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购物站 > 知识百科 > 正文

目录

1,对于《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的禁播有什么想法?

对于《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的禁播有什么想法?

是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
《穹顶之下》说了什么
多数人已经看过这部纪录片了。只写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些内容及一些关键问题。
1 环境与健康的问题。这是开篇就讲的问题。癌症发病率增加,污染贡献度是很高的,官方态度不甚明朗。但医院只能说不明原因。这个问题必将困扰中国数十年,社会成本和司法成本都会很高。
2 产业结构问题。里面有很经典的一句话:世界钢铁产量,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国第四。落后、污染产能仍然占不小比例。还有一句经典,一位官员说,河北钢铁已经是大而不倒了。
3 能源结构问题。柴静的逻辑性很强,从煤在能源占比讲起。但单纯煤多不能说明问题,关键是煤脏。单纯煤脏也不一定会产生问题,关键是都不洗。于是问题就来了。
4 环保执法问题。暗访时有企业主说:环保部门?你有义务,没有权利。全国人大的在纪录片说了一句话,环保执法牙齿不够硬,所以我们“都不敢张嘴,怕别人看到嘴里没有牙齿”。雾霾对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都有危害出门做好防护美国进口普卫欣 天 猫有效防雾霾的吸入。
5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问题。柴静直言信息公开是良药。直接推介了IPE的污染地图APP(据称片子播出之后,服务器已经超负荷)。另外也给12369热线电话做了个广告。
整个纪录片叙事逻辑和结构都很清楚,很多问题都说得深入脊髓,100分钟将雾霾问题分析如此透彻已经很牛很牛了。片子在数十分钟的质疑之后还不忘在最后十分钟给人留了点温暖。柴静打个12369就解决了门口饭馆的油烟问题,肉饼老板还笑脸相迎;在尘土飞扬的工地找包工头,包工头立马把土堆盖住。窃以为多少有点小概率的嫌疑。不过,留一点阳光,才好扫清雾霾吧。

2,求 柴静《穹顶之下》完整版!完整版!!

《穹顶之下》是一部由柴静自费100万左右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费用全部来自2013年一月柴静的自传性作品《看见》一书的版税。 该记录片于2015年2月28日播出。《穹顶之下》通过视频网站、社交网络等共同的力量,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再次认识到雾霾的危害,并且形象化的对雾霾的构成做了解读,并且通过柴静的行为来告诉我们自己可以做些什么。 “我不是多怕死,我只是不想这么活”——柴静

3,穹顶之下柴静的调查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展开

thunder://QUFlZDJrOi8vfGZpbGV8JUU2JTlGJUI0JUU5JTlEJTk5JUU5JTlCJUJFJUU5JTlDJUJFJUU4JUIwJTgzJUU2JTlGJUE1JUVGJUJDJTlBJUU3JUE5JUI5JUU5JUExJUI2JUU0JUI5JThCJUU0JUI4JThCLkhEMTI4MCVFOSVBQiU5OCVFNiVCOCU4NSVFNSU5QiVCRCVFOCVBRiVBRCVFNCVCOCVBRCVFNSVBRCU5Ny5tcDR8MTExODg3NTk3OHwwNUNCNUE5MURCQjVEN0MzMDQ2NUQxMjc0QjVERjVCQXxoPVlJNU1GWTYzTjJXNlQ1RFNXTEtXSFFFN0RYU0kyVlVNfC9aWg==

4,思修是什么?

思修全称:《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它是大学里的一门公共必修课。该书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活和人生发展,保持身心健康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有价值的精彩人生,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我道德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增强法律意识和树立法治精神,我国的宪法精神与法律制度。本教材有如下特色: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充分注重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兼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是201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本书编写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于2006年出版后,为了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课题组分别于2007年7月、2008年1月、2009年5月和2010年5月对教材进行了修订。2013年5月至7月,为了推动党的十八大 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体现上次修订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成果,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新进展,中宣部、教育部组织课题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再次对教材进行了修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对教材修订稿进行了审议指导。

5,思修简答题:人的本质是什么?

