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购物站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欧洲债务危机会造成多严重的后果?

欧洲债务危机会造成多严重的后果?

  伴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走高,美、欧正承受着愈发沉重的通胀压力。

  如何抑制通胀?美国人明白,在经济大病初愈之时,靠加息手段控制价格是“作死”。那么又要管理价格,又没有利率的手段,怎么办?最近的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正在和欧洲联手,用非利率手段抑制通胀。

  在欧洲,希腊乃至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债务问题正在成为一种工具,经常被拿出来说事。这并不是因为所谓的“债务危机”有多严重,而是美、欧试图借此达到“有控制”地“压制欧元、挺美元”的目的。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一般都是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可以有效抑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欧元贬值则可以提高欧元区国家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其实,“欧元贬值、美元升值”的意图还可以从德国、法国、欧洲央行、欧盟以及IMF对“债务危机”一系列颠三倒四的表态中窥见一斑:他们一会儿说救,一会儿又显得十分犹豫;一会儿说提供1100亿欧元救助金,一会儿又说这是“预备金”;当市场出现大幅溃败之时,他们又拿出了7500亿欧元的一揽子计划。为什么这样?实际是,他们希望欧元贬值、美元升值,但又不希望市场表现太过分,不希望投资者失去对欧洲的信心。

  按沃伦·巴菲特的说法,希腊“债务危机”只是“一部很难看的电影”,他根本不屑一顾。因为与历史上一些国家(如墨西哥、韩国等)发生的外债危机不同,希腊欠下的是“本币债务”,根本不会导致国家破产。

2,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债务危机的爆发使得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变得更加黯淡,为寻找新的经济增
长点,欧元区政府可能会把重点转移至对外贸易领域。这意味着作为欧元区最重要
的净出口国,中国无疑会成为欧元区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对象。我们应该积极
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防止欧洲主权债务问题带来的出口萎缩以及经济增长放缓等
间接风险。

第二,由于目前市场上存在着显著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且中美利差短期内难以改变,
因此,欧洲主权信用危机的爆发则可能导致更大规模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中国,进
一步加大了中国国内的冲销压力,从而加剧了流动性过剩与资产价格泡沫。因此,
对于中国来讲,面对大规模的国际资本流动,中国更应该根据自身国情制定经济刺
激方案和相应的退出策略,防止政策的脉冲性调整,防止产能过度扩张、财政赤字
过度膨胀以及货币政策过度宽松。

第三,次贷危机的爆发使美国政府采取了史无前例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导致美
元中长期内贬值的可能性加大。因而,中国外汇资产多元化的方向就是增持更多的
欧元资产。但是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欧元对日元与美元已经显著贬值,
并有可能进一步贬值。这无疑加大了中国外汇储备多元化的难度。

第四,全面审视中国的主权债务问题,引以为戒。由于地方政府收入来源有限且不
稳定,在医疗和教育方面又要加大开支,地方政府的财政赤字压力持续扩大,地方
政府债务的无序扩张,一旦出现违约风险,将会对经济实体的复苏和经济社会协调
发展产生间接但是巨大的影响。

3,欧洲债务危机对欧洲的影响

其实,发达国家对经济增长的速度并不是很看重,看重的是PMI和就业率。
对欧元区来说,欧债危机从经济层面上导致PMI下滑严重,即经济活力在衰退;就业率在不断下滑,工人没活儿干会闹事的,当权者最怕的就是这个。从政治层面上说,欧债危机暴露了欧元一体化中,统一的货币政策、不统一的财政政策这样一种体制的弊端,现在欧盟处于是否放弃财务糟糕国家的两难局面,而这种局面还有深化的趋势。所以,欧洲经济非常不景气,从进口需求上也可以看出来,对应的就是中国出口的减少,数据你可以看看统计局的。

对美国而言,我想,影响有两个吧,一个也是出口问题,另一个就是金融一体化导致的金融风险问题。但以美国强大的内需支持,以及金融危机后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增强,我想欧债危机不会对美国造成太大影响的。

