的考量,于是他被幽禁在城堡之中。在生命中最后的9年当中,乔治三世很少离开温莎城堡的房间。在1820年-1830年之间(乔治四世的统治期间),温莎城堡经历了历史上最大的转变。乔治四世统治期间以卡尔顿官邸(Carlton House)与皇家穹顶宫的奢华而闻名,然后他说服了英国国会支持£300,000重建温莎城堡。建筑师杰弗里·亚特维尔(Jeffry Wyatville)于1824年开始了城堡的重建工程。这次重建工程花费了12年才完成,包括改建了下区、私人套房(Private Apartments)、圆塔与南翼(SouthWing)。而南翼的改建使得人们可以从长径看见城堡展现接近对称的立面。亚特维尔是第一位将城堡视为单一建筑的建筑师,而不是许多不同时代与不同风格的建筑集合。作为一位建筑师,他偏好雄伟的对称,然而城堡在几个世纪中是逐步建立起来的,所以完全没有对称。亚特维尔于是在温莎城堡上区的建筑物加入了对称的风格,他加高了圆塔的高度、以哥德式风格来修饰城堡上区的墙垛,来符合包括城堡下区的圣乔治教堂在内的中古时代建筑。圆塔一直是低矮的,而且因为上区的建筑高度而更加突出。亚特维尔于是在圆塔上方加上中空的石造塔顶来解决这个问题,基本上是虚拟的楼层。大约33米高的塔顶让整个温莎城堡从几公里之外展现引人注目的轮廓。城堡内部大部分的美化处理与外部相同,许多查理二世时期的国家套房在乔治三世时被重新设计成歌特风格,最引人注目的是圣乔治大厅长度延伸为原来的两倍。亚特维尔也在庭院加上屋顶,创造滑铁卢厅。这个大厅上方的高侧窗是为了庆祝滑铁卢战役的胜利而设计的,并且悬挂着讨伐拿破仑·波拿巴时同盟国的君主及指挥官的肖像。大厅中央巨大的餐桌可以容纳150人。乔治四世于1830年去世时,工程仍然尚未完成,不过差不多在亚特维尔于1840年逝世时完成。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女皇与亚伯特亲王(Prince Albert)始终将温莎城堡当成他们的皇家官邸,许多他们所做的改变是围绕在花园而不是在建筑物上。事实上,英国国会在1948年通过了“温莎城堡与城镇连接法案”(WindsorCastle and Town Approaches Act),准许封闭及改变一些古老的道路,它们原先是经由花园从温莎通往Datchet与古温莎的。这个改变使得皇室成员可以将一大片的花园围成不会有开放的道路通过的私人“家庭花园”。维多利亚女皇在亚伯特亲王于1861年去世之后,将温莎城堡当成退隐的住所,但她心里还是更喜欢怀特岛上的奥斯本宫(Osberne House)。亚伯特亲王被葬在弗罗格莫尔的陵墓中,位于家庭花园中。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在奥斯本宫去世后,安葬在他的身边。从亚伯特亲王去世后到维多莉亚女皇在1901年去世的这段期间,温莎城堡基本上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住所,她也很少前往白金汉宫。亚伯特亲王的房间始终保持着他过世时的样子,虽然忧郁的空气沉淀在19世纪的城堡之中,但是没有阻止城堡的更新与重建。安东尼·沙尔文(Anthony Salvin)在1866年于国家外交大厅设计了大楼梯,这座石造的歌德风格楼梯使大厅的高度增加到两倍,可以被一座拱形的灯笼塔所照亮。大厅是用武器与盔甲来装饰,其中也包括一套亨利八世穿过、于1540年制造的盔甲。楼梯顶端的两侧是穿着盔甲的骑士骑马的塑像,这种装饰风格也延伸到皇后警卫厅(Queen's Guard Chamber)及大前厅(Grand Vestibule)。沙尔文也在这时候在晚钟塔的顶端加上类似城堡的圆锥形屋顶。爱德华七世时期温莎城堡仍然是长期闲置着,因为爱德华七世更喜欢其他地方作为住所。他喜欢参观雅仕谷赛马场(Ascot Racecourse)与复活节庆典。爱德华七世所作的改变之一是在城堡设置高尔夫球场。继任爱德华七世的是乔治五世,他从1910年统治英国直到1936年逝世为止。乔治五世也比较喜欢他的乡村住所,而他的妻子玛丽皇后(Mary of Teck)则是一位出色的艺术鉴赏家。玛丽皇后不仅找回与买回那些流散在外,原本属于城堡内的家具,而且购买了许多新的来妆点房间。她也重新布置城堡的风格,而且在主要楼层的国家房间布置巴洛克风格的家具来接待重要的贵宾。更舒适且拥有现代化浴室的上层卧房,提供了下方的国家房间娱乐与集会的功能。国家卧房仍然被保存着,不过更为类似历史古迹。