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原料来自地球,那为什么核事故影响这么大?本来都存在于地球上,为什么后者比前者影响大?
核事故的影响范围并不只是局限于核原料的来源地,而是会对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核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会随着风向和地下水等途径扩散到很远的距离。 另外,核事故中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这些物质可以对人体造成辐射伤害,导致癌症和其他健康问题。同时,放射性物质还会对生态系统、农业、经济和社会稳定等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即使核原料本身是存在于地球上的,核事故的影响也会远远超过其所在地区,因为核反应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可以随着环境和气候的传播而影响到全球。
核武器对地球有什么危害
利用能自持进行的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时释放的巨大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毁伤破坏效应的武器。主要包括裂变武器(第一代核武器,通常称为原子弹)和聚变武器(亦称为氢弹,分为两级及三级式)。核武器也叫核子武器或原子武器。从广义上说核武器是指包括投掷或发射系统在内的具有作战能力的核武器系统。核武器通常指狭义的核武器,即由核战斗部与制导,突防等装置装入弹头壳体组成的核弹。核战斗部的主体是核爆炸装置,简称核装置。核装置与引爆控制系统等一起组成核战斗部。将核战斗部与制导、突防等装置装入弹头壳体,即构成弹道导弹的核弹头。广义的核武器通常指由核弹、投掷/发射系统和指挥控制、通信和作战支持系统等组成的、具有作战能力的核武器系统。
环境污染
1.放射性的污染
某些物质的原子核能发生衰变,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只能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到的射线。物质的这种性质叫放射性。
2.放射性污染来源
1)、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的情况下,核弹爆炸的瞬间,由炽热蒸汽和气体形成大球(即蘑菇云)携带着弹壳、碎片、地面物和放射性烟云上升,随着与空气的混合,辐射热逐渐损失,温度渐趋降低,于是气态物凝聚成微粒或附着在其它的尘粒上,最后沉降到地面。
2)、核燃料循环的“三废”排放原子能工业的中心问题是核燃料的产生、使用与回收、核燃料循环的各个阶段均会产生“三废”,能对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
3)、医疗照射引起的放射性污染,由于辐射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已使医用射线源成为主要的环境人工污染源。
4)、其它各方面来源的放射性污染其它辐射污染来源可归纳为两类:一 工业、医疗、军队、核舰艇,或研究用的放射源,因运输事故、遗失、偷窃、误用,以及废物处理等失去控制而对居民造成大剂量照射或污染环境;二是一般居民消费用品,包括含有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产品,如放射性发光表盘、夜光表以及彩色电视机产生的照射,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低,但也有研究的必要。
3.放射性对人体的危害
在大剂量的照射下,放射性对人体和动物存在着某种损害作用。如在400rad的照射下,受照射的人有5%死亡;若照射650rad,则人100%死亡。照射剂量在150rad以下,死亡率为零,但并非无损害作用,往往需经20年以后,一些症状才会表现出来。放射性也能损伤遗传物质,主要在于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使一代甚至几代受害。
其实核武器对地球没什么危害,它的危害主要是对地球生命和地球生命得以生存的环境所带来的危害。
核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卢瑟福用一束α射线轰击金属薄膜,发现有少部分α粒子大角度改变运动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行星式原子结构模型:原子中存在一个带正电的核心,即核。
“核”是原子核atomicnucleus的简称。位于原子的核心部分,由质子和中子两种微粒构成。而质子又是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又是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
原子核极小,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在这极小的原子核里却集中了99.96%以上原子的质量。
原子核的密度极大,核密度约为10的17次方kg每立方米,即1立方米的体积如装满原子核,其质量将达到1014t,即1百万亿吨。
核能发电一共有几种,材料分别是什么?
核电站的种类有许多,通常用反应堆中用来降低中子运动速度的慢化剂对反应堆的类型进行命名。用轻水(H2O)做慢化剂的反应堆叫轻水堆;用重水(D2O, Deuterium oxide)做慢化剂的叫重水堆;用石墨慢化剂的叫石墨堆。此外,轻水堆又可以按照反应堆内水的状态分为沸水堆和压水堆,沸水堆中水的状态是沸腾形式,而压水堆则是对水加以高压而使高温水保持液态。同时除了以上几种,还有不对中子进行慢化的核反应堆叫做快中子增殖堆,简称快堆。这些不同种类的核电站除了中子的速度不一样以外,对核燃料的利用效率也不同和核燃料的要求也不同。 核电站类型 压水堆核电站 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它主要由核岛和常规岛组成。压水堆核电站核岛中的四大部件是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主泵和堆芯。在核岛中的系统设备主要有压水堆本体,一回路系统,以及为支持一回路系统正常运行和保证反应堆安全而设置的辅助系统。常规岛主要包括汽轮机组及二回等系统,其形式与常规火电厂类似。 沸水堆核电站 以沸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沸水堆是以沸腾轻水为慢化剂和冷却剂并在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直接产生饱和蒸汽的动力堆。沸水堆与压水堆同属轻水堆,都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建造费用低和负荷跟随能力强等优点。它们都需使用低富集铀作燃料。沸水堆核电站系统有:主系统(包括反应堆);蒸汽-给水系统;反应堆辅助系统等。但发电厂房要做防核处理。 重水堆核电站 以重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重水堆是以重水作慢化剂的反应堆,可以直接利用天然铀作为核燃料。重水堆可用轻水或重水作冷却剂,重水堆分压力容器式和压力管式两类。重水堆核电站是发展较早的核电站,有各种类别,但已实现工业规模推广的只有加拿大发展起来的坎杜型压力管式重水堆核电站。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 由快中子引起链式裂变反应所释放出来的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核电站。快堆在运行中既消耗裂变材料,又生产新裂变材料,而且所产可多于所耗,能实现核裂变材料的增殖。 世界上已商业运行的核电站堆型,如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气冷堆等都是非增殖堆型,主要利用核裂变燃料,即使再利用转换出来的钚-239等易裂变材料,它对铀资源的利用率也只有1%—2%,但在快堆中,铀-238原则上都能转换成钚-239而得以使用,但考虑到各种损耗,快堆可将铀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到60%—70%。但快堆开发仍很落后,日本的文殊快堆,以及其他研发中的快堆,都还未正常运行。核电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