人的本质分为类的本质和个人本质。 1、人的类本质是人相对于其他物(包括非生物、植物和动物)而言的根本性质。劳动是人的类本质。 2、个人的本质是一个具体的、特定的人(张三、李四等等)的根本性质和其各种属性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 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中国古代对人的定义是:有历史典籍,能把历史典籍当作镜子以自省的动物。 扩展资料: 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他们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与协助的目的。 古人类学家把直立行走看作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比如,直立行走的必然结果是手脚的分工,使得人类能灵活使用工具。又如,直立行走以后,使视野开阔,有助于大脑的发育,促进人类智力发展。 人具有发展的本质。人的实践本性决定了人可以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自主创造性活动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即人具有发展的本质; 人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两层意思:一是人的自我本质是在不断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逐渐生成的,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历史与现实空间中。二是人的自我本质的生成与发展要受到一定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 人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人作为一种存在的可能性本身就蕴含着丰富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个体生命具体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及个体间的差异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

6,如何评价柴静的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

首先讲柴静作为一个新闻符号的作品: 1.柴静用了她最擅长的方式来传递她的价值——让人感受到强烈的代入感和共性。这是她从新闻调查做节目以来一直的风格,能够让观众产生很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激起尽可能多的社会关注与反应。 长期以来,柴静遭遇诟病的也正是这种个人的、感性化的叙事风格,支持者认为是新闻的人性化拓展,反对者认为这是对新闻中立性和严谨性的偏离甚至误导。风格化其实是现代新闻传媒诞生以来的必然产物,而新闻本身作为传播事实的一种媒介,风格化带来报道的偏向与选择其实是很自然的,因为新闻制作本身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因此对于柴静个人的这种风格,答主并不反对,但总是要在自己被感动被激动前提醒自己多看看其他信源,毕竟引导与误导、选择与偏向之间的界限太难界定。 2.单从这次的节目结构形式来看,有了比较大的创新。我们十年来习惯的,是作为调查记者而存在、发声的柴静。尽管她早已离开新闻调查,但印象中的她总是低头蒙面的暗访者和一对一的采访者。我们看到的,都是在一对一的采访中,她与难缠的采访对象捉对厮杀,常见的就是她对于利益相关者的诘问和对弱者流露出的柔情。简而言之,是很标准的暗访+一对一采访形式。 而这部穹顶之下,走的是现在比较潮流的新路子——使用类似于TED的演讲形式,对于一个采访对象过多且无明显突出对象的纪录片来说是合适的,更是柴静轻车熟路的方式,只不过不再是一对一的对谈形式,当然更重要的是用主讲人的故事、技巧甚至是一些黑色幽默来串联这个纪录片的各部分碎片,从文章或者影片的叙事结构来讲,柴静用她个人作为一个母亲的抗争角度切入到雾霾问题的溯源纷争中去,自然成为整片叙事的引子乃至主线,所以用个人演讲的形式配合周边资料的多媒体播放,能够很好地撑起一部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不至于让观众看得云山雾绕。同时柴静也需要这样一个主讲的角色,用她最擅长的煽情也好、个人魅力也好、独特的讲述技巧也好,来灌输她的个人情感并引起观众的共鸣。 3.就个人对这部片子的总体印象而言,这不是新闻调查时期那种暗访——采访——调查一体的新闻片,而是带有强烈引导指向和主线的片子,我认为更多的是一种宣传文案,而且是令人信服的好文案。在网络媒体上用户自发的病毒式传播,也说明了片子给观者带来强烈的共同感。 严谨的新闻素材+流畅的叙事结构+个性化的叙述+暗藏的强烈目的主旨=一篇传播得非常成功的文案

7,柴静雾霾调查 穹顶之下让我们懂得什么道理?

看看柴静的视频就会有很多共鸣和想法了,推荐看一下优酷视频柴静雾霾调查苍穹之下同呼吸共命运104分57秒看完你就知道雾霾是什么,对人的危害,为什么治理不起作用和我们能做什么我深深记住一串数字12369环保投诉热线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出门做好防护美国进口普卫欣天 猫有效减少雾霾的吸取。看完很震撼报道了好多不为人知的事实。一组组数据触目惊心引人共鸣高管访谈暴露问题所在……

8,大家如何看待柴静所做的柴静空气质量调查:穹顶之下这个节目?

