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曹参是怎么样以清静之法处理政事的?
- 2,曹参是怎样遵从萧何制定的法令的?
- 3,理财是什么意思?
- 4,曹参接替萧何当丞相后,每日饮酒作乐,为何却被称为千古贤相?
- 5,曹参当上丞相后每日都饮酒作乐,为何还能被称为千古贤相?
- 6,曹参接替萧何当丞相后,每日饮酒作乐,为何还能被称为千古贤相?
- 7,曹参当上宰相后每日饮酒作乐,为何有人称他为千古贤相?
- 8,帮我介绍一下西汉的曹参
- 9,文学翻译的策略有哪些
- 10,英语翻译属于教育学还是文学
1,曹参是怎么样以清静之法处理政事的?
曹参的儿子曹窋(kū)是中大夫。汉惠帝怪相国曹参不理政事,认为他这样做“难道不是小看我吗?”于是他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着私下里随随便便地问一下你父亲:‘高帝刚去世不久,新即位的皇帝正年富力强,你作为相国,整日饮酒,没有什么需请示奏明的事,那么凭借什么以天下为己任呢?’但你不要说出是我让你问的。”曹窋休假回家后,得机会侍奉父亲,擅自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劝谏曹参。曹参非常生气,为此鞭打了曹窋二百下,说:“赶快进朝尽你的职责侍奉皇帝,天下大事不是你应该说的。”到了入朝时,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惩治曹窋呢?前些天的那些话是我让他劝谏你的。”曹参摘下帽子表示道歉,并说:“陛下自己认为与高帝相比,谁更圣明英武?”惠帝说:“我怎么敢比先帝呢?”曹参又说:“陛下看我曹参与萧何相比,谁更是贤明?”惠帝说:“你看起来不如他。”曹参说:“陛下你说的很对。况且高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都已非常明确,如今陛下你垂衣拱手,无为而治,曹参我等尽职尽责,遵从既定的法令而不要有所改变,不也很好吗?”惠帝说:“你说的对。不用多说了。” 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共有三年。死后被赐予懿侯的封号。他的儿子曹窋继承了他的爵位。老百姓作歌称颂曹参说:“萧何制定了法令,明确而又齐整;曹参取代萧何,谨守其规而未有变更,以清静之法处理政事,人民安宁不乱,其乐融融。”
2,曹参是怎样遵从萧何制定的法令的?
汉惠帝二年,萧何去世。曹参听说后,告诉属下赶快办理行装,说:“我将要入朝作宰相。”过了不久,朝廷派的使者果然来召曹参入朝。曹参临走嘱咐齐国的后任丞相说:“应使坏人把齐的狱市当作寄身场所,千万不要让他们扰乱百姓。”后任丞相说:“治理国家,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吗?”曹参说:“不要认为这不重要。狱市是善恶都能容纳的地方,如今您若取消了它,那些奸恶之人到哪里容身呢?无所容身,时间久了他们就会作乱。所以我预先告诫你。” 曹参当初微贱的时候,与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后来都做了将相,互相之间有一些隔阂。待到萧何将要死时,所推重的贤明之人唯有曹参。曹参取代萧何做了汉朝的相国,处理政事没有什么改变,一概遵从萧何生前制定的规章制度。 曹参选择各郡国官吏中质朴而不善于言词的敦厚长者,很快召来任命为丞相府的办事人员。官吏中言语华丽、文辞深涩、想要追求声名荣誉的人,曹参都罢斥不用。每天晚上他都饮味道很醇厚的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及宾客们见曹参不理政事,来见他的人都想劝说他。到他家后,曹参全都让他与自己共同饮酒,片刻之后,来人想要说什么,曹参再次让他们饮酒,直至喝醉后离去,始终也没有机会开口说劝谏的话。后来大家也就习以为常。 相府的后园挨近官吏们的住家,官吏房舍中每天都饮酒唱歌。相府中的随从官吏对此非常厌恶,但又无可奈何,于是就请曹参在后园游玩,听到邻家官吏醉酒的歌声,相府随从希望相国曹参将醉酒的人召来查问处理。而曹参反而取出酒,张座设席饮酒,并唱歌与其彼此呼应唱和。 曹参见到别人犯有细小过失,总是特意掩饰隐瞒,因而相府中平安无事。 曹参的儿子曹窋是中大夫。汉惠帝怪相国曹参不理政事,认为他这样做“难道不是小看我吗?”