它直到1909年才当成卧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王室的成员觉得需要将王朝的名称从德国的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改变到别的名称,后来他们使用这座城堡的名称,所以转变成温莎王朝。玛丽皇后喜欢各种模型,所以她在贵族的公寓上建造了一间巨大的玩偶屋(Queen Mary's Dolls' House),是由埃德温·鲁琴斯所设计的。室内的家具与画像也是由他于1930年代所设计的,这间玩偶屋吸引许多游客的注意。乔治六世在爱德华八世于1936年退位之后登基为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预计在1936年的12月11日于温莎城堡发表对于大英帝国的退位演说,但是他宁可在这段短暂的统治时期中住在位于大温莎花园的Fort Belvedere中。乔治六世与妻子伊丽莎白王妃则喜欢住在Royal Lodge这个原本的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爆发后,温莎城堡重新扮演了皇家堡垒的角色,而乔治六世与妻子、伊丽莎白公主(也就是现任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及玛格丽特公主(Princess Margaret)在城堡内安全的生活着。在这段时期乔治六世与妻子每天驾车前往伦敦,晚上才返回温莎休息,虽然在当时这是个未泄漏的秘密,而且为了宣传与激励士气,乔治六世被报道仍然全天居住在白金汉宫中。随着战争于1945年结束,皇室家族才离开温莎城堡,返回Royal Lodge。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她登基成为英国女王(1952年)后,决定将温莎城堡作为她主要的休养所。城堡内的私人套房自从玛莉皇后时代以来就没有人居住,所以必须整修与进一步的现代化。伊丽莎白二世、菲利普亲王与他们的两个小孩于是搬进官邸。直到今天,仍然继续进行着这些城堡的布置。1992年10月20日一场火灾从皇后的私人礼拜堂蔓延开来,最后火灾持续了15小时,烧毁了9间主要的国家外交大厅。温莎城堡15%的面积,约9,000平方米被烧毁。重建花费5年完成,70%的资金来自于决定在第一时间对外开放白金汉宫国家大厅,全部成本为£3,700万。这次重建并没有让纳税人负担额外的成本。重建是相当成功而且依照原本的方案与装饰,与发生火灾前的差异是很难察觉的。虽然一些房间完全被火焚毁,而重新以现代风格来设计,这次设计是非常有机与哥德式风格的,被称为“唐恩式歌德”,因为设计师吉尔·唐恩(Giles Downes)而得名,他也是吉普森(Sidel Gibson)的合伙人。这些新的房间包括了新的私人礼拜堂、新的灯笼大厅与圣乔治教堂的新天花板。圣乔治教堂的新天花板是由绿橡树所组成的,一种使用在中古时代的技术。然而对视觉来说比较不明显的是:重建导致重要的更新,特别在公开房间与服务区的部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最近几年将温莎城堡当作皇室的官邸与周末时的住所。城堡也常被用来举行国家宴会与官方的接待活动,就像白金汉宫一样。在1992年温莎城堡发生大火期间,安德鲁王子(Prince Andrew)接受电视访问时表示,皇室家族将温莎城堡视为家一样的地方。城堡在伊丽莎白二世统治期间作了许多建设,不仅重建与保护城堡的结构,而且也让城堡成为英国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这主要是因为与城堡规范相配合,将城堡当成一座运作中的皇家官邸。温莎城堡的土地在1994年发现了石油,伊丽莎白二世同意插入探勘井去测定石油的含量,后来专家估计石油的价值超过美金10亿。所有的利益是由国家与石油公司来分享。 1997年11月17日,被大火严重烧毁的英国温莎城堡正式修复完毕,工程共耗资3650万英镑。BBC曾经在1999年6月报道一则消息:查尔斯王子正在考虑当他登基时,将皇室官邸迁移到温莎城堡,来取代白金汉宫。这则报道推断查尔斯王子试图从白金汉宫的传统皇室中得到更多的独立性。直到为止,皇室并未对这则消息做出任何评论,但是查尔斯王子与皇室家庭的其他成员据说都喜欢温莎城堡。在2006年9月30号,因为城堡的平等机会政策与一位职员的要求,女王于是准许城堡的一间办公室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充当穆斯林的祈祷室。 在温莎古堡中央的高岗上,耸立着一座12世纪建造的圆塔,是古代的炮垒,城垣上还设有古炮。