4,世界金融危机对世界银行业尤其是欧洲银行业的影响

世界金融危机,你是指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那次么?
欧洲银行业因持有大量美国华尔街的有毒资产而深受其累,传统上,欧洲银行业以稳健著称。但08年以来,受美国金融业发展模式影响,在国际市场上活跃的欧洲大型银行纷纷提高了财务杠杆率(据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统计,欧元区10家最大银行杠杆率平均为33倍),大量投资于住房抵押贷款以及相关衍生品,博取高收益。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欧洲银行也遭受巨大损失。据统计,截至08年8月末,欧洲银行共提取次贷相关减计和损失2273亿美元,约占全球金融机构减计总额的一半,且损失主要集中在欧盟区内的大型银行。而且,祸不单行,据当时报道,欧洲最大的30家金融机构在未来几个月内将有1万亿余美元的债务到期,面临严重的再融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对金融机构偿付能力、流动性状况丧失信心,特别是当政府为维护稳定向金融机构注资时,现有股东权益将严重受损,为此,大量抛售金融机构股票,并带动欧洲各国股市大幅下跌。再加之危机发生时,欧洲各国单独应对效果不佳,从而使欧元区经济基本层面迅速恶化,在全球去杠杆化过程中,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暗淡。
如果是欧债危机对欧洲银行业的影响的话,由于欧洲各国银行都有相互持有主权债务的习惯,据IMF的统计,截至2011年3月底,除希腊本国银行外,德国银行持有希腊国债总额达141亿美元,法国银行持有134亿美元。所以,希腊等国债券发生违约风险,这些债券的价值将贬值,持有这些债券风险的上升必然会带给欧洲银行补充资本金的较大压力,这将可能导致欧洲银行业面临流动性全面收紧或流动性危机,甚至引发欧洲银行的严重亏损。如果未来欧洲国家主要是德国和法国的银行无法吸纳可能由希腊、葡萄牙及爱尔兰等国债务危机所带来的潜在损失,势必还会遭遇穆迪等评级机构的评级持续下调风险,债务危机就会从欧元区外围国家向欧元区核心国家扩散,从而大大打击全球投资者对欧洲银行的投资信心。
所以,欧债危机会使至今使由于07年金融危机而尚未恢复元气的欧洲银行业雪上加霜,进一步加剧欧洲银行业危机,一旦欧洲银行业危机爆发,将有可能在全球金融市场上产生一种“多米诺效应”,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危及欧债危机的解决及欧洲经济复苏。从而形成政府债务与金融部门之间形成负面反馈循环。

5,欧债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对中国的影响

对欧洲与中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相互影响有正确认识,特别是对中、美、欧三角关系的认识,从而理解中国政府对欧债危机所采取的对策。
(一)主权债务的度量应包括“隐性债务”部分

  从70个国家两个世纪的主权债务违约历史中全面清晰地描述了“隐性债务”问题的重要性——政府常常存在远高于记录水平的隐性债务。而Winkler(1933)关于外债的经典研究中,早已提到了隐性债务的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1)》中指出:“政府部门债务水平较低,但隐性负债问题值得关注”。 其中,政府部门隐形负债规模较大,可从中央和地方政府两个维度分析。从中央来说,隐性债务主要包括大型金融机构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共管基金 ; 一些政策性或准政策性金融机构大量发债,以及一些政企不分的部门负债较高。同时,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也存在缺口。

  隐形负债的第二个维度是地方政府。央行报告显示,2010 年,地方融资平台贷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贷款余额占同期一般贷款的比重仍然较高, 部分地方融资平台运作不够规范,在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的背景下出现损失的可能性加大。此外,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资金和住房公积金等方面存在欠账,以及村镇债务等隐性负债问题,都增加了财政风险。

  此外,央行还着重强调了房地产信贷风险。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9.35万亿元,同比增长27.5%,增速超过各项贷款余额增速7.6个百分点。房地产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0.5%,比上年末高1.3个百分点。全年房地产贷款新增2.02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27.4%。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人民币“被升值”。最近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下,避险资金纷纷转向美元资产,美元指数先后突破85、86和87,美元对欧元、英镑、澳元和瑞郎等货币纷纷升值。随着美元走强,人民币也跟着升值。从1月4日到5月28日,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升值达到15.9%;同期人民币对英镑升值了10.7%。在不到半年时间内,人民币已经因欧洲债务危机而对主要非美货币出现较大幅度的升值。人民币“被升值”还将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调整。