于是他对曹窋说:“你回家后,试着私下里随随便便地问一下你父亲:‘高帝刚去世不久,新即位的皇帝正年富力强,你作为相国,整日饮酒,没有什么需请示奏明的事,那么凭借什么以天下为己任呢?’但你不要说出是我让你问的。”曹窋休假回家后,得机会侍奉父亲,擅自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劝谏曹参。曹参非常生气,为此鞭打了曹窋二百下,说:“赶快进朝尽你的职责侍奉皇帝,天下大事不是你应该说的。”到了入朝时,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要惩治曹窋呢?前些天的那些话是我让他劝谏你的。”曹参摘下帽子表示道歉,并说:“陛下自己认为与高帝相比,谁更圣明英武?”惠帝说:“我怎么敢比先帝呢?”曹参又说:“陛下看我曹参与萧何相比,谁更是贤明?”惠帝说:“你看起来不如他。”曹参说:“陛下你说的很对。况且高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都已非常明确,如今陛下你垂衣拱手,无为而治,曹参我等尽职尽责,遵从既定的法令而不要有所改变,不也很好吗?”惠帝说:“你说的对。不用多说了。” 曹参做汉朝相国,前后共有三年。死后被赐予懿侯的封号。他的儿子曹窋继承了他的爵位。老百姓作歌称颂曹参说:“萧何制定了法令,明确而又齐整;曹参取代萧何,谨守其规而未有变更,以清静之法处理政事,人民安宁不乱,其乐融融。” 《史记》作者司马迁对曹参这样评价:相国曹参攻城略地、野外作战的功绩所以能有这么多,是因为他与淮阴侯韩信在一起。因而等到韩信被消灭,按各位诸侯成就的战功来封赏时,唯独曹参战功最卓著。曹参身为汉朝的相国,力主清静无为,最合乎治理国家的准则。而百姓们在遭受秦朝的严刑酷法后,是曹参给了他们休养生息的机会,所以天下的人都称赞曹参的美德。
3,理财是什么意思?
理财,顾名思义指的就是管理财务。一般人谈到理财,想到的不是投资,就是赚钱。实际上理财的范围很广,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也就是个人一生的现金流量与风险管理。包含以下涵义:
①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不仅仅是解决燃眉之急的金钱问题而已。
②理财是现金流量管理,每一个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钱(现金流出),也需要赚钱来产生现金流入。因此不管是否有钱,每一个人都需要理财。
③理财也涵盖了风险管理。因为未来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确定性,包括人身风险、财产风险与市场风险,都会影响到现金流入(收入中断风险)或现金流出(费用递增风险)。
4,曹参接替萧何当丞相后,每日饮酒作乐,为何却被称为千古贤相?
关于说为何曹参能够被称为千古贤相,个人认为在史记中有一句话就完全概括了,这句话说的是曹参代替萧何为汉朝的相国以后,对其留下的所有的治国策略和规章制度都没有任何改变,谨遵萧何的约束。正是因为曹参实行的这种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使得国家能够休养生息,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这才被成为千古贤相的,与其是否喝酒作乐没有什么关系。 曹参在代替萧何当丞相之后,对西汉的国家形势以及西汉的经济状况有着高度清醒的认识,他从全局出发,深知在经过多年征战之后的国家和百姓都需要休养生息,而百姓们更加渴望能够有安定的生活。而他也更清楚此前萧何制定的治国政策十分适合目前国家的发展,他只要遵循即可,并不需要过多的改变。 另外个人认为曹参每日饮酒作乐,但是并非无所作为,他只是喜好喝酒,但是并不是醉酒,在他做丞相的时间里,他有心提拔一些真正有才能并且品德较好之人,极其重视官员们的整体素质,在用人任事上面还是十分清醒的。 还有,个人觉得曹参很懂得分寸,为百姓考虑,不会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说实话,无论是哪位官员在新上任的时候都会想着折腾一番,因为总觉得自己的策略会比前任的更好,这样也能在领导面前露个脸。但是曹参却没有这么做,他认可了萧何的治国方针并且继续执行,不曾想过要让自己出头。虽然说他似乎什么都没做,但是他当得起千古贤相的这个称谓。
5,曹参当上丞相后每日都饮酒作乐,为何还能被称为千古贤相?