  不管有没有柴静的《穹顶之下》。中国环境必须展开有效的治理!这已是国人的共识。   从这个角度看,柴静的纪录片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唤醒国人的环保意识,好像不是也没必要,那她到底想干什么呢?举个例子,视频中提到“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城市杭州,柴静说一年有200多天的雾霾天。这个数据很吓人对不对?但如果我告诉你,雾霾天是雾天和霾天两部分构成的,你的反应是什么?你想知道这200多天的雾霾天里,究竟有多少天是因为霾导致的,又有多少天是雾天,对不对?我也想知道,呵呵,柴静不说了。   柴静为什么不惜使用一些在专业人士眼中明显错误或夸张的数据参数呢?   很显然,就如有网友说的,民智已开,中国老百姓不再是那么好忽悠的了。柴静已经不是中国籍,她还口口声声说爱国,我心里觉得怪怪的,不知道为什么? 大家觉得呢?   我觉得一个外国人比中国人更爱中国,这种逻辑太扯蛋!   难道真的是想掀起民意反政府舆论,以期〔以环保之名〕阻滞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反正这个片子是美国的福特基金会的资金支持下拍摄的,我相信一个朴素的道理:乌克兰比美国人更爱乌克兰!伊拉克人比美国人更爱伊拉克!埃及人比美国人更爱埃及!   柴静舞剑,意在何处?难道真的是在挟洋自重,绑架民意?外国资本正在蠢蠢欲动吗?   我特别想问一句:是不是没有看到这个《穹顶之下》,我们就不治理污染了?!其实,绝大多数国人早就觉醒了,那柴静又在唤醒我们什么呢?!谁能告诉我?

9,柴静雾霾调查 穹顶之下什么时候发布的

《穹顶之下》(全名为《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 同呼吸 共命运》)是由媒体人柴静于2015年2月28推出关于中国空气污染的一部调查片,该片采用了类似于戈尔《难以忽视的真相》的呈现方式和对公众演讲的记录形式,由柴静作为主讲人对现状进行介绍,并插入采访拍摄的片段,呼吁人们关注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该片原本在官方色彩浓厚的人民网等网络传媒播出,但于数日后遭xx宣传部全面封杀, 公布xx宣部封杀密令的上海《第一财经日报》职员亦遭开除。
XX被屏蔽, 不能发zhongxuanbu

10,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的即兴评述

 雾霾之上,穹顶之下,我们同呼吸,共命运。

  大雾霾后得知怀孕:女儿健康就好。

  2013年1月份北京,一个月里头25天雾霾。

  那个月里头,我还去了四个地方出差:陕西、河南、江西、浙江。回头看视频里的天空,当时的中国正被卷入一场覆盖了25个省市和6亿人的大雾霾,但有我的嗓子有意向,在西安那天晚上咳得睡不着觉,我就切了一只柠檬放在枕头边上。回到北京之后,我知道我怀孕了。

  听到她的心跳的那一瞬间,我觉得我对她没有任何别的期望了——健康就好。但是,她被诊断为良性肿瘤,在出生之后就要接受手术。我还没有来得及抱她一下,她就被抱走的。我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后来我辞职陪伴她、照顾她,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安就好、健康就好。

  以前我从来没有对污染感到过害怕,去哪我都没戴过口罩。现在有生命抱在你怀里,她呼吸、她吃、她喝,都要由你来负责,你才会感到害怕。那场雾霾持续了差不多两个月(2013年底),它让我意识到这件事情不是偶然发生,也不可能很快过去了。

  这是2014年整整一年的北京,只有空气和良的时候,我才能带她出门,但是这样的天能有多少呢?污染天数175天,这意味着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时间我不得不把她像囚徒一样关在家里面。十年前那个环保局长对我说了一句话,“孝义是山西的缩影,山西是中国的缩影”。短短十年,我眼睁睁地看着它成为现实。