后经乔治四世在其上增建了巍峨的冠顶部分,使之成为古堡内的最高建筑。登上塔顶,可观温莎镇全景。古堡内还有一个大圆桌,传说5世纪时亚瑟王与他的12个圆桌骑士曾在这里环坐开会。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曾应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邀请来到古堡,并写出了《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一剧。温莎古堡的东北两面环绕着霍姆公园,南面是温莎大公园,里面还有森林、草地、河流和湖泊。平时,温莎古堡全部对外开放。每当女王来到的时候,除了山顶上最大的那座宫殿留给她,其余的地方仍然允许参观。考古学家在这4天中有前所未有的机会去探查3栋皇室官邸的地质与历史,包括温莎城堡、白金汉宫与荷里路德宫。

了解新中国(宜春)建立历程资料
提示:

了解新中国(宜春)建立历程资料

  【宜春简介】
  宜春,古称袁州,赣西中心城市之一,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东经113度54分至116度27分、北纬27度33分至29度06分之间。北毗九江市与湖南省浏阳市,东接南昌、抚州市,南连新余、吉安市,西邻萍乡市。全市东西长约222.75千米,南北宽约174千米,总面积18669平方千米。2004年底,总人口530.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8.9万人。
  自汉代开始建县,迄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宜春市现辖袁州区及靖安、奉新、上高、宜丰、铜鼓、万载六县,代管樟树、丰城、高安三市 。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之称。
  宜春全境地形由北向南、由西向东倾斜。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25.49%,丘陵面积占39.05%,山地面积35.48%。靖安县九老岭海拔1794.3米,为全市最高点。全年平均气温17.3℃,1月平均气温5℃,7月平均气温28.8℃。年平均降雨量1720毫米。
  自然资源丰富。宜春是建设中的江西省第一个生态城市,袁水两岸有大面积的绿化带。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2.78%,毛竹资源极其丰富,是江西重点林区和全国重点毛竹产区。已探明水力资源60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有38万千瓦。已探明的矿产有41 种,其中钽铌被誉为江西“五朵金花”之一,宜春钽铌矿是我国最大钽铌锂原料生产 基地;锂矿可开采量占全国89.3%,硅灰石储量约占全国1/4,原煤、岩盐、石灰石储量列江西第一。宜春体育中心
  宜春古称“农业上郡”,目前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茶、优质苎麻生产基地,以占全省11%的耕地、12%的人口,生产了全省1/6左右的粮、棉、油、猪和水产,在江西省的地位举足轻重。宜春市工业经济长足发展,形成了医药、食品、建材、机电、能源五大支柱及化工、采矿等产业组成的工业体系。宜春市交通便利,境内京九铁路纵贯南北,浙赣复线横卧东西;形成以320、105国道和赣粤、沪瑞、武吉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络;袁河、锦河直入赣江,水路航程千余公里。宜春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正按照72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发展规划,拉开建设赣西经济中心城市的框架。
  [编辑本段]【地域文化】