  (二)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周期较短

  历次主权债务危机的演变过程表明,主权债务危机对宏观经济造成的冲击具有周期较短的特点: IMF用1972 年至2000年数据发现,主权债务在违约后的第一年借贷成本在违约前的基础上平均上升4%,而该额外成本到了第二年就会下降至2.5% 而在违约两年以后,主权债务利差基本可以回落到违约前的水平。
影响中国对欧洲国家出口。尽管中国对希猎、西斑牙等国的出口童不大,但由于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中国出口到欧洲的产品价格竞争力将出现下降。如果出口企业用欧元和英镑收汇,则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此外,、由于欧系货币贬值,欧盟对中国动出口将会增加,中国的贫易盈余还可能会继缘下滑。




  (三)重组进程顺利与否对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至关重要

  从经济增长速度角度出发,主权债务违约国家在债务重组过程中的GDP平均增长速度要比没有经历主权债务违约的国家(其他情况类似)低1.2%,不过该现象也集中在违约后的第一年。未能顺利重组违约债务的国家所受到的冲击要比成功重组的国家大很多。根据英国央行的研究结果,未能和债权人达成重组协议国家的GDP所遭受的损失要三倍于顺利重组债务的国家——顺利重组一般意味着债权人得到了较为满意的补偿或承诺。

  主权违约国对其所在地区其他国家的牵连十分明显:上世纪80年代新兴市场债务危机爆发之后,整个发展中国家的信贷骤减,这其中包括并没有违约的主权经济体。而目前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也已经扩散到主要经济国家,投资者对整个欧洲经济体债务问题的担忧导致很多国家的资本市场出现大幅震荡。
随着人民币对非美货币升值,投机资本流入可能增加。实际上,以前我们关心的是人民币对美元有升位预期,美元投机资本流入赌人民币升值,“热钱”流入琳加。但笔者认为.现在人民币对欧元和英镑升值,欧元和英镑投机资本流入同样可以获得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因此防范热钱的流入,不应该只关注美元资产的流入,也要防范走弱货币如欧元和英镑等资产的流入。




  (四)财政纪律至关重要

  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仅效用有限,而且财政失衡可通过实际经济、金融市场和机构破坏金融市场的稳定。

  第一,大量国债的发行将导致利息率的上升,并会对私人投资产生净“挤出效应”,从而降低财政支出的乘数作用。

  第二,用国债弥补财政赤字,使人们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前景产生怀疑,李嘉图等价将会起作用。理性的人们会意识到,用国债弥补赤字,意味着把当前的困难转嫁给下一期,为了应付下一期的多纳税,人们在现期就会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从而使政策失效。

  第三,较高赤字导致的较高国债发行量意味着较高的利息支付额,人们会对财政可持续性产生怀疑,投资者将要求更高的风险贴水以补偿承受越来越严重的信用风险。风险贴水的上升将提升金融机构和众多私人部门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转。
外汇储备缩水问题。尽管不清楚欧元和英镑资产在我国外汇资产中所占比例有多高,但欧元和英镑贬值,将使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出现缩水。最近国家外汇管理局就外电报道“中国外管局正在评估所持欧元债券”予以否定,表示对欧本区克服债务危机充满信心,也是对欧元货币的一种支持。但笔者认为我国防范外汇资产的缩水问题,必须采取动态的资产管理模式,外汇资产时管理不仅需要关注投资的收益,也要关注汇率变动带来的资产价值变化,以保证外汇资产的保值增值。

