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购物站 > 知识百科 > 正文
普茨迈斯特的三一并购
普茨迈斯特的三一并购
提示:

普茨迈斯特的三一并购

“有些时候结婚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我们对普茨迈斯特(俗称大象)暗恋了18年,18年前我们进入这个行业时,它就是第一了,如果是那时,我们简直不敢想象并购的事,我们对它是长达18年的倾心相恋。”三一重工(600031,SH)总裁向文波在1月31日下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如此形容这次对普茨迈斯特的并购。2012年1月31日,三一重工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三一德国联合中信基金于2012年1月20日与德国普茨迈斯特股东签署了《转让及购买协议》,三一德国和中信基金共同收购普茨迈斯特100%股权,其中三一德国收购90%,中信基金收购10%。三一德国的出资额为3.2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6.54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3.5%。这次收购引起了业界的强烈震动,《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也了解到了此次并购的一些幕后细节。 半个月达成协议记者了解到,这次收购只用了半个月就达成协议,如果不是因为德国法律上的原因晚了几天,一个星期时间就可能完成了交易。“本来1月19号我们就要在法兰克福签合同。但由于法律上的原因,没有及时签订协议。但是我们给对方承诺,严格遵守时间表,为了达成目标,我和普茨迈斯特的创始人卡尔施莱西特先生同时调了我们的手表,并交换了手表。到现在我们都互相保存对方的手表。”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在发布会上透露,“卡尔施莱西特先生写了一个纸条给我,表示‘大象’一定跟三一合并,再不与其他企业谈。交换了手表后我就回国了。”卡尔施莱西特也证实了梁关于手表的故事,并在这次发布会上再送一块表给梁稳根,“约在4周前,我们收到了梁总的一封信,看到了他收购的意愿,我们见面几个小时后就达成了一致。”对于短时间就并购普茨迈斯特,外界质疑三一重工过于草率。但是向文波并不认同。“如果只是一般的财务性并购,我们不会去做。”向文波表示,这次为什么这么快?就是因为对这家公司具有相当深的研究,每年都在研究它,比一般的财务顾问的尽职调查还要了解。“从1994年三一重工进入混凝土机械制造领域起,我们就知道了施莱西特和普茨迈斯特,一直以来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超越的对象。三一对它有特殊的感情,我们半个月前才第一次相见,但一见如故。普茨迈斯特对三一来说是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梁稳根表示。向文波对此次并购评价更高,他甚至表示,即使200亿元,也要拿下来,这种资源不可替代,200亿元只是三一重工混凝土制造领域两年的利润而已。“这次收购不是可以以金钱来衡量的。普茨迈斯特的技术,品牌、网络体系,都不可以用金钱来衡量。这次并购能给我们带来金钱和时间不能换回来的东西,它有52年的历史,它花了52年建起网络体系,这种价值也是无法衡量的,我们的产品主要在中国,出口不到5%。我们的销售世界最大,但还不是世界品牌,我们这次收购获得了一个世界品牌,战略性并购是改变世界竞争格局的并购,谁有了‘大象’,就有了世界性的体系。”对于外界担心的现金流,向文波则表示,“现在说三一现金流有问题,是对三一不了解。我们收购的资金全部是自有资金,三一从创业到现在,从未遇到现金流问题。我们把资本市场上筹到的钱全部还给了投资者。前年有60多亿元的利润,去年有80多亿元的利润。三一在海外发行股票,不是缺钱,而是希望成为国际化的公司。我们负债率只有50%多,我们市值1000多亿元,这次收购不到市值的5%。”向文波还表示,“我们不会解雇一个员工,我们跟他们的CEO签了5年合同,并要通过拓宽普茨迈斯特产品线来增加就业,招聘更多海外员工。”他对今年一季度的交易审核通过充满信心。“三一重工正在按程序走,要通过反垄断审查,这是需要时间的,但是我们有信心通过,收购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 整合悬念实际上,一个多月前,三一重工和普茨迈斯特还在印度为一个400多米高的楼互相竞标。“现在我们不争了,我跟营销部说了,有‘大象’投标的,我们不去了。”向文波说。尽管向文波声称此次并购“不是简单性的财务并购,是战略性并购,价值连城”,但外界还是对下一步的整合存在疑问,这是三一重工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重大并购,是否会水土不服?这也成为一个悬念。向文波回应,“我们是市场化的企业,对市场有天然的适应性,我相信我们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不会很大,我们三一重工推行的是丰田的管理模式,我想在普茨迈斯特推广也不是问题。”“到时我们会将大象的部分产品转移到国内生产。我们要管理效应,我们之间会全面整合商务体系,它的优质零部件可以提升我们的产品质量,我们低成本的零部件可以降低它的成本,发挥协同效应,迅速整合我们的营销。不会因为这个整合让大家没事干。”向文波说。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普茨迈斯特总资产4.91亿欧元,净资产1.77亿欧元。2010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5亿欧元,净利润150万欧元,预计2011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6亿欧元,仅为历史最高57%。2007年,该公司销售收入为10亿欧元。尽管普茨迈斯特财务数据并不漂亮,但是此次并购获得各大券商研究员的一致看好。中金公司发布研究报告表示,如果能顺利整合,三一将与其形成优势互补,获得普茨迈斯特在世界范围内相当成熟的营销网络和渠道资源,世界一流的混凝土机械技术,以及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顶级品牌资源。此次收购将为三一打开海外市场的广阔空间,有利于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中遇到的问题
提示: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中遇到的问题