  连续40天空气影像记录显示:

  天津2014年空气污染天数197天,

  沈阳2014年空气污染天数152天,

  成都2014年空气污染天数125天,

  兰州2014年空气污染天数112天,

  石家庄2014年空气污染天数264天

  有的时候早上醒来我会看到女儿站在阳台前面用手拍着玻璃,用这个方式告诉我她想出去。她总有一天会问我,妈妈,为什么你要把我关起来?外面到底是什么,它会伤害我吗?这一年当中我做的所的事情,就是为了回答将来她会问我的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

  雾霾是什么:这是一个看不见敌人的战争

  雾霾是什么呢?我有时候会把灯关掉,我想看一看,我知道PM2.5就存在这当中,它们是一些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所以它们才能折射大量的可见光,留给我们一个能见度很低的世界。这是一个看不见敌人的战争。

  大量的样本显示,有很多人比你更高,超标20倍。所有这些致癌物都附着在刚才看到的那个黑色的采样膜的表面,一种叫做黑炭的物质上,它非常小,只有0.2微米,但是它是一个锁链的结构,所以如果它打开的话,两克黑炭能有多大?能有整个篮球场那么大,所以它可以吸附很多的致癌物和重金属。在中国这样的黑炭有多少呢?这是2009年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做的一个测算,那个紫得发白发亮的地方是中国,(黑炭)它像幽灵一样在我们的上空飘荡。

  在中国每年因为大气污染过早死亡的人数是50万人。在这场跟人类的战争当中,我们最脆弱和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就是我们的孩子和我们的父母,这些小孩大多才两个多月大,还没有出过门,但是已经得了肺炎,他们在接受雾化治疗。在2013年1月份,重雾霾期间的时候,我们整个国家,有二十七个城市都出现了急诊人数的爆发性增长。

  Edward
LagrenceAvol(南加州大学医学院临床预防医学教授):如果让他们暴露在污染中的第一天,他们受到一部分功能损伤,他们暴露的第二天,他们的损伤没有第一天那么多,但这不是因为他们有了“适应性”,而是他们已经失去了这部分功能,损害已经发生。

  我就在华北天空下生活,这十年来我怎么没有觉察到雾霾的存在?我就去找了我们国家奥运空气质量保障小组的组长唐孝炎院士,她给了我这条曲线,这是2004年。

  11年前,那时候我们还没有PM2.5的检测,但是我们有PM10,她是根据当时的估算,那个时候在污染期的话,PM2.5可以达到三百到四百,属于今天的严重污染。但那个时候我们一直认为那是雾,我们一直把它叫做雾。

  人们在当年并不是没有闻到呛人的味道,但煤炭带来的温暖和能量在当时更重要。1980年前后,北京市内有3700家工厂,对一个充满发展渴望的农业大国来说,烟筒被认为是进步的标志。

  过去30年内,我国的肺癌死亡率上升了465%,虽然吸烟和老龄化仍然是这个数字的主要因素,但细颗粒物明确的致癌风险,越来越得到重视。2012年,PM2.5被列入监测范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随着收入增加,信息透明,人们对环境的期待越来越高。

  我戴着口罩逛街,我戴着口罩购物,戴着口罩去跟朋友见面,我用胶条把我们家门窗每个缝都给它粘上,带着孩子出门打疫苗的时候,她冲我笑我都会感到害怕,说实话我不是多怕死,我是不想这么活。所以每次碰到有人问我说,你到底要干嘛做这件事情。我只好简单地告诉他,这是我跟雾霾之间的一场私人恩怨。我要知道它从哪儿来,我要弄明白这一切是怎么回事。

  煤炭:先让中国腾飞,再让中国“遭罪”

  中国的PM2.5,60%来与燃煤和燃油,也就是化石能源的燃烧。这种燃烧的强度有多大呢?我们可以来看看,在2014年,这个数值可以代表全球化石能源的燃烧强度,可以看看中国有多亮,那个烧得发红发亮发白的地方就是我们国家。从图标来看的话,它比欧洲高出三到四倍,我们烧了这么多化石能源。而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煤和油的污染物之间可以发生大规模的化学反应。