曹参,字敬伯,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在秦朝是曹参担任沛县的狱掾,在任职期间与刘邦、萧何交好。公元前202,刘邦得帝位。刘邦对群臣论功行赏,萧何首功,曹参功居第二。 在曹参为相国时,曹参没有对当时的法律制度做什么改变,一切按照萧何制定的汉法去执行。留下了一段历史佳话“萧规曹随”。曹参挑选全国贤人来当自己的属官,调走喜好对文辞苛求细节的官吏。在相府中,曹参发现别人的细小过失,一律宽容。相府的人不用谨小慎微的办公,不用害怕因小失误而被责罚,一心一意处理政务,也提高了办公效率。 在汉惠帝得知曹参整日饮酒,不理政务时,便派曹参之子曹窋前去规劝,结果曹窋被曹参大骂一顿。第二天早朝后,汉惠帝留下了曹参。君臣进行了一席对话,曹参表示:如今的天下更适合休养生息,采用黄老之治,沿用先前的法令治理天下即可。 曹参之所以整日饮酒,不理政务,是因为采用了“无为而治”,汉朝经历了秦二世的暴政,楚汉争霸的战争,天下生灵涂炭。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政策清明,轻徭薄赋,给人民喘息的机会。萧何制定的法规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所以不必做改变,汉王朝也可以在渐进中走向强盛。曹参也因此得到了百姓的认可,被世人称为贤相。
6,曹参接替萧何当丞相后,每日饮酒作乐,为何还能被称为千古贤相?
曹参接替萧何,当成丞相后,每日饮酒作乐,最后还被称为千古贤相,因为当时的汉朝经历了楚汉争霸的战争,百姓的生活还比较混乱,需要进行休养生息。而可以减轻百姓当时的负担,赋税等。他看似是饮酒作乐,其实他是无为而治。就是什么也不做就等于做了。 我们现在所说的一个成语,"萧规曹随”就说明了这一点。萧何和曹参早年都是同一个县里的官吏,他们跟汉高祖一起起兵,两个人的关系还比较好,后来因为汉高祖比较,重用萧何却不重用立功的曹参,所以两人的关系就不那么好了,但是,在萧何死前他还是建议让曹参来接替他丞相的位置。 曹参在做齐相的时候,听了一个有名的隐士盖公的话,治理天下的人应该清净无为,让老百姓过安静平和的生活。而正是这个处理方式让当时齐国的几十座城都安定。 后来萧何死了,临死之前像汉惠帝推荐了曹参,而曹参还是选择了之前的办法,依照盖公清静无为的方法去做这个丞相,因为当时的汉朝经历了楚汉争霸纷争的困扰,百姓还在战争中没有缓过劲儿来。需要进行修养生息。 而萧何之前做好的各项政策和制度的,且曹参自认为自己不如萧何,而之前的高皇帝和萧何已经评定了天下,制订了了一套完整的制度,都比较适合当时的百姓所处的环境,所以曹参才整日日饮酒作乐。从行动上其实是默默执行前人的想法。所以在后人看来,曹参看皮什么都没做,只有饮酒作乐,其实已经最好的考虑了百姓的疾苦。
7,曹参当上宰相后每日饮酒作乐,为何有人称他为千古贤相?
