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站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的位置:购物站 > 电商 > 正文

目录

1,东软集团董事长是谁

东软集团董事长是谁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 ,1955年8月生于辽宁省丹东市,1980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1986年赴美国国家标准局计算机研究院计算机系统国家实验室留学,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位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33岁时被破格提拔为教授,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教授。并购,全球并购,不同行业并购,这是东软在今年干的最多的事情。刘积仁,东软的董事长,这个喜欢下属称呼自己为“刘老师”的大学教授,其儒雅的气质为人所津津乐道,却在今年大部分的时间里扮演的是中国软件行业全球化进程当中“凶猛”的并购者。也许正因为此,刘积仁入围了中国经济界的奥斯卡奖——2009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潜伏从3万元做成市值200亿12月16日,北京,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年度人物录制现场。刘积仁前一天刚从国外飞回来,在美国的三天时间里签订了三份并购协议,略显憔悴。在主持人对前四位企业家轮番访谈的近一个小时时间里,压轴的刘积仁一直站着候场。作为国内最大的IT解决方案和离岸软件服务外包提供商,东软在软件外包行业的头把交椅上已经做了很多年,去年实现整体上市后更是成为中国第一家整体上市的专业化软件企业,截至今年,全国共有2亿人在使用东软的社保结算系统,1.2亿人在使用东软的电信计费系统,用刘积仁的话来说就是,“你在北京打一下手机有30%的可能用到了我们的软件,缴纳社保则有50%的可能”。刘积仁是在1991年在一片“教授应不应该下海”的争议声中创办东软。“当时我们租用了东北大学工学院一间半教室作为研究室,全部家当只有3台电脑3个人和3万块钱。”刘积仁在回忆东软创业初期的时候反复提及那时自己并不想把东软当做一家企业来做,“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头衔都是研究所的所长,也不想把东软叫做公司”,教授出身的刘积仁“本能”地抗拒着“经理”、“利润”这些企业化的用词。所以,从当初的3万元到2008年市值200亿元的上市公司,18年间万倍的增长,而这期间东软和刘积仁却有意无意地保持了低调。对于东软经常被媒体拿来跟微软做比较,刘积仁认为两家公司是行驶在两条轨道上的火车,“而且在我退休之前也没有这个信心去赶上微软”。转型由做软件转向“软硬兼施”东软与微软虽有类似,但确实不同,尤其是在2004年之后。在那之前,东软专注“写软件”,与微软的差别只是把软件写给谁用。2004年,东软与飞利浦对半出资设立医疗器械公司,开始“造硬件”。刘积仁也一度被外界归为“机会主义者”。刘积仁倒也乐得承认,“企业家要是眼前的好机会都不去抓住,那怎么成就一家伟大的公司。”“技术和创新以及对质量的苛求始终是我们的一套主线,无论是软件产品还是硬件产品。”刘积仁举了个例子,当时东软生产出第一台国产CT机的时候,一家跨国医械公司的销售经理告诫山东一家医院的黄姓院长,“不要做民族品牌的受害者”。不过刘积仁拍着胸脯的保证让黄院长决定一试,结果没有“受害者”,只有“受益者”。就在医械仪器打开国内医疗市场的同时,东软的软件也迅速跟进,“我们的软件让你以后在家里就可以通过一整套系统管理你自己的健康”。在8月底沈阳东软总部的一次技术大会上,刘积仁站在一块大屏幕前向台下的专家、员工和记者叙述东软今后“软硬兼施”的未来,40分钟的演讲完全脱稿,只是描绘一幅炫目的技术蓝图,恍惚间让人想起比尔·盖茨或是乔布斯。并购中国制造有优势与这些世界IT巨头相同的是,刘积仁也在带领着自己的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东软的全球化第一步就是并购。当被问到这一年之中哪一天最值得纪念时,刘积仁脱口而出,2009年10月8日,“我们在这一天一口气收购了芬兰的三家手机软件设计公司”。在刘积仁看来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并购,而是预示着东软全球化整合拉开序幕。“经济危机为我们的海外并购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今年是企业全球化的关键窗口期”,刘积仁对东软的全球化进程显得信心十足,“与印度等其它国家的软件公司比起来,我们的软件企业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就是中国制造,东软就是要把软件和制造业相结合,就像我们在医疗业务这块做的这样。”也因此,12月16日在经济年度人物录制过程的结尾,当被要求写下心目中三位中国近十年来的商业领袖时,刘积仁写下了海尔的张瑞敏,“是他树起了中国制造的好名声”,另外两位刘积仁写的是柳传志和马云,联想和阿里巴巴都堪称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典范,这也表明刘积仁内心对东软全球化的急迫与愿景。“在东软沈阳园区当中有个湖,看上去正好是个中国地图的形状”,刘积仁跟记者开玩笑,“当初要是有点远见,就应该改成世界地图的形状。”