  在南威尔士被废弃的矿坑深处,埋葬着英国工业时代的心脏,它曾经驱动过一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也给这个国家带来一场可怕的黑色灾难。在1960年年代,伦敦大烟雾事件发生完之后,其他的国家纷纷开始减少和控制自己的煤炭用量,但当时恰逢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始,这个已经封闭了多年和落后了多年的国家,迫切地需要一种巨大的能量能让自己起飞,它的选择是煤炭。这是它增长的曲线。

  那中国这么多煤用在哪儿?2013年这36亿吨,我们可以看一下,其中3亿8千万吨烧在京津冀,而这3亿8千万吨当中,有三个亿烧在河北。

  熊跃辉(国家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司长,原华北督查中心主任):有60%以上的钢铁企业没有任何审批手续,环评法甩在一边不用,就是一直通知停止审批,不管你合法的、不合法的都停止审批,真正的破罐子破摔的就是黑户,监管部门都不想去触及这一块,关的了吗?能取缔的了吗?一千万吨钢是多少人就业?10万人就业,河北的钢铁是到了什么程度?已经到了你取缔不了的程度。

  中国用三十年的时间走完别人一百年走过的工业华的道路,所以我们煤的污染之上还要再附加油的污染。那么我们的油怎么了?我们的油大部分烧在车上,我们的车在十年之间增加了将近一个亿。北京本地的污染源当中,最大的就来自机动车。

  尴尬的不止环保部门,空气中都是钱的味道

  车多就污染吗?北京市交通委给我的解释是这样的我,东京90%以上的人在坐轨道交通,他们只有不到6%的人在开车。北京有多少呢?北京34%的人开车。北京每天高峰期的时候,六环以内,每个小时的PM2.5排放量是多少?——1吨。北京人在5公里以内开车的有多少?将近一半。

  在北京每天一天凌晨的时候都会出现污染的峰值,而且是每天恒定出现,永远比当天下午有机碳的排放大概要高出两倍。这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也想知道这个答案,我们就去了延庆。

  (随机抽查一辆车)

  司机:这是国一之前的。

  柴静:那就是意味着没有任何排放设施。

  司机:没有,基本没有排放控制措施。

  警察:绿标。

  司机:国三。

  柴静:是哪儿发的?河北省环保厅。

  司机:买的时候他说是国三的,咱又不懂,对不对,咱只是买车的。

  李昆生(北京是环保局机动车排放管理处处长):大面积造假,或者说说得更严重一点,全面造假,这是行业内的秘密,90%基本配置都不在。如果有三万辆车进城,那就相当于几百万辆车在夜里还在跑。

  没有任何排放设施的时候,它的排放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只这一辆车,只一项颗粒物的排放,它就是国IV车的五百倍。它的氮氧化物的排放,要占所有机动车的70%,它的一次性颗粒物的排放要占到多少呢?99%。还有更可怕的事情是,柴油车的尾气排放出来的颗粒物毒性远比一般的大。如果要问责的话,首先应该问的是造假车企的负责人吧?

  十几年来,如果说这种全面造假、普遍造假都存在,而且监管部门知道的话,为什么不去处理他们呢?我们不是有法律吗?你这样的产品是可以召回的呀。但是从2004年到现在,这个法律在这类车辆上用过多少次呢?一次都没有。

  丁焰(环保部车辆污染研究处主任):当然我们问过,你大气法为什么要这么写,为什么不直接写我们。人家说了,就是因为当时定这条的时候,很多部门反对,不能你环保管。但最后这个法就过不去,过不去最后等于就用了一个模糊的写法,就是叫有执法权的去做。

  丁焰:但是实际上还是没管住啊,合格证全是真的,车型也全是真的,环保部门也发了那个绿标了,也是国四的。没有一个部门去看那个车到底是什么,只有那个车是国一的。

  尴尬的不光是环保部门,车企业也挺尴尬的,那个造假的老板后来就跟我说,如果环保部能够去执法,去抓那些造假的车辆的话,我保证第二天就生产真的。在延庆的时候,随机抽查了这辆柴油车,这是在北京加的柴油,已经是非常好的,全国最高的水平了,但是它的柴油测出来之后,是欧盟和日本包括美国的二十五倍。