汉初的宰相曹参,在担任宰相的几年时间里,虽然每日饮酒作乐,看起来无所事事,但是汉初的经济、民生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因此他也被有些人称为“千古贤相”。 曹参从汉高祖刘邦起事时,就是出生入死的将领,一生带兵灭了两个国家,功勋卓著。后来,在担任宰相期间也颇有建树,是汉初少有的的文武全才的人才。汉初四杰的萧何,在临死前推荐了曹参担任宰相。曹参担任宰相之后,不但没有发布新的纲领,也没有对任何政策进行变更,一直沿袭旧制,整天过的悠哉悠哉。 汉惠帝觉的这样干宰相可不行,于是就单独召见了曹参,希望他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不要这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曹参就对皇帝说,皇上觉得我比萧何更厉害吗?汉惠帝想了想说,好像萧何更厉害一点。于是,曹参就继续说,我没有萧何厉害,你也没有先帝厉害,他们已经制定了非常完善和可行的制度,政策的执行也非常到位,那我们一直用不就行了么?汉惠帝觉得也很有道理,就默认了他饮酒作乐的工作方式。 曹参当然不是在偷懒,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汉朝最应该做的就是休养生息,最需要的就是节约民力,无为而治,尽量的不要起事端,让百姓轻徭薄赋,这样就行了。顺势而为,其实就算是醉生梦死,也能成为一代贤相!曹参才是一个有大智慧,知道顺应时势的智者啊!
8,帮我介绍一下西汉的曹参
曹参(音cān),字敬伯,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名将。
秦时为沛狱掾。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后,沛县吏民响应,曹参等拥立刘邦为沛公,曹参被推为中涓。曹参经历的战事甚多,难以详举。
刘邦初起,曹参将兵击胡陵、方与、薛等地,破秦监平、司马巨及章邯之军,杀三川守李由。曹参晋爵为执帛,号建成君,迁为戚县公。此为曹参战争生涯的第一阶段。
楚怀王封刘邦为砀郡长,曹参随刘邦进兵关中,击成武、杠里、开封等地,破秦东郡尉王离、赵贲、杨熊之军,虏南阳守齮及司马、御史各一人,至咸阳,灭秦。曹参晋爵为执珪,此为曹参战争生涯第二阶段。
刘邦为汉王,封曹参为建成侯,至汉中,晋升为将军。曹参随汉王还定三秦,击下辩、故道、雍等地。汉王彭成败后,王武、程处、柱天侯等反汉,曹参一一击破之,然后归荥阳。此为曹参战争生涯第三阶段。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汉王拜曹参为假左丞相,屯兵关中。月余,魏王豹反汉。曹参随韩信渡河击魏,大破魏军,虏魏王豹,尽得魏地。乘胜击代,杀其相国夏说。韩信东击赵,曹参留代地清扫残敌,杀代戚将军于邬城。韩信已破赵,汉王拜韩信为相国,曹参为右丞相,东击齐。齐地已定,韩信将兵诣垓下会战,曹参留齐,击未服者,此为曹参战争生涯第四阶段。
曹参戎马一生,“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凡下二国,县一百二十二;得王二人,相三人,将军六人,大莫敖、郡守、司马、候、御史各一人。”《史记》、《汉书》对曹参的战功记述颇多,但未记任何作战方略,与两书对韩信战事的写法截然不同。这说明曹参虽然战功卓著,但缺乏谋略。刘邦把他的战绩比作“狗功”,话虽粗野,却有一定道理。曹参独自作战很少,随刘邦、韩信一同战斗居多,即战争之谋略多出他人。
楚汉战争结束后,曹参以功食邑平阳万六百三十户,号平阳侯。刘邦拜他为齐相国,辅佐刘肥。齐是大国,刘肥“王七十余城,民能齐言者,皆属齐”。齐国民情“伪诈多变”,加之多年战争的破坏,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治理齐,是大难题。刘邦拜武将曹参为齐相国,是想让他镇服齐。但是曹参未用武力,使齐得到安定。