  宜春文化积淀厚重。历来为“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宜春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韩愈在宜春担任刺史时,曾写下“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赞美宜春。历史名人唐代诗人刘慎虚、郑谷,宋代史学家刘恕,元代学者杜本、诗人揭奚斯、范德机,明代史学家陈邦瞻、科学家宋应星、抗倭名将邓子龙,清代名臣辛从益、杨锡绂以及清官况钟。近现代名人有共产党革命领导人熊雄、民主斗士杨杏佛、戏剧家熊佛西、物理学家吴有训,以及夏征农等。
  宜春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佛教“禅林清规”的发祥地。诸多禅宗祖庭集中于宜春这方神奇的土地,无数法门龙象开堂说法于宜春的群山峻岭之间,如袁州区仰山栖隐禅寺、宜丰洞山普利禅寺、黄檗山禅寺、靖安宝峰禅寺、奉新百丈禅寺、等等,可谓云蒸霞蔚,异彩纷呈。禅宗五家中,宜丰就有两家:临济宗萌芽于宜丰县黄檗山,曹洞宗扬穗于宜丰洞山。沩仰宗结果于袁州仰山。马祖道一、洞山良价、黄檗希运、百丈怀海、仰山慧寂等高僧大德荟萃宜春,使得宜春的禅宗文化丰富多彩。诸多口语、成语和词句,多次历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都因禅的因缘形成或联系于宜春。当前近至日韩,远至欧美,绝大多数禅法都可以直接或间接溯源到宜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大师现仍是宜春靖安宝峰寺方丈。
  宜春市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蒸蒸日上。“两基”教育率先达标,正在向高标准、高质量“普九”迈进;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全省领先;高等教育早已步入“大众化”行列。宜春学院是江西省第二所综合性本科大学,宜春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经省政府批准已正式招生。宜春体育中心是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宜春水上运动场被确定为全国水上运动训练基地。新世纪中国第一次农民体育盛会——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开幕式已于2004年10月18日晚在江西宜春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农运会开幕。10月24日,农运会闭幕。 以奥运、亚运、全运冠军宜春人杨文军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本土运动员在国际国内赛事上屡创佳绩。文化事业争奇斗艳,高安采茶戏、上高农民摄影、袁州版画、靖安农民诗词、宜丰根雕、铜鼓漫画、奉新农民画、万载傩舞和丰城书法,共同构成了宜春地域文化特色。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遣大将陈婴平定江南(旧说平江南者为灌婴,据宋人赵与时考证,平江南者为堂邑侯陈婴,非颍阴侯灌婴)。汉高祖六年(前201),令天下郡邑皆筑城。于是两座新城出现于今宜春市境在。一为宜春,一为建成。宜春之名源于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建成之名,以其"创建城邑"故名(成、城二字古代通用)。初设时的宜春县管辖今袁河流域城区,包括今袁州区、新余市、萍乡市一部和樟树市一部。晋大康元年(280),晋武帝司马炎灭吴,以宜春之名与宣穆皇太后张春华(司马炎祖母,司马懿之妻)同名,为避讳,改宜春为宜阳(宜春市区的宜阳大道、宜阳大桥就是这样得名而来的)。隋开皇十八年(598)复名宜春。初设时的建成县管辖今锦江流域地区,包括今高安市、上高县、宜丰县、万载县及樟树市一部。唐武德五年(622),因建成县名与太子李建成同名,为避讳,改名高安。高安以其"地形似高而安"而名。西汉元光六年(前129),汉武帝封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刘成为宜春侯,元朔二年(前127),又封刘成兄弟刘拾为建成侯。刘成于宜春城中筑宜春台,刘拾亦在建成城东南二里筑金沙台,均为一方名胜。今金沙台已废,宜春台尚存。元鼎二年(前115),刘拾免,建成侯国除。元鼎五年(前112),刘成免,宜春侯国除。
