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gin Again》(中文名:重新开始/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观影感受
如果你也会因为一首歌爱上一部电影,那你应该看这部电影。(文中有剧透,建议先看完电影再继续往下看)。
男一号是一个事业家庭都一塌糊涂的潦倒中年大叔,女一号是一个第六感超强的被背叛的聪慧女生,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吗?
豆瓣上有些同学喜欢把这部电影与导演之前的一部成名作品《once》相比较,很多同学认为《Once》在感情上更加纯粹和直指人心,而这部剧却更加商业化,并体现电影的技巧性。我没有看过once,但不认为一定要做比较,因为每部电影,都是导演独一无二的体验。总之,我很喜欢这部很有文艺感的励志爱情电影。
故事安排男女主角从遭遇背叛之后同病相怜,并借由共同的音乐取向而产生的惺惺相惜,再在一起的共同创作中形成的互相欣赏。有同学说他们之间应该进行啪啪啪,有的同学认为他们之间不应该啪啪啪,我的问题是,这个是重点吗?在人生当中,有没有一瞬间,你可能对某个人产生的荷尔蒙,早已穿越了冲动这个层次。女一对男一从怀疑,到信任,到主动想要关心男一的生活和家人,这种演变的过程一定要通过某种仪式感来体现吗?
我认为这条感情的故事线,甚于电影本身的励志故事线。天知道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看爱情故事。。。他们的故事很励志,从一无所有的两个初创企业的合伙人(有才华的歌手+有才华的制作人),到男一想出来的利用城市本身作为录音棚这个被逼出来的想法(因为他们都没有钱),体现出男一这个亦师亦友的角色。从电影结尾的处理来看,似乎男一是以回归家庭作为感情线的终结,但我觉得这可能只是导演妥协的结果。不要说只有东方人在劝人的时候说,要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不要轻言离婚,其实西方社会也会考虑,甚至在基督教中,正统的观念是不允许离婚的(几种极端情况除外)。
男一与女一产生了超越一般的同志间的友谊,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问题在于,他们之间的这种感情到底有几分是友情,几分是亲情,几分是爱情?
看故事的人都喜欢看到结尾,所以很多人看书看电影第一个喜欢的是看结尾,结尾好看就会继续看下去。但是,结尾其实是导演写的。那么问题来例,导演为什么要写成这个结尾?是因为男一女一之间的差距太大吗?表面看起来是关键时候男一掉链子,或者男二,男三,等等人“坏了他们的好事”。但其实,我到认为是这两位主角需要时间来理清他们之间的感情线索。就好像我们烧开水,如果水已经烧到99度了,那是不是再烧一会就一定会到100度呢。答案并不总是肯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么奇妙。那么,为什么男一在电影中处理感情问题时都显得谨慎有余激情不足,这与他在戏中扮演的天才制作人的狂放不羁爱自由的表现截然不同。
也许这与男一亦师亦友的角色有关,也许男一并不想破坏他与女一之间很难得才建立起来的的这种基于对音乐的共同理解(详情可以见电影前半部男一与女一在对什么是好的音乐的辩论与交锋);也许男一觉得他并不适合女一(具体原因当然可以脑补了);也许男一觉得他自己也不确定。但有一点我想说的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豆瓣里面一些同学说的那样,男一与女一其实是在重复男一18年前的旧的爱情故事。事实上,这是一段全新的关系,女一不是女二的替身,男一也不是再次踏入同一条河里。男一会把他18年前的爱情故事告诉女一,这是基于一种unconditional trust,totally。
这个问题就是看电影的人最关心的,因为我们看电影的人都希望看到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其实,我们的问题是,他们之间的爱情到底有几分?如果我来回答,我认为他们之间的爱情应该是8-10分。并不是在女一在看其前男友的演唱会的时候泪流满面,也不是男一收到那个耳机的分线器的时候,或者最后给男一的一个远景表达了他的选择。默契共同的音乐价值观(当然他们之间也会有分歧),早已抹平了了任何一切障碍物,对他们而言。只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 男一,女一不来电。如果我是导演,我会选择布拉德皮特与朱丽安娜这样可以来电的演员。这部电影就是一部有着励志外壳的爱情电影,男一与女一不来电是多么大的硬伤啊。至少我认为男一与女一并没有真正进入角色,他们没有把这种激情演绎出来(不要说这是导演让他们这么演)。
2. 音乐的比重太大。虽然音乐是我选择看这部电影的原因,但是我真的是来看电影的,亲!故事讲的好,演员来电才是关键。如果我是导演,我会让男二,女二号都有更大的存在感,让男一与女一之间的感情线有更大的考验。
3. 男一的表现用力过猛,而女一表现的又过于矜持。也许导演是希望让两个反差很大的角色来增加戏剧性。但是,作为音乐人,男一的表现过于像一个“搞艺术的”,抽烟喝酒什么都来。而女一则像一个非常缺乏安全感的小孩,理性有余而激情不足。
4. 男一与女一之间的磨合所花的笔墨太少。其实,做音乐的过程真心不是重点,或者说,具体怎么做音乐的点子不是。相反,这两个partner之间如何借由对音乐的理解的分歧,最后达到心心相印的过程才应该是重点。不然,他们之间为什么会来电?