2,东软集团的主要荣誉

东软获得“2006CCTV年度雇主”称号(中央电视台)东软连续获得“中国杰出创新企业奖”和“中国IT创新企业奖”(《计算机世界》、《IT经理世界》杂志)东软获得“2008中国信息产业年度公益企业奖”、“2008中国信息产业年度高成长性企业”称号(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东软入选“2008年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20强”(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和《环球企业家》杂志)东软连续进入“全球外包100强”榜单,并于2007年进入25强,成为全球最优秀的外包公司之一。2009年,东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作为首位中国人入选“外包名人堂”名单(国际外包专业委员会)东软连续进入“全球IT服务100强”榜单,蝉联“亚洲新兴市场外包十强”榜首,并于2009年入围全球“最佳表现IT服务提供商10强”和“人力资本发展10强”榜单(美国《全球外包》杂志和“全球外包服务咨询公司”)东软入选“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评选百强”榜单(证券时报)东软入选央视评选的”60年60品牌”榜单(CCTV)东软获得“2009中国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称号(前程无忧)东软获得“中国最佳客户服务”和“中国最佳外包服务商”称号(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东软入选“Chinasourcing 2009年度中国服务外包企业最佳实践TOP50” 榜单(中国外包网)东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成功入选“2009年度10位全球外包杰出人物”称号(亚太总裁协会)东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入选“2009中国经济年度人物”(CCTV)东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5位商界领袖”(《财富》(中文版))东软获得 “辉煌十年卓越企业”奖;东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获得“辉煌十年领袖人物”奖东软入选由Teleos和The KNOW Network联合发起的2010年全球最受赏识的知识型企业,并在2010年亚洲最受赏识的知识型企业研究报告中被提名。

3,东软集团老总刘积仁的简介!

刘积仁1955年8月生于辽宁丹东。1980年于东北大学电子系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6年至1987年在美国国家标准局计算机研究院做博士论文,1987年成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1988年被破格提拔为教授。现任东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并任东北大学副校长、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东北大学副校长,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亚太经合组织工商理事会中国代表。同时他也是全国政协委员,博士导师、教授。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火炬计划、国家经贸委、冶金部等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软件工程方面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跨世纪优秀人才”、“有突贡献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4,正名庐据说是北京最有名的起名字的地方?具说有30多年的起名历史了?起的名字,都很好听。是吗?

正名庐于公元1992年10月12日成立,11月28日正式营业,并成为北京市首家专业起名服务机构(
详见1993年2月版北京晚报)。庐主为清康熙十四子胤祯(允禵)嫡孙,爱新觉罗·焘纯。开业时,溥
仪义子爱新觉罗·毓喦先生亲题匾额相赠。
正名庐专起人名,公司名,品牌名,园林建筑名,兼营代撰楹联,编拟各类碑文,祭文等。
十五年来,正名庐弘扬国粹,服务国民,并自创体系,凝炼出意蕴、美学、四声、吉象的正名原
则。正如焘纯先生在自撰联中所说的那样:“播吉祥于宇宙,沁兰芷之芬芳”(此对联由书法家郭金
铭先生书写)。
当然也有人说正名庐不怎么样,现在1098元了。一分钟想都没想就画几个名字忽悠人的,好多人都在那里起名上当的,那条胡同有一家正名源起名挺不错的,是按孩子八字起的命理缺什么补什么,相当专业的。

总之这种问题还是自己拿主意。

5,历史小组起名

1、索意经年
(“索”,源自“吾将上下而求索”,“意”与“忆”同音,表示追溯曾经,或直接理解为求索古今深意,“经年”,顾名思义,我就不用说了吧)

2、元戈月
(“元”是开始开端的意思,像元始天尊,“戈”指战争,“月”如果理解为“乐”,则指和平,整句就是最原始的战与和,若理解为“越”,就是指跨越古今的战争,因为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对不?)