  今宜春市境域,汉代属豫章郡(治所在今南昌)。三国孙吴宝鼎二年(267),设立安成郡(治所在今安福)、袁河流域地区归安成管辖。隋王朝统一天下,废安成郡。开皇十八年(598)设袁州,治所设于宜春县。袁州以袁山而名,而袁山又以隐居于此的高士袁京而名。初设时,袁州辖宜春、萍乡、新喻三县。宋开宝八年(975),万载县由筠州划入。淳化三年(992),划新喻入临江军。此后九百余年,袁州一直管宜春、萍乡、万载、分宜四县。宜春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州府级行政机构是袁州,其次为靖州,再次为临江军。靖州设于唐武德五年(622),治所在今高安。未几,以米岭产米改名"米州",继而又以羊山产竹而改名"筠州",武德八年(625)废。南唐保大十年(952)复置筠州。宋宝庆元年(1225),理宗赵昀登基,因州名与皇帝之名同音,为避讳,须改名,此时恰好州衙后山碧落堂长出灵芝一株,视为祥瑞之兆,故而改名"瑞州"。瑞州辖高安、上高、新昌(今宜丰)三县。南唐升元二年(938)割高安、新淦两县之地田置清江县于萧滩镇(今临江镇)。宋淳化三年(992),于清江县置临江军(元改临江路,明改临江府)。其辖境相当于今樟树市、新干县、峡江县与新余市渝水区。明清时,奉新、靖安、丰城、铜鼓(其时为义宁州属地)为南昌府管辖。今宜春市境域分属袁州、瑞州、临江、南昌四府。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宜春市辖袁州区和奉新、万载、上高、宜丰、靖安、铜鼓6县,代管丰城、樟树、高安3市。市人民政府驻袁州区。邮编:336000。代码:360900。区号:0795。
  宜春市 面积18669平方千米,人口520万人(2002年)。
  袁州区 面积2532平方千米,人口 95万。邮政编码336000。区人民政府驻中山中路。辖9街道8镇14乡。
  丰城市 面积2845平方千米,人口126万。邮政编码331100。市人民政府驻工农路。辖5街道20镇7乡。
  樟树市 面积1287平方千米,人口 54万。邮政编码331200。市人民政府驻药都南大道。辖5街道10镇4乡。
  高安市 面积2439平方千米,人口 80万。邮政编码330800。市人民政府驻解放路。辖2街道18镇2乡。
  奉新县 面积1642平方千米,人口 30万。邮政编码330700。县人民政府驻冯川镇。辖10镇3乡。
  万载县 面积1714平方千米,人口 46万。邮政编码336100。县人民政府驻康乐街道。辖1街道7镇9乡。
  上高县 面积1350平方千米,人口 34万。邮政编码336400。县人民政府驻敖阳街道。辖1街道6镇6乡。
  宜丰县 面积1935平方千米,人口 28万。邮政编码336300。县人民政府驻新昌镇。辖7镇5乡。
  靖安县 面积1377平方千米,人口 14万。邮政编码330600。县人民政府驻双溪镇。辖5镇6乡。
  铜鼓县 面积1548平方千米,人口 14万。邮政编码336200。县人民政府驻永宁镇。辖6镇3乡。
  [编辑本段]【人口概括】
  宜春市总人口2001年末为518万人。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273人左右。人口密度最高的是丰城市,为每平方公里431人左右,人口密度最低的是铜鼓县,为每平方公里88人左右。市内居住26个民族, 为汉、回、蒙、藏、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土 家、哈尼、傣、畲、黎、高山、水、纳西、景颇、土、幺佬、 布朗、仡佬、京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95%。
  [编辑本段]【农业资源】
  木材植物 主要有人工栽培和野生两种。人工栽培的有毛竹、杉木、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柳杉、池杉、水杉、橡树、拟赤杨、木荷、苦槠、枫树、杨树、泡桐等。野生的有台湾松、樟树、伯乐树、杜英、重阳木、黄檀、花榈木、红豆树、甜槠、南岭栲、大叶青岗、东南石栎、麻栎、蕈树、枫香、枫杨、黄樟、红楠、楝树、紫树、银鹊树、湘椴、青檀、榆树、香椿、南方红豆杉、香槐、朴树、铁冬青等。
  经济植物 木本油料类植物有油茶、油桐、乌柏、木来 木、油橄榄、樟树、香桂、山苍子、木姜子、吴茱萸、花椒、柏树、桉树、松树;木本淀粉类植物有板栗、槠类、栎类、茅栗、锥栗、木本纤维植物有苎麻、桑、榆、朴、山油麻、椴树、糙叶树、竹类、梧桐、棕榈;食用果类植物有柑桔、橙、柚、桃、李、柿、板栗、枣、梨、杨梅、猕猴桃、山楂、无花果、葡萄等。宜春是中国草—苎麻的故乡,早在公元58年就因其纤维长、“薄如纸、轻如绸”而闻名于世。由大片麻织成的夏布因此而享誉国内外,全国唯一的苎麻研究所就设在宜春。宜春是江西野生猕猴桃的主要产区。靖安猕猴桃产量居全省之冠。