困境一:现金流尚难支撑收购三一德国和中信基金共同收购普茨迈斯特100%股权,其中三一德国收购90%,中信基金收购10%。三一重工此番收购须花26.54亿元人民币,而据最新三季报显示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负15.16亿元,以三一重工目前的资金状况尚不足以收购的起普茨迈斯特。[详细]
困境二:利润贡献甚微受到金融危机影响2011年普茨迈斯特的收入跌到了5.6亿欧元左右。2011年时该公司的净利润只有600万欧元。如果三一重工完成收购,在净利润上的贡献也是有限的。[详细]
困境三:产品价格过高普茨迈斯特虽然渠道广阔,但其定价也要比意大利CIFA(2008年被中联重科收购)等欧洲对手高很多。其中混凝土泵价格方面,普茨迈斯特比CIFA最多高出20%,而搅拌机械方面价差也达到13%。[详细]
困境四:或难得到真正技术像普茨迈斯特这样的企业,其在液压系统、涂装及焊接等领域有着天然的国际领先技术,但不太可能将自己的研发队伍单独拆开给三一重工,否则这家德国公司的未来发展将面临很大风险。[详细]
困境五:工人安置问题待解有数百名工人周一在普茨迈斯特总部门前举行了示威活动,他们除担心失业外,还抗议一直被蒙在鼓里,对这项交易毫不知情。[详细]

三一重工收购川润股份是真的吗
提示:

三一重工收购川润股份是真的吗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自成立以来,秉持“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企业愿景,打造了业内知名的“三一”品牌。 三一的使命,是“品质改变世界”,即以极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改变中国产品的世界形象,为中华民族创造一个世界级品牌。 目前三一正在实施三大战略:数字化、电动化、国际化。【摘要】
三一重工收购川润股份是真的吗【提问】
亲亲,很高兴为您解答!三一重工收购川润股份是真的吗:是真的哦。【回答】
2022年7月24日,三一重工官网发出了声明,收购了川润股份30%,并与当天签订了合同。【回答】
要重组?【提问】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89年。自成立以来,秉持“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的企业愿景,打造了业内知名的“三一”品牌。 三一的使命,是“品质改变世界”,即以极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改变中国产品的世界形象,为中华民族创造一个世界级品牌。 目前三一正在实施三大战略:数字化、电动化、国际化。【回答】
我在三一重工官网查不到【提问】
亲,您可以在三一重工官网关注他们的最新动态,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回答】