歌真的很好听,尤其是开篇那首有点少儿不宜的,国外的文艺青年能把少儿不宜的桥段写的那么优雅,而字幕组的同学翻译得还那么的高逼格,这体现出真正好的词作家是多么的难得啊,喜欢的同学一定不能错过。还有最后那首点题的主题曲,好在哪里,下次再补充上来啊。
分享Keira Knightley的单曲《Lost Stars》http://music.163.com/song/28747428?userid=361039992 (@网易云音乐)
《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
一个小酒吧里,一个很像男孩子的女孩抱着吉他,有点腼腆地唱着自己创作的歌曲。她不是歌手,是被他朋友强拉上去唱的。
所以台下几乎没有人喝彩和鼓掌,除了一个外表看上去有点邋遢的中年男人,听得全神贯注,情不自禁鼓起掌来。这是电影《再次出发之纽约遇见你》的开头一幕。
然后镜头倒转回到这天早些时候,邋遢的中年男人起床上班,被合伙人告之散伙,让他离开公司。他曾是这个唱片公司出色的音乐制作人,他叫丹。
但现在他落伍了,他的作品太老套。这是他最落迫的时期了吧,妻子离开他,女儿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除了拥有一部随时散架的老爷车以外,身无分文。
烦闷无比的他来到小酒吧借酒消愁,意外地听到台上的女孩的歌声,瞬间点醒了他快要腐朽的音乐灵感。
他找到女孩,费尽口舌要求她加入他的公司,他要为她录制专辑。女孩诧异的同时,禁不住他的纠缠,终于答应他考虑一晚上,明天答复他。
女孩回到朋友的住处,开始在手机上看视频,往事涌上心头。
原来同一天她刚刚失恋。
女孩是英国人,名叫格蕾塔。为了男友戴夫的歌唱事业,她放弃一切跟着男友来到纽约。她作词,他演唱,他们不仅是恋人,更是好搭档。但恩爱美好的时光不长,他便和制作团队一个刚认识的女孩在一起了。于是她只身离开了他们的爱巢,暂住在她朋友那里。朋友是小酒吧里注唱歌手,看到她萎靡不振的样子,便拖着她到小酒吧里开心一下,然后又硬将她拉上台唱歌。
镜头三次重回小酒吧后,男女主人公的邂逅终于清晰。
接下来便是影片的高潮。
他找到所有认识的才子佳人:小提琴手,大提琴手,鼓手,电子琴手等等,于是他们在大桥下,在马路上,在天台上开始他们伟大而震奋人心的音乐录制。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宴会,他们在大自然中放飞和寻找自我,每个人都展现出自己最棒的水平和最真诚的情感投入。每个乐器弹奏出的乐声和来自纽约这座城市特有的喧嚣溶合在一起,碰撞出无与伦比的美妙乐章。
女孩尽情的欢唱,她那独特的嗓音回荡在纽约城市的各个角落,涌进纽约街头行色匆匆的人们的耳朵里,心灵里。当然也有对他们发怒的人,也会有警察来驱赶他们,但他们不怕,他们会跑,他们乐在其中。
结果他们当然成功了,而且作品非常优秀。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但获得了肯定和快乐,也让他们成长了,更是使他们找回了自我。
这部电影最让我意外的是男女主角最后并没在一起。可能被以往所有的电影俗套所影响,从一开始就自以为是地认为他们最后是会在一起的。
但没有。起先感觉有点遗憾,最后竟也释然,或许对他们来说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丹虽然是被出轨,但他仍然对他的前妻念念不忘,仍想要挽回这个家。很多片段都能反映出他的这种想法。
首先当然是他的女儿,对于她的叛逆他着急,一次次送她回家后,自己也死皮赖脸地跟进去,看似在和前期讨论女儿的教育问题,其实他就想在这里,原属于他的家里能多呆一会,和前妻能多聊一会儿。