  观赏植物 主要有华木莲、柏树、苏铁、银杏、雪松、罗汉松、夹竹桃、黄杨类、腊梅、杜鹃花类、香榧、绣球、玉兰、含笑、芙蓉、白兰花、合欢、茶花、桂花、石榴、蔷薇花、绣线菊等。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濒危植物—落叶木莲(华木莲),曾被选为江西省第十届运动会的吉祥物,其花的形状已作为宜春市的城标。1999年10月,在昆明“99”国际园艺博览会上以《多年生庭园观赏植物—华木莲》获铜奖。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截止2008年底,全市生产总值突破600亿元,达到615亿元,同比增长13.8%,增幅列全省第8位,比上年前移1位;财政总收入超过60亿元,达到64.9亿元,增长29%,增幅列全省第5位,比上年前移1位,地方财政收入36.5亿元,增长28.6%;丰城市财政总收入跃上15亿元新台阶,达到16.92亿元,樟树市超10亿元,高安市超7亿元,袁州区和上高县超5亿元,万载和奉新县超4亿元,丰城尚庄街办、高安八景镇超1亿元,实现了全市亿元乡镇(街道)零的突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12.9亿元,增长22.1%,增幅列全省第7位,比上年前移1位。发展后劲类指标快速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亿元,达到341.2亿元,增长4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4亿元,增长23.4%,增速创12年来新高;实际利用外资 2.94亿美元,增长10.1%;引进市外资金146亿元,增长12.2%;外贸出口2.85亿美元,增长34.9%。民生保障类指标有效落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83元,分别增长10.6%和13.8%;物价涨势得到控制,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6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9‰以内。
  工业化强势推进,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签约引进重大项目106个,其中投资超5亿元的11个。9个工业园区入园企业1159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12亿元,增长40.8%;税收27.7亿元,增长39.7%。科技入园深入推进,7个工业园被批准为省级民营科技工业园,“江西上高台商创业园”由省政府批准设立,奉新县争取到全省首个纺织印染集控区;省级产业基地增加到10个,高安建筑陶瓷基地被命名为“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全市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2%,尤其带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运行质量的提高,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22.2:50.3:27.5调整为21.7:52:26.3;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0.6%,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90.8%,同比均提高0.7个百分点。城镇化加速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城市建设投入达25亿元,村镇建设投入达23亿元,城镇化率达38.2%。各县市以城市创建为抓手,新建续建了一大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宜春明月山机场通过国务院立项审批,洪屏电站基本完成项目专题规划论证,武吉高速公路、320国道大万线、宜春至安福二级公路全面完工,高安至胡家坊一级公路实现通车,丰城剑邑大桥建成通车,曲江码头建设进展顺利,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正在规划设计,高安建陶基地铁路专用线已开工建设,樟树盐化工基地铁路专用线正在招投标。