曹参至齐,召集长老和儒生,征求“安集百姓”的计策。诸儒至者上百人,所言“人人殊”,均属不着边际的空论。曹参听说胶西盖公善长黄老之术,便使人厚礼请盖公。盖公说:“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盖公一语道破了时代的需要,提供了济世之术。曹参纳其言,用黄老之术,“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萧何死。曹参为汉相国,仍以治齐之术治汉,施政办事,一遵萧何约束,无所变更。郡国吏,选用重厚长者,对华而不实、欲务声名者,概不录用。人有小过,曹参加以掩饰,相府相安无事。曹参日夜饮酒,不治事。吏及宾客见此情景,皆想劝他。曹参知其意,凡来者乃以酒堵其嘴。复欲言者,曹参复予之酒,直至大醉而去,终不得言。不久,吏多仿效曹参,日夜饮酒高歌。从官对此很反感,但无可奈何。他们借相舍后园与吏舍挨着的条件,请曹参游后园,让他听到醉吏的狂叫,想乘机请求他惩治那些人。曹参非但不惩治醉吏,反而“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曹参整日无所事事,惠帝以为是欺负他年轻。曹参的儿子窋为中大夫,惠帝令窋规劝其父。曹窋谏曹参。曹参大怒,笞曹窋二百大板。上朝时,惠帝责问曹参为什么打曹窋?曹参不直接回答,他脱帽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曹参与惠帝的对话,实际是关于汉初统治政策的争论。由于汉一改秦代的“政苛刑惨”、“赋敛重数”,在“无为”思想指导下,推行约法省禁、轻徭薄赋政策,所以收到了“天下俱称其美”的社会效果。
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曹参死。百姓歌颂他的功劳:“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百姓歌颂,是因为经济得到恢复,百姓“衣食滋殖”。曹参作为汉初推行“无为而治”的代表人物,对于恢复经济,“安集百姓”的贡献,至少不下于他的军功。
9,文学翻译的策略有哪些
1 文体对等
不同文体的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点,面对不同文体的作品,译者要自动“切换”至不同的“翻译模式”。即译员在着手翻译作品之前,首先要定位源语文本的文体,从而确定目的语文本的文体,即达到源语文本的文体和目的语文本的文体对等。此外,不同语言背景下的文学作品,其承载的文化因素也各不相同。优秀的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会充分考虑如何处理不同语言背景下的文化差异。既然存在差异,源语文本中的文化因素就不可能完全传达或体现在目的语文本中,译者能做的是尽量减少译文中的文化缺失。
在翻译前,首先通读源语文本,将文章定位为文学类作品。相应地,种瓜得瓜,译文也一定是文学类作品。这就意味着我们在翻译时要注意,要以“文绉绉”的口吻去措辞、译句、谋篇,而非口语化的表达,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打上文学的“烙印”。
2 篇章对等
篇章对等又叫语篇对等。在进行语篇分析时,不仅单分析语言本身,还要看语言是怎样在特定语境中体现意义和功能。语篇对等包含三个层面: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上下文语境指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在上下文的特定语境下确定其特殊的内涵。其语义单位和语义成分要在上下文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语义的翻译转换。
例:Often, as his letters show, his powers of expression overflowed the bounds of the medium which he mastered.
从字面意思来分析原文,得出的译文是“通常,正如他信中显示的,他的表达力超过了他所掌握的媒介的界限”。但是根据上下文语境分析,“the medium which he mastered”实际上指的是钢琴,而非其他表达媒介或工具。从下文得知他抒怀的方式不止弹琴这种方式,他的写作能力也非常好。因此根据上下文语境分析,深挖出了原文的深层涵义。经过对译文的转化和润色后,得出的译文是“只要读一下他的信件就不难发现,贝多芬不仅只会借曲抒怀。”由此可见,上下文语境对翻译的帮助和制约作用。
情景语境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下,根据语境中交际的人际关系和内容来确定语言现象中的语言的确切涵义,从而判断译文的选词。
例:Once, when walking through the streets of Weimar, Beethoven and Goethe became aware that the Imperial family, accompanied by a glittering cavalcade of courtiers, was approaching them.