  (五)削减开支、调整结构、转变方式是当务之急

  欧洲国家都被迫开始大幅削减开支,纷纷草拟计划削减财政赤字,一些国家正计划提高退休年龄,取消一些福利。但仅仅依靠简单全面的紧缩政策不足以走出危机,只能暂时安抚紧张不安的国际金融市场。削减开支幅度过大,将显著抑制需求,很容易使来之不易的复苏势头发生逆转。而且政府产生的赤字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拯救金融机构,现在却要通过简单地削减全民福利来弥补,在政治上也不得人心。此起彼伏的罢工潮反过来又会拖累经济复苏。阿根廷总统最近就警告说,希腊政府为应对债务危机采取的经济紧缩政策正在重蹈当年阿根廷金融危机的覆辙。当年阿根廷政府为了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援助也同意了类似的经济紧缩方案,但最终的结果却是造成阿根廷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

  要走出危机,实现持续复苏,不但要通过政府的刺激政策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恢复供需平衡,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积极的调整和改革,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使收入分配趋于合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实现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在这方面,北欧一些国家做得较为成功。丹麦等北欧国家积极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如它们的失业救助体系关注的是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既增加雇主用工的灵活性,又向劳动者提供一定保障和相关培训,让他们为新工作做好准备,而不是仅仅提供生活保障。美国施行的医保改革和即将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也表明,美国的发展方式转变也在艰难推进。值得称道的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要数中国达成的共识最为明确。
欧债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对中国的外需和宏观经济政策退出影响较大。尽管希猎、西班牙等“欧洲五猪”在欧洲的经济影响力不大,但目前来看,这场危机已经影响了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恢复步伐二欧盟各国不仅提出了巨顶的援助计划,还勒紧腰带准备缩减本国的财政赤字。欧债危机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欧洲国家经济恢复增长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欧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外需短期内继续承压。由于主权债务风险仍然存在蔓延的可能性,我国央行货币政策的退出也将面临挑战。


  (六)提高债务透明度,建立常态的财政风险释放通道

  一是提高债务透明度。当前,银行信贷规模收紧,很多地方政府融资面临资金断流的风险,严重影响了其偿债能力。因此,应建立公开、透明的资产负债表,利用审计等方式明晰地方政府债务的真实情况,通过信息披露将隐形风险显性化,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提供基本依据。

  二是建立常态的财政风险释放通道。任何危机的爆发都不是一日形成,局部风险逐渐累积形成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恶化才爆发危机。我国要从长期化解财政风险的角度,建立常态的风险释放通道。例如,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债券市场,使政府的资金来源多元化,通过市场化手段约束政府举债行为,进而分散风险。

6,“欧债危机,中国该不该救?”一事一议议论文一篇。600字左右,急!!

对于这个问题,应该 有更多深入的研究。” 救助方式:周庆安:买欧债 救急还是救穷? 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发展到现在,库埃式的治疗方式也在不断上演。从希腊爆发主权债 务危机开始,欧洲央行就面临着最大的难题——缺钱。欧洲的问题是有统一的货币,却没有统 一的财政政策。除非主要大国如法国、德国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帮助困难国家,否则政策性的 调整,远远没有危机爆发来得快。所以金融危机也呈现“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局面。于 是,除了第一次欧洲的贷款投入之外,剩下的就是不断喊话,政府领导人不断强调信心。甚至在 债务危机严重化的时候,欧盟其他国家不但不坚定,反而犹豫起来。 风险防控: 港报:欧洲陷危难 中国援欧留意技巧和控风险 香港《大公报》14 日发表社论说,正当欧债危机不断深化之际,意大利发行国债集资 70 亿欧元,销情如何确是对欧元区的一大考验。中国在对欧洲合作及投资时,要讲求技巧及注意 控制风险,以保障安全及达致公平。 救助原则:港媒:中国内地援助欧洲须平等互利 香港《文汇报》9 月 14 日报道,意大利希望中国购买“相当大量的”意大利国债并投资 其战略行业公司, 帮助该国走出金融危机。 事实上, 欧盟陷入危难, 中国从来没有袖手旁观, 而是及时伸出援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然而,欧盟至今未解决对华高技术产品限制、军 售禁令以及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 欧盟领导人应有战略眼光, 认识到中欧合作对欧 盟的重要性,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争取中国的支持,以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