现在大众旗下有多少品牌??面对金融危机,大众收购不少,像捷达这类得中低价位车会在便宜
提示:

现在大众旗下有多少品牌??面对金融危机,大众收购不少,像捷达这类得中低价位车会在便宜

1.大众。主要车型有(进口:辉腾、高尔夫GTI、帕萨特R36、途锐、Scirocco尚酷、甲克虫、CC等。 国产:迈腾、速腾、高尔夫、朗逸、POLO、途安、Tiguan途观、帕萨特新领驭等)。2.奥迪。主要车型有(国产:A4L、A6L。进口:A3、A5、A8、Q7、TT、R8等)。3.兰博基尼。产地意大利,主要车型有(Gallardo盖拉多、Murcielago穆拉多、Reventon雷文顿)。4.宾利。原英国品牌,产地英国,主要车型有(欧陆、雅致)。5.斯柯达。原捷克品牌,现旗下部分车型在上海大众国产,主要车型有(昊锐、晶锐、明锐)。6.布加迪。原意大利品牌,产地法国,主要车型有(威龙、威航)7.SEAT 西亚特。原西班牙汽车品牌,主要车型有(Ibiza)。8.Scania 斯堪尼亚。原瑞典世界著名商用车品牌,主要生产大型卡车和客车。9.MAN 曼。德国世界著名商用车品牌,主要生产大型卡车和客车。10.保时捷。主要车型有(Boxster、Cayman卡曼、Panamera、911、Cayenne 卡宴、Carrera GT卡雷拉GT)。注:楼上的回答显然是复制来的,那个所谓的大众商用车,其实就是德国的 MAN 曼,但叫大众商用车完全不正确!大众商用车根本不能算是品牌名称!只能算是公司名称,详细的说应该是德国大众商用车公司旗下品牌 MAN 曼。

劳斯莱斯被宝马收购,迈巴赫被奔驰收购;保时捷,宾利也都被大众收购;这是否意味着顶级豪华车如今根本没有生
提示:

劳斯莱斯被宝马收购,迈巴赫被奔驰收购;保时捷,宾利也都被大众收购;这是否意味着顶级豪华车如今根本没有生

首先纠正你一个错误,大众还没有绝对控股保时捷,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合并。而在合并之前,保时捷曾上演过一场数年轰轰烈烈的收购大众行动,几乎成功,只是08年金融危机致使失败,最后不得不接受屈辱的条件与大众公司合并。这场商战所包含的历史、家族、金融等等都堪称传奇,只是最后结局有点惨淡,保时捷的骄傲倒在了金融危机脚下,此外导致卡塔尔人的资金介入,会是以后一个很大变数。如有兴趣可参看http://money.163.com/09/0724/18/5F0NM2EO00253G87.html。

然后说到你所提的问题。顶级豪华汽车的利润是很高的,但越豪华就越小众,总利润或者公司规模是无法和成功的大汽车公司相比的。只要股票流通了,就不可避免要被有兴趣的大汽车公司收购,股票有价,价高者得。当然也有经营不善而被收购的,但不是主要原因。迈巴赫也不能算是收购,迈巴赫在1941年就停产了,奔驰重新挖掘了这个品牌,只是为了对抗有了劳斯莱斯的宝马和有了宾利的大众。所以现在的迈巴赫和70年前的迈巴赫其实是没有什么传承的,只是奔驰全新开发的一款超豪华车,虽然更贵,但文化缺失了很多。
文化在欧洲,欧洲的造车文化也是最先进的。而德国人是好样的,收购了那么多别国的品牌,而德国人仍然能保持那些品牌的优秀传统,同时加进了德国人的严谨。造车想超过德国,怕是不可能了。未来国产汽车也许可以超过倭国的,但想超过德国,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