  全世界的石油企业都会去尽量维护自己的行业利益,这是一个公司的天性,这无可厚非。我们很想知道其他国家到底是谁在制订这个标准,这是我们目前为止调查到的结论—澳大利亚:环保部;韩国:环境部;日本:日本环境省;墨西哥:环境和自然资源部与能源部;加拿大:环境部;欧洲标准委员会。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墨西哥、加拿大,基本都是环境部在主导标准。即使是欧盟这样的欧洲标准委员会来定的时候,它会有行业协会的声音,但是也没有出现过由石化行业来主导标准制定的情况。

  那为什么在我国,国家车用燃油质量标准是由石化行业主导的呢?一个国家的选择有它的历史原因。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石油处于极度紧缺状态,长安街上的公交车需要头顶一个煤气包行使,远未到考虑燃油环保指标的时候,环保部门也未成立,所以标准的制定,是由当时石油部下属的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

  在中国,除了我们的油品标准低之外,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在我出发之前远远没有想到的问题,就是我们有一半的油是完全失控,全球十大港口,现在有七个在中国。远洋货轮带来的污染之大,在靠近海岸线四百米的地方,它排放的污染相当于五十万辆大卡车。所以在深圳,百分之六十的二氧化硫是来自轮船的。

  也许你既不生活在港口边上,也不生活在河的边上,也不生活在机场的边上,但是你一定遇到过这些车。这些是工程的施工车辆,有一次我在河北看到它们的时候,我以为前面失火了,绕到前面一看,是它在排放黑烟。我们跟环保部一起,环保部门的人就说“那这样,我们去查一下,看看吧”。他们就现成买了一个柴油壶,然后就进了最近的一家民营加油站,我是最后一个下车的,那么等我下去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证已经被老板夺走了。

  老板:大气防治法?

  柴静:“环保部门有这义务权力”。

  老板:你有义务,你有义务,没这权力。

  这老板说完这句话之后,我们每个人都默默无语,然后就拎着柴油壶就都散了。他说得太狠了,从煤到油一项一项下来,煤和油的消耗都这么大,我们的品质相对低劣,我们缺少清洁,我们还在排放的时候缺乏控制,我一直想知道为什么,一直到这个老板,这句话我觉得他莫名其妙地道出了某种事物的本质。

  一吨钢,如果把它所有的环保成本省下来,不去装的话,它能够省一百块钱,一吨煤能够省一百五十六块钱,一辆车如果不装环保设施的话能够大概省两万,油品少升级一次,能够省五百个亿。十年前,我问空气中是什么味道,我没有得到答案。现在我知道了,空气中是钱的味道。

  借鉴经验,创造未来:英国美国是如何治理空气污染的?

  城市给了我们个人的自由,也给了这个国家三十年来的繁荣,未来还会有三四亿人要进城,这个必然到来,不可避免。他们会给这个国家带来不可思议的文明和财富,但是假如用投资拉动工业和拉动城市发展的模式不改变的话,结果会是什么?这意味着我们将在用光所有的资源之前,我们就用光所有的环境容量。

  之前我很担心,北京还在扩张,它的汽车的量还在增加,它的污染能降低吗?但是这是洛杉矶,一个跟北京非常像的地方。它也是三面环山,空气扩散条件很不好,所以它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光化学污染烟雾事件。但是从1970年以来,洛杉矶的车辆还在上升,上升了这么多,三倍,但它们排放呢?降低了百分之七十五,他们怎么做到的?我就去趟洛杉矶在那里观察。

  洛杉矶这种摊大饼的城市规划,被认为是典型的失败案例,它的公交系统也远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来,造成车辆毫无约束的发展。