  [编辑本段]【历史名人】
  徐稚(97-168)
  徐稚,字孺子。丰城市白土镇隐溪村人(一说南昌北沥徐村人)。东汉隐士。少学今文经学,兼通天文,历算。家贫务农,自食其力。公府征辟,皆不就。时称"南州高士"。陈蕃为豫章太守,不接待宾客,特为他设一榻,去则悬之。后以"悬榻"比喻礼待贤士。王勃《滕王阁序》所云:"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即用此典故。徐稚卒葬南昌进贤门外。今南昌孺子路、孺子亭、孺子公园皆因纪念徐稚而名。丰城隐溪因徐稚隐居于此而得名。
  陶渊明(365-427)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一说九江人)。晋代诗人。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有陶渊明"始家宜丰"的记载。宜丰旧《图经》亦有此说。陶渊明29岁徙家柴桑,出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后任彭泽县令。因不事权贵,弃官隐居栗里(今星子县境内)。52岁时偕少子陶佟回归宜丰故里,四年后返浔阳,逝于柴桑。陶佟留居故里。今澄塘镇秀溪、故村等处陶姓人皆为陶佟之后裔。历代方志载宜丰境内有南山、柳斋、菊轩、东篱、洗墨池、藏书礅、故里桥、靖节桥、我公桥、舒啸台、赋诗湾、顾渊石、醉卧石、渊明洞、读书堂、靖节祠等陶渊明遣迹及其纪念建筑。

  吴有训(1897-1977)
  吴有训,字正之。高安市荷岭乡石溪村人。现代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1912年入瑞州中学,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1926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与美国著名物理学家康普顿一起从事X射线光谱研究。1927年,康普顿获诺贝尔奖。其研究成果,因吴有训作出过重大贡献,故国外称之为"康一吴效应"。1926年,吴有训回国,任教清华大学。后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是开我国物理学研究之先河者,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科技精英。如参加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著名科学家王淦昌、彭恒武、钱三强、何泽慧等,都出自吴有训门下。1988年,中国人民邮政首次发行中国科学家纪念邮票一组四张,纪念人物分别是:吴有训和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


  [编辑本段]古代名人写宜春
  宜春山川秀美,田园葱郁,犹如一位天生丽质的少女,以其清纯的自然风貌成为历代名人探幽揽胜、题诗著文的对象。
  早在公元806年,大诗人韩愈在送同僚王涯任袁州(今宜春)刺史时,就以“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的诗句相慰。其时,韩愈并未来过宜春,可见在中晚唐时期,宜春的山水之秀就已名扬全国了。13年后,韩愈被贬潮州任刺史。8个月后,韩愈请求改调袁州,这也足以证明宜春在他心中印象之深刻了。公元835元,另一位朝廷重臣李德裕到袁州任长史。他为这里的一种鸟作《山凤凰赋》,其中有这样一句:“仰山(今明月山)在郡之坤隅,高松翳景,名翚所集。”意思是说,在袁州西南的仰山,松树高大得遮蔽了山景,名贵的鸟类成群聚居。其后,晚唐著名诗人郑谷又在仰山北麓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草肥朝牧牛,桑绿晚鸣鸠。列岫檐前见,清泉碓下流。春蔬和雨割,社酒向花刍。引我南陂去,篱边一小舟。“意即早上牧童在草坡放牛,傍晚斑鸠在桑林中鸣叫,站在屋檐下即可看见一排黛青的峰峦,清澈的泉水从水碓下流过,甚至还有一叶扁舟,这是何等清新淡雅的田园风光啊。唐代的另一位诗人李华则是这样描写宜春的:“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鸣。”宜春山水之恬静,可见一斑。而在南唐诗人韦庄的笔下,宜春又是另一番景象:“家家生计只琴书,一郡清风似鲁儒”、“烟霞尽入新诗卷,城郭闲开古画图。”不仅文风流畅,而且风物典雅。晨雾云烟中城郊的散淡、城楼街市中的悠闲,让人恍如进入诗画之廊,为之陶醉。