3、明碧天
(“明”指明丽,最明丽的颜色是黄色,指黄泉,碧指碧落,碧落黄泉可概括天地间的一切)

说实话跟历史套上点关系真不容易,下面就跟历史没什么关系了:

梦蝶一叶,阡陌归云,弹指流年,雪泥鸿爪,沧海暗回……

这之类的感叹时光的似乎有那么点贴边,所幸我知道昕你是想起一个不落俗套,高雅一点的,与众不同的,有点说道的,跟历史有关的名字,偶滴能力也就到此为止了,飘过~~~

6,太搞了,东软集团到底出什么事了

2016年12月7日起6个月内公司股东东软控股计划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数量拟不少于公司总股本的5%,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增持价格拟在17元/股至19元/股。自2016年12月7日至2017年6月6日,东软控股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大宗交易系统累计增持公司股份916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37%,增持平均价格为18.83元/股,增持总金额合计17.25亿元。 超过东北大学成为第一大股东。截至2017年6月6日,东软控股持有公司股份1.54亿股,占总股本的12.37%,为公司第一大股东。管理层不断增持彰显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同时解决了市场长期关注管理成持股不高的问题。 对外投资不断,重点发力医疗健康领域。2017年5月11日与中国医科大学在沈阳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通过中国医大与东软的产学研联合,实现医学大数据技术深入开发应用,共建服务于科研与临床的大数据中心,打造东北地区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发展产业的示范基地。2017年5月23日,东软集团与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在哈尔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持续提供医保风控体系,医疗成本分析,“云医院”和互联网医疗四大运营及数据分析服务l联合联众医疗,承建和运营“辽宁省医学影像云”健康医疗服务平台。项目具体执行者为东软集团和联众医疗,或其授权的子公司或投资公司,预计各方总投入约16.4亿元。平台运营后,各方依照相关服务收费项目价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平台使用单位(各级医疗机构)收取服务费。

7,刘积仁的机会主义

刘积仁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并不认为机会主义有什么不好,这给刘积仁带来了很好的机会。东软公司成立以来,东软卖过的硬件产品不计其数。1998年,东软进入数字医疗行业曾经引起了很多人的质疑:做软件的怎么跑去做CT机了?刘积仁通过观察发现,如今的医疗设备已经越来越数字化,而这些设备当中最关键的部件往往是软件,而这就是东软这家软件公司的机会所在。而且,这个行业以前是GE、西门子、飞利浦等跨国公司的天下,虽然门槛相当高,但是行业的利润也相当丰厚:当时一台进口的二手CT机就能够卖到三四百万元人民币,而且还要排队抢购。当东软掌握了CT机中核心的软件技术之后,CT机的价格很快就被拉低到了200万元以下。虽然如此,利润仍然非常丰厚——2005年东软医疗系统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仍然高达37.2%,是其软件及系统集成业务的将近两倍。“关键是要看整体的最终效果”这句话是刘积仁的最爱。东软让人看不懂的“跳跃式商业模式”、让员工搞不清“我是谁”的多元化业务,也由此而来 1991年刘积仁刚创业的时候,他曾经也希望东软能够成为像微软那样靠通用软件做成世界级的企业。很快,他就发现在当时的中国这条路根本走不通。“微软好比一列快速火车,而你是一列慢车,你要追可能总也追不上。”此后,东软开发的软件开始在各种汽车音响、汽车导航设备、电信设备、CT机中运行,为东软带来了一笔笔可观的收入。“我们并不去谋划如何取代微软,我们根本就不和它在一个火车轨道上跑,我们在另一个轨道上能够跑得更好。”刘积仁的“机会主义”可以带来切实收益的关键还在于它是“前瞻性的机会主义”而不是“跟随性的机会主义”。几年前他就看好软件外包业务,当那时候国内的软件公司仍旧对“又苦又累”的软件外包业务不屑一顾的时候,他就开始以每月一次的频率出访日本;随后,东软在日本成立了分公司,拉到了NEC、日立、索尼等大客户。2005年东软集团的国际外包收入已经达到了6270万美元,在国内企业中遥遥领先。而这也终于开始让曾经对“机会主义”的刘积仁不太感冒的业内人士,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8,东软集团老总刘积仁的简介!

刘积仁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男,1955年出生,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公司创始人之一,现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兼任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东北大学副校长。同时,刘积仁博士也是世界经济论坛新兴跨国公司议程理事会成员,并曾多年担任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成员等职。刘积仁于1984年开始在东北大学攻读博士,1986年至1987年在美国国家标准局计算机研究院做论文研究,1987年回国获东北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个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1991年刘积仁创建东软,1993年6月至1999年8月任公司董事、总经理,1999年8月始任公司董事长。曾荣获“第六届亚洲商业领袖•创新人物奖”、“2009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10安永中国企业家奖”、“最具战略眼光董事长”奖、“最具社会责任董事长”奖、“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入选“IAOP外包名人堂”、“中国软件产业十年功勋人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工作者”称号、“产学研合作创新奖”。