在他决定带格蕾塔回公司介绍给合伙人的时候,又死皮赖脸地跑到前妻那里去洗澡,看似和前妻玩笑的挑逗话,何尝不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呢。
他想让女儿和他们一起录制,看似在征求前妻同意让女儿去给他们吉他伴奏,其实他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前妻一起去。
最后他们在小酒吧里庆祝,他和前妻欢快地跳舞,看着前妻的眼神里充满了爱意。
虽然他有那么一瞬间或许对格蕾塔有过那么一点感觉,但最终他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他回归了属于他的幸福。
而格蕾塔呢,从一开始她就是不自信的。她唱着自己创作的歌曲,但总是忍不住回头看向男友,似在寻求是否得到认可。直到唱完,戴夫夸奖她,她还不确定自己的实力。她是一直躲在戴夫身后,一切以他为重的人。戴夫出差不能带她去,她就乖乖呆家等他回来。
她又是极为敏感的。
戴夫出差回来,告诉她他创作了一首歌,她兴奋地迫不及待地想要听。但是听着听着,她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眼里充满泪水。
或许观众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时,她便给了戴夫一记响亮的耳光。
原来她从歌词里听出了不对劲,询问他这歌是写给谁的。看到戴夫躲闪的眼神,她肯定了自己的猜测。不是写给她的。她不是歌词里那个带他去另一个世界的人,也不是可以带他走向更好的那个人。
当她看到戴夫在电视上的获奖感言,她有些愤慨,于是在朋友的撺掇下,将自己突如其来的灵感唱给他听。
这时的戴夫已经和那个女孩分手。听到她的歌后,他约她见面,想要重归于好。他强烈要求她来听他的演唱会,那是她写给他的歌,他要唱歌她听。
她去了,台上的他唱得声情并茂,边唱边等待她的出现。当终于寻到站在门口的她时,他似乎安心了,更加深情地演唱,台下的粉丝无不欢呼雀跃。
她听着听着,突然热泪盈眶。然后毅然转身离开。
那时的她或许才突然醒悟,原来的爱已经不在。过去的终将已经成为过去。
他再次看向门口,发现已空无一人时,有那么一瞬的失望流露。但真的只是一瞬,随即便又投入到粉丝的欢呼声中。是的,他还是迷失在荣耀带给他的享受中,他最在乎的还是台下疯狂迷恋他的人。而她,如果回到他身边,自然最好,如若不回,也没关系。她是可有可无的,至少对他来说爱她还不够深。
出来以后的她,骑着自行车,轻松快乐!她终于找回了自我。可以不必再躲在别人身后,不自信地生活。她现在是自己,一个充满自信,浑身光芒四射,为自己喜欢的事情而自我主宰的人。所以她最后拒决了唱片公司,拒绝了包装,毅然走了互联网线上销售。
她再也不用把他人的梦想当自己的梦想,而是要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她褪去了软弱,变得坚定,自信,特立独行。
推荐阅读
- ○ 最新最优拆解新零售的未来发展 可以通过搭建全渠道新零售体系
- ○ 雪球也能爆炸 吉格斯
- ○ 江西华伍
- ○ pvc电线管价格
- ○ 大齿轮厂家
- ○ 君威汽车
- ○ 开业礼品
- ○ 芬迪诗
- ○ pvc背包
- ○ 倩碧宛若新生
最新文章
- ○ 最新最优拆解新零售的未来发展 可以通过搭建全渠道新零售体系
- ○ 雪球也能爆炸 吉格斯
- ○ 江西华伍
- ○ pvc电线管价格
- ○ 大齿轮厂家
- ○ 君威汽车
- ○ 开业礼品
- ○ 芬迪诗
- ○ pvc背包
- ○ 倩碧宛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