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购物站 > 新零售 > 正文
中国明令禁止进口哪些洋垃圾?
中国明令禁止进口哪些洋垃圾?
提示:

中国明令禁止进口哪些洋垃圾?

禁止进口废五金类、废船、废汽车压件、冶炼渣、工业来源废塑料等32个品种固体废物。 生态环境部19日发布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公告。将废五金类、废船、废汽车压件、冶炼渣、工业来源废塑料、废光盘破碎料、以回收铜为主的废电机、以回收铝为主的废电线等16个品种固体废物,调入《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自2018年12月31日起执行。 “洋垃圾”是一个俗称,而非专业用语,特指以走私、夹带等方式进口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或未经许可擅自进口属于限制进口的固体废物。据了解,每年非法进入中国的塑料垃圾主要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多个国家。 扩展资料 禁入洋垃圾有“时间表” 今年7月,国家环保部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打击进口废物环境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活动”。 7月20日,中国已向WTO提交文件,明确在年底之前,将紧急禁止4类24种固体废物入境。 7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对外公布。方案列明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方案总体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进口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2017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方案明确,2017年年底前,禁止进口生活来源废塑料、未经分拣的废纸以及纺织废料、钒渣等品种;完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制度,取消贸易单位代理进口。2018年年底前,修订《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限定固体废物进口口岸,减少固体废物进口口岸数量。 2019年年底前,分批分类调整进口固体废物管理目录,大幅减少固体废物进口种类和数量,提高对走私洋垃圾、非法进口固体废物等行为的处罚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 新华网-杜绝洋垃圾 中国明令禁止进口废船等32种固体废物 人民网-中国全面禁入洋垃圾

海关如何严防“洋垃圾”入境?
提示:

海关如何严防“洋垃圾”入境?

一是实行废物进口企业分类管理,鼓励推动废金属和废塑料园区式管理模式。 二是严格进口废物口岸的监管条件。凡监管人员少,没有卡口、电子地磅、X光查验设备及单独货物堆场等基础设施,实际监管难以到位的小口岸,停止受理进口废金属和废塑料的申报。 三是强化廉政风险意识,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力度。海关总署要求各直属海关切实加强对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对违章操作和不依法行政的行为坚决纠正,对故意放纵走私的严肃查处。 四是积极协助和推动主管部门完善细化《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涉及的对进口废物管理的配套实施细则,配合最高人民法院对走私废物犯罪行为具体设定起刑点、量刑标准和定罪处罚尺度,推动“走私废物罪”有关司法解释的出台。 海关总署还将在实现舱单法定提前申报的前提下,研究提出请出口国海关凭中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驻外机构装船前检验证件查验拟向我国出口的废物,从源头上打击进口废物向我国走私。

2018上半年海关立案侦办多少走私犯罪案?
提示:

2018上半年海关立案侦办多少走私犯罪案?

7月18日,海关总署通报,今年上半年,全国海关缉私部门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1988起,比去年同期增长8.9%;对2985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从7个国家和地区抓获外逃走私犯罪嫌疑人17名。 近2000起案件中,涉税走私犯罪案件占963起,案值203.3亿元;涉税千万元以上走私犯罪案件94起,案值144.87亿元。非涉税走私犯罪案件为1025起。 在打击“洋垃圾”走私方面,今年以来,海关总署组织开展3轮高密度、集群式、全链条集中打击行动,全力封堵拦截“洋垃圾”走私入境。全国海关打击废物走私刑事立案共276起,同比上升89%,查证涉案废物98.79万吨,同比上升157%。 通报案例显示,拱北、南京海关缉私局3月立案侦办上海某贸易公司涉嫌走私固体废物案,涉案固体废物达31.35万吨。现查明,上海某公司负责人黄某大量采购国外某钢铁厂生产环节产生的废料,并伪报成“球碎矿”,为将废料走私进境,嫌疑人采取了境外公司洗单、篡改境内和境外检验数据、伪报品名和价格以及伪报生产工艺多种违法犯罪方式。 同期,海关立案侦办农产品走私犯罪案件186起,案值81.37亿元,其中,立案侦办走私大米犯罪案件11起,案值2.71亿元,查证涉案大米6.56万吨;侦办走私食糖犯罪案件26起,案值3.25亿元,查证涉案食糖5.13万吨。 海关还立案侦办188起成品油走私犯罪案件,案值26.15亿元。 非涉税走私犯罪案件方面,今年上半年,海关立案侦办武器弹药走私犯罪案件84起,缴获枪支679支;立案侦办走私毒品犯罪案件305起,缴获各类毒品1956.6公斤。 海关还立案侦办了104起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犯罪案件,其中,立案侦办象牙及其制品走私犯罪案件24起,查获象牙及其制品613.8公斤。

大连海关破获一起千余吨“洋垃圾”走私大案是怎么回事?
提示:

大连海关破获一起千余吨“洋垃圾”走私大案是怎么回事?

3月20日电大连海关对外披露,由中国海关总署缉私局统一指挥,大连海关近日出动130余名警力,组织开展“征程01”缉私行动,在大连、营口、吉林长春等地同步开展查缉行动,摧毁了3个利用他人许可证走私进口固体废物的犯罪团伙,现场共查扣涉嫌走私固体废物1000余吨,抓获涉案人员15人。 2017年初,大连海关通过风险分析发现大连关区存在不法企业利用他人许可证走私进口固体废物情况。经情报经营获悉,犯罪嫌疑人乔某为谋取不法利益,将申领的《限制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通过一定价格非法卖给无环保资质的加工点货主徐某、李某等人,并以隐瞒实际收货人的方式为其办理申报手续,从中牟取高额利润。 国外废弃垃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洋垃圾”主要包括电子垃圾、废矿渣、旧衣服等。中国对洋垃圾进口采取许可证管理方式,对未取得《限制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进口许可证》的洋垃圾视为非法,禁止入境。对取得该证的进口固体废物加工企业明确了场地、设施、设备及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等环境保护要求。 目前,大连海关缉私部门仍在对涉案团伙深挖扩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