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组词有哪些
喻组词:比喻、言喻、不可理喻、隐喻、借喻
1、比喻
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明的事物。 《汉书·师丹传》:“天下一统,而称引亡 秦 以为比喻,诖误圣朝,非所宜言,大不道。”
造句:文章写得漂亮,是因为他善用修辞,例如比喻、拟人等。
2、言喻
用言辞来说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至其诗集中如《吊侯朝宗》、《寄房师周芮公》诸作,凄酸激楚,自悔偷生,隐痛沉悲,殆难言喻。”《小说选刊》1981年第12期:“心中的痛楚是难以言喻的。”
造句: 在他无辜的心灵上,尽管有不可言喻的祸患的黑影笼罩。
3、不可理喻
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褐盖》:“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造句:这些人拗得很,不管怎样劝说都不听,真是不可理喻。
4、隐喻
暗中寄寓讽喻之意。 夏曾佑 《小说原理》:“小说始见《汉书·艺文志》,书虽散佚,以 魏晋间之小说例之,想亦收拾遗文,隐喻托讽,不指一人一事言之,皆子史之支流也。”
造句:转义主要分为四种:隐喻、换喻、提喻和反语。
5、借喻
用其他事物作比方以晓喻别人。 唐 元结 《说楚何惑王赋》:“昔臣 何惑王 用阍嬖之谋,肆极荒淫,更经年岁,凿险填深,转餽通千里,万金五译。臣妄借喻其心,然后云获。”
造句: 然而,这种“借喻”也是副教授“壮胆学”的延伸。
喻组词 喻组词有哪些
1、不言而喻:用不着解释就可以明白。
2、讽喻:一种修辞手段。用说故事等方式,含蓄婉转地说明事物的道理。
3、理喻:用道理来解说,使当事人明白。
4、暗喻:也叫隐喻。比喻的一种。不直接点明是比喻,而实际上是打比方。
5、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6、言喻:用语言来说明(多用于否定式)。
7、明喻:比喻的一种,明显地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某事物,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
8、训喻:训诲;开导。也作训谕。
9、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10、譬喻:比喻。
11、喻指:见“喻旨”。
12、解喻:亦作“解谕”。解释晓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