  到了宋代,吟咏宜春的诗人就更多了。公元1054元,思想家李觏到宜春讲学,写下千古名篇《袁州州学记》。他还登上宜春台,发出这样的感慨:“谪官谁住小蓬莱?惟有宜春最古台,千里待看毫末去,万家攒作画图来。”一个被谪贬的官员哪有愿住蓬莱仙境的呢?也只有宜春台这样古老的地方才是他们所想。站在这里一望千里,风物清晰历历在目,众山逶迤,千家万户浓缩成了一幅画。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则以“宜春城郭绕楼台,想见登临把一杯”来表达他对巍巍宜春台的喜爱。他想站在宜春台上远眺缕缕云雾中的万顷翠竹,看阵阵夏雨催熟的杨梅,那是何等醉人的江南五月天!在这一时期来宜春的还有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坚。他在游历了仰山的太平兴国寺并拜会了简太师后,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简师飞锡地,天外集云峰。拿石松根瘦,欹窗竹影浓。”他把仰山之奇,云峰之巍,松石之劲,竹林之秀一一道来,令人神往。
  公元1173年,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从家乡吴郡前往桂州时路过宜春,特地游览了仰山。他发现仰山“岭坂上皆竹田,层层而上至顶”,于是第一次把这种田园景观称之为“梯田”。其后他又拜谒了小释迦塔,写下了24行的长诗。诗中说,他从渚田村出发,看见的溪流都是深幽清淡,在梅州村问路才知道仰山在那一片浓云遮掩的地方。一路登攀上去,只见“翠微中断闻涧吼,两耳不辩供喧豗。林间静极成断相,政要万壑号风雷。山如莲盆绕金地,龙宫避席余苍崖……”他深深被仰山的竹海、飞瀑、深壑、苍松、悬崖打动了,索性“问龙亦借一席地,解包听雨眠西斋。”他在另一首诗《大雨宿仰山》中更是描写了仰山雨后初晴的胜景:“日光豪万丈,弹指群峰立。衡山卷阴气,海市发冬蛰。”将那云散日出,群峰临海的壮观,勾画得一鉴无余。21年后,大理学家朱熹应邀到仰山太平兴国寺四藤阁讲学。他走过仰山那一片葱茏的群山时,这位不太容易激动的老人凝神良久,喟然长叹,吟出一首诗:“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山赞 山元不可数,峭绝谁能攀……”仰山的高峻挺拔,已无须多言。老人还详尽地叙述了仰山林木之茂盛,溪湾之清澈,尤其对那些由于大自然造化而形成的怪石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认为它们“一一神所剜”、“千秋保坚顽”。在鬼斧神工下千年万载呈现的生动造型,实在是值得玩赏的。
  在明代到过宜春的大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有王守仁(阳明先生)。这位同样杰出的理学家在他的《登宜春台二首》中说:“台名何事只宜春,山色无处不可人。不用烟花费妆点,尽教刊落尽嶙峋。”寥寥数语,却极为准确地抓住了宜春风光中最为本质的东西,不以季节为转移的恒久美——山的峻奇苍翠,让人不能不佩服他感官之敏锐。同时代的严嵩,也是多次在宜春停留,留下许多关于宜春风物的诗句。在其咏叹宜春台的诗句中,就有许多诸如“松杉复郭泠风起,楼阁当空淑景移”、“岩树故因时序改,山云岂与俗情宜”这样清丽委婉的句子。他总是用“翠岭”、“绿江”、“木苍”、“松嶂”这样的词汇来展示宜春的生态之美。
  在诗文中写到宜春的当然不只以上名家。在宜春的文史典籍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一些名字:李白、柳宗元、刘禹锡、贾岛、刘长卿、梅尧臣、岳飞、杨万里、辛弃疾、文天祥、汤显祖等。他们写下的文字使宜春这座古城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留下了或浓或淡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