  一千七百多完人差不多一千三百多万辆车。都快人手一辆了,整个加州,一天之内,8.5亿的形成,所有的燃料加起来,都够来回月球一千六百趟。

  根据加州空气资源部的估计,南加州空气中71%的致癌物质,都由柴油车产生,所以所有的柴油车都被要求安装DPF,这种颗粒过滤器,相当于给车戴上口罩,可以过滤掉99%的颗粒物。

  为了治理污染,加州不得不制定最严格的新车机动车标准,环保部门有权力抽查任何新车,可从用户手中直接抽查十二万英里之内的在用车,一旦发现厂家违规,要从出厂当天开始,每一天罚两万五千美元。环保部门有权力要求车企,召回全部问题车辆。

  中国是一个煤炭的消费量,占百份之七十的国家,在我们国家能源结构里面,我们怎么才能减掉煤呢?很多人都跟我讲说,伦敦要等了四十年,五十年才把污染治好,我们也得等这么久。但真的是这样吗?看看这儿,从他们开始治理污染的前十年,他们就把污染物降低了百分之八十,这是一个极大的改善,我们来看看伦敦是怎么做的。

  伦敦大烟雾事件发生的时候,英国的能源结构中,将近百分之九十是煤炭,1953年,颗粒物的平均浓度,超过欧盟标准的十倍,他们控制污染的压力,比我国当前更大,英国人在1956年通过了《清洁空气法》。

  JohnMurlis(英国伦敦前环保督察员):每一个煤矿都在地上有洗煤的设施,在卖给用户之前,煤炭先要被洗干净,在开放式的壁炉里燃烧煤是违法的,这就是壁炉。(无烟区内)任何排放煤烟的设施,都是被严令禁止的。治污监察员可以检查店铺,检查是否在售买违法的燃料。

  政府出钱,承担家庭壁炉改造百分之七十的费用,但惩罚同样严格,违反者可以处以一百英镑罚款,甚至坐牢。

  烟雾事件发生后二十年中,石油替代了百分之二十以上的煤炭,天然气替代了百分之三十以上的煤炭,煤炭在整个国家的能源结构中,从百分之九十下降到百分之三十,而重工业占GDP的比例也下降了百分之十。很多煤矿和燃煤的工厂关停,又一个伦敦的地标消失了。这里曾经有上百万人就业,现在你们(矿工)怎么挣钱生活呢?

  EdDavey(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一百多年前,我们英国有几百万矿工,现在只剩下几万人了,但我们的就业人数是历史最高的。当一个产业正在被淘汰的时候,会有另外一个产业冉冉升起。

  开放市场,才能有更清洁的天空

  1960到1970,英国治污的前十年,经济并没有倒退,GDP反而增加了一倍。之后十年中,英国进入油气时代,他们的经济总量翻了四倍。英国是用更清洁的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尤其是天然气来替代了煤炭,他们才取得了蓝天和白云。那时候人均GDP跟中国是一样的,政府最重要的是不要去补贴那些已经要被时代淘汰掉的落后和污染还有亏损的产业,你要给新兴的产业,给它们公平竞争的机会。它们会带给你惊喜。伦敦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要从煤炭时代进入油气时代,我们才能够得到更清洁的天空。

  我们的天然气探明是多少呢?百分之二十二。那我们的石油探明率是多少呢?百分之三十八,而且每年开采量只占探明量的1/9。有大量的资源,我们知道在哪儿,但却没有去开采?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美国来说,它们有六千三百家天然气石油公司,我们有几家呢?三家,其中百分之七十集中在一家手里,中石油。美国有一百六十家天然气管道公司,我们(主体管道)有几家呢?三家,其中百分之七十集中在一家手里,中石油。

  Edward
Davey(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我认为只有开放市场,才能分享智慧,寻求创新,才能得到世上最好的东西。

  重返蔚蓝地图,需要我们共同参与

  做这次演讲,我才第一次接触到中国的能源问题。这两年的腐败图,它是一个腐败高发的区域,能源局前局长刘铁男在接受庭审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要想遏制高发的腐败,就要把本来应该属于市场的权力,还给市场。2014年6月份的时候,我们中国的能源国家安全战略,已经明确,能源是一种商品,我们要建构有效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而且要改变政府对于能源的监管方式。但是在等待一个国家,建立和完善一个庞大的体系之前,我们究竟能够做什么?