这段话描写的是贝多芬和歌德走在威玛街上偶遇到“accompanied by a glittering cavalcade of courtiers”的皇室人员,这里的“glittering”和“cavalcade”基本呈现出了街上列队整齐、臣伴左右的景象。根据当时的情景,我们不难想象得到当时庄严肃穆的盛况。因此,根据当时情景“accompanied”应翻译为簇拥,而非伴随、陪伴,因为簇拥一词更能再现当时的情景。因此译文应为“一次贝多芬和哥德走在威玛的街上,见到一队皇家人马在众大臣的簇拥下走来”。
文化语境指语言运用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传统文化及社会心理等。翻译的内容不仅仅是不同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不同语言符号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翻译中,尤其是文学翻译不可避免地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谈到翻译中的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就涉及到翻译时是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归化策略,还是让读者向作者靠拢,采用异化策略。就本文而言,笔者更倾向于前者。
例:Men who possess great character as well as genius have always been sure of their worth to the world.
这句直译为:拥有伟大人格和天才智慧的人总坚信他们对世界的价值。这种译法显然是可取的,毫无诟病。但是在文学翻译中要获得精彩的译文的话,不只是传达原文的直观意思。能把原文的含义用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或目标语习惯的俗语或诗句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就能变成更加地道的本国语言。译文如果意译为:“拥有伟大人格和天才智慧的人总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则更能深入目标语的文化习惯。
3 句法对等
英汉翻译中如果句句皆能达到对等的话,那全文的也就相对做到了文体对等和篇章对等。
例:there would have remained the life-story of a man whose character was supreme in resistance of evil, and in defiance of the blows of fate.
译文:他的一生仍然光辉灿烂,他不向邪恶妥协、不向厄运低头的人格魅力也已可圈可点。
原文为“in the resistance of evil, and in defiance of the blows of fate译文为“不向邪恶妥协、不向厄运低头”,笔者认为这已经做到了句法对等,原文和译文句式形成了对仗。
但是汉英语言在句法上存在很大差异,例如,汉语没有关系代词,这就意味着在英汉翻译时,需要考虑定语从句的次序和组合。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句法重组也是翻译的一大难题。
例:Perhaps it was this last trivial circumstance that set off the fiery spark of indignation in Beethoven, who under ordinary conditions would have acted just as one of the crowd.
原句中将“circumstance”的定语后置,同时贝多芬的定语也后置了,直接逐字逐句的翻译的话,显然不符合汉语句法结构。汉语中定语在核心词前面。在翻译中遇到后置定语的句子,就需要重新调整句子,这时就不能做到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的完全对等了。根据汉语句法结构语言顺序重组之后,译文为:通常情况下,贝多芬本也会随规从俗,但可能正是这微不足道的插曲最终让贝多芬忍无可忍。
4 词汇对等
两种语言间,没有哪两个词的意义是完全对等。例如汉语中的“饺子”
和英语的“dumpling”的所指等值吗?根据英语国家的饮食文化可知,他们的餐桌上是没有在做法和用料上和饺子一样的食物,所以实际上“饺子”和“dumpling”是不对等的两种食物,在意义上也是不等值的。所以在翻译中遇到不同语言间存在的文字空缺的,译者通常会采用加注、解释的方法。
5 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没有绝对的功能对等,只有相对的对等。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过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钥匙”。在翻译实践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为了对等而“生拉硬拽”的翻译,失去原文应有的风姿。尤其在文学翻译中,勉强的对等会造成译文读者对原文美感的缺失。所以,对于功能对等理论,我们应该做到的是能对等则对等,不能对等则灵活翻译。
10,英语翻译属于教育学还是文学
准确分类的话,应该属于语言学。如果你把它看作是教育学,说明是站在老师教外语翻译的角度;如果看成是文学,是因为很多翻译含文学成分,可是别忘了,如果翻译的是科技文献呢?是否又要归类科技学科呢?
西方国家基本把普通(基本)翻译专业归到语言类。但不排除文学专业里可能有翻译专业,那是专门针对文学,不涉及其它门类的翻译。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