  世界上再强大的政府,也没有办法独立治理好污染,它要依靠的就是每一个,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我们的选择,我们的意志。只有信息公开,才是一切公众参与的基础。你可以猜猜看,今年之前有多少家中国的公益组织是具备司法诉讼主体资格的?一家都没有,就是因为当时我们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有关组织才可以提起诉讼,至于谁是这个有关组织,没人知道。但是1月1日开始,新环保法已经规定了,只要你从事环境公益活动五年以上,没有违法记录,你就可以承担这个诉讼主体的资格,现在七百多家环保组织。

  我们可以记住这几个数字,12369。如果你不打,它就永远只是一个数字。雾霾天一来我就不知道我,明天在哪儿,或者未来在哪儿。
天猫美国普卫欣提示:雾霾天气出行记得做好防护。

  但是呢就在那个餐馆老板,把那个油烟(回收装置)装好的那一会儿,我突然觉得我好像脚落实地,这种感觉很难说清楚。你明明知道说它对于改善大气污染的作用,是非常微乎其微的。但就是因为一个人,知道了自己做的一点点事情,可以让事情本身变得更好,他心里面就能够踏实了。

  所以回头来看,人类与污染之间的战争,历史就是这样创造的,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退位,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成千上万的孩子正在孕育,正在出生,这些河流,天空、大地是应该属于他们的,我们没有权利只知消费不知可知,我们有责任向他们证明一个被能源照亮的世界,同时可以是洁净和美好的。在雾霾严重的时候,我们至少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就是保护好你自己,和你爱的人。

11,柴静雾霾穹顶之下演讲的最后一句话作文立意

作为媒体人的柴静,选择了公之于众,让社会共识唤起公众的爱心,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可能没有这个能力,可能缺少一个动机,可能觉得环保与经济发展是冲突的,可能看完、赞叹完明天也一样会开车。但是作为有良知的中国人,我们有权利和义务拨打12369举报监督,同时我们也要从自身做起,防范雾霾给身体带来的伤害,不要让雾霾虐我们千千万万遍。美国进口普卫欣天猫

12,求柴进雾霾穹顶之下时评,为国为民,为了广大学生

是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
《穹顶之下》说了什么
多数人已经看过这部纪录片了。只写我印象比较深的一些内容及一些关键问题。
1 环境与健康的问题。这是开篇就讲的问题。癌症发病率增加,污染贡献度是很高的,官方态度不甚明朗。但医院只能说不明原因。这个问题必将困扰中国数十年,社会成本和司法成本都会很高。
2 产业结构问题。里面有很经典的一句话:世界钢铁产量,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国第四。落后、污染产能仍然占不小比例。还有一句经典,一位官员说,河北钢铁已经是大而不倒了。
3 能源结构问题。柴静的逻辑性很强,从煤在能源占比讲起。但单纯煤多不能说明问题,关键是煤脏。单纯煤脏也不一定会产生问题,关键是都不洗。于是问题就来了。
4 环保执法问题。暗访时有企业主说:环保部门?你有义务,没有权利。全国人大的在纪录片说了一句话,环保执法牙齿不够硬,所以我们“都不敢张嘴,怕别人看到嘴里没有牙齿”。雾霾对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都有危害出门做好防护美国进口普卫欣 天 猫有效防雾霾的吸入。
5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问题。柴静直言信息公开是良药。直接推介了IPE的污染地图APP(据称片子播出之后,服务器已经超负荷)。另外也给12369热线电话做了个广告。
整个纪录片叙事逻辑和结构都很清楚,很多问题都说得深入脊髓,100分钟将雾霾问题分析如此透彻已经很牛很牛了。片子在数十分钟的质疑之后还不忘在最后十分钟给人留了点温暖。柴静打个12369就解决了门口饭馆的油烟问题,肉饼老板还笑脸相迎;在尘土飞扬的工地找包工头,包工头立马把土堆盖住。窃以为多少有点小概率的嫌疑。不过,留一点阳光